
目前,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的經濟結構正在穩步轉型,并且有進一步加快的趨勢,像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把國民經濟年發展速度即GBT由原來的8%以上,改變為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7%左右。這就更有利于把國民經濟中過去一些高耗能、高消耗、高污染的輕重工業產業限制住,朝著發展低能耗、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含量的產業、服務業轉變。
按照經濟學原理劃分,我們會計工作,屬于第三產業,理所應當在這場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結構轉型中,為社會、為企業做好服務工作。
企業會計要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服務,按照企業的戰略方針、經濟方針、經營目標制定會計部門的服務方針、管理制度。當然,會計工作離不開一般的業務管理工作,例如:做好會計核算工作,例如企業發生的增值稅稅額計算,核對經營或銷售業務、確立經營銷項稅額,核對當月進項發票,保證支票及時認證,確定當月進項稅額,做好稅額計算及繳納;又例如要按時計提并繳納地稅稅費,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附加費,取得完稅憑證,沖銷計提金額、做好記賬、對賬,做賬、裝訂賬本,最后編制企業財務報表。給董事會、董事長提供用于總結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的財務報表、依據等。
會計除了做好日常的會計核算工作外,在當前經濟結構轉型變革中,還要如何做好工作呢?我認為當前我們的會計和會計部門還要做好以下的服務工作:
1、 要使企業在復雜的社會競爭中,使企業更具競爭力。首先要提高企業的信譽。因此,在平凡的會計工作中,例如在賬務往來中,更要注重誠信、工作質量,更注重好中求快的速度,為客戶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像我所在的股份制企業中,正因為這樣做了,我們被稅務部門年年評為AAA級信用企業。當然,我們的目標還要向更高的方向邁進。在產業升級轉型過程中,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有發展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就要有解決矛盾的方法,產業結構在升級,會計服務也要升級。會計部門要為企業在人才、文化、品牌、資質建設發展中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
2、 要把資金運用得更合理、更有效率。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的血液,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資金管理的好壞不僅是衡量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而且直接影響經營效益。企業資金管理的目標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應收款項,保證資金的支付能力,為企業帶來最大化的凈現金流。 在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股份制企業會計要在董事會及董事長領導指揮下,正確地把資金運作好。由于缺乏經驗,全靠摸著石頭過河,這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方面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可以自主摸索,服務企業經濟發展的辦法;不利的方面就是容易走彎路,一旦有過錯,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在資金運用中除了進行正常的基礎項目投資及開展一系列的業務活動外,還開展資金理財運作,一開始只注重眼前利益,會發生盲目投資等現象,例如把一部分閑置的資金用于炒股,由于股票要求上市需謹慎,所以步子邁不開。后來感覺到“打新”保險,就投入巨額資金“打新”,收益頗豐,隨著“打新”泡沫的膨脹,很快“打新”出現了“破發”,一旦被套,會計的責任可想而知。這就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會計監督機制,降低財務風險。
當然,資金的全面運作,首先還要保證企業的科技發展資金的投入,決定企業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資金必須充分保證,一旦科研成功會給企業發展創造不可估量的前景。
3、 在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會計除了服務本企業外,還要服務地方政府部門,例如季末、年末的會計、稅務部門的審計工作,從一般的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含個人所得稅)…….審計外,會計部門要為政府部門來企業搭建平臺,提供審計通道,解釋疑難,做好接待。同時要做到有錯必糾,無錯繼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4、 最大限度地為調動企業勞動力積極性服務,使勞動力這個發展生產的關鍵要素獲得最有效的使用。首先要準確按照人事部門考勤及時發放工資,有些人為遠大目標來企業,更多的職工為工資而來,因此及時準確的發放工資是最能調動職工積極性的首要工作。資金有困難,要千方百計的籌集,要與董事會溝通,與銀行多溝通,財務人員要成為企業和員工的紐帶,要做到正式工和農民工發放一視同仁,把保證農民工工資發放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
5、 最大限度地為保護好環境服務。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由于環境日益惡化,現在在不斷地懲罰地球人,洪水泛濫、天災連連。保護好地球已經到刻不容緩的時刻,企業會計在“綠化祖國、保護環境”的行動中,要做好服務工作也是刻不容緩。目前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是我們的共同任務,對于我們的建筑行業,建筑耗能是國民經濟的耗能大戶,建筑耗能總量在我國能源總消耗能量的比例約為30%。我國的建筑結構保溫隔熱性能與同等氣候條件的西歐國家相比,其傳熱效率平均要高出好幾倍。早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大力抓好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工作”所以會計工作必須為“節能減排”服務,把資金投放到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保護環境上,新建筑必須是節能建筑,樓頂都要裝太陽能吸熱材料,裝雨水收集裝置和冷熱空氣交換器。電飯煲、冰箱等及照明用電全部或部分使用太陽能,逐步推行碳排放審計制度,初步確定各種溫室氣體,排放碳當量比例的換算區間估計值及掌握它們在不同環境下的計量和換算公式,從而確定對碳排放審計信息質量要求的“五原則”即可計量、可報告、可檢測、可復核。以此作為我們財務的計算依據。擔負起未來碳排放審計的財務使命。就像“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的那樣:“建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我們財務人員,更應該為早日進入碳排放交易市場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