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論文 > 小議中國企業增值稅的轉型

小議中國企業增值稅的轉型

增值稅改革主要指的是指將過去實行的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生產型增值稅,也就是我國之前實行的征收方式,即在計算增值稅時,不允許扣除外購固定資產所含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而目前在國際上普遍實行的是消費型增值稅,也就是在征收增值稅時,允許將外購固定資產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額一次性全部抵減。

下面舉例來說明生產型增值稅和消費型增值稅在會計處理上的不同。

例1(生產型增值稅)某公司200*年采購生產用設備一臺,不含稅價10000000,增值稅1700000。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11700000

貸:銀行存款 11700000

而如果按照消費性增值稅的方法,會計處理則是:

借:固定資產10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000

貸:銀行存款 11700000

可以明顯看出,生產性增值稅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所以把購入固定資產時交納的1700000增值稅計入了固定資產成本,而消費性增值稅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則交納的1700000稅款就可以在企業交納增值稅時候抵扣,也就是說企業就可以少交1700000的增值稅。這種稅收的制度改革對一個企業是非常巨大的優惠政策。

一、改革的過程

在2008年底, 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主持召開常務會議,商議部署更進一步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快速增長的措施時提出了要求,要在全國所有行業、所有地區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的改革,倡導企業技術改造,并且預計這一舉措將為企業至少能夠減輕負擔1200億元。

但是,作為中國各種稅種之中最大的一項,增值稅的轉型本身絕不是增值稅改革的終結。通過更進一步改革使得增值稅最大程度的發揮其自身優勢,真正做到全覆蓋、全鏈條、全抵扣,并更深層次更快的推動中國稅收整體進程是一個更大的命題。

縱觀這些年,事實上從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2004年下半年啟動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以來,增值稅改革的具體方案的評價和修正一直都在進行。

2004年9月中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文,代表著正式啟動增值稅改革試點。當時所采取的方法是“增量抵扣”方式,改革試點領域也限定在若干行業之內。

東北三省試點改革啟動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稅改的相關部門利弊權衡,匯總多方思路和建議,總結出三大方案。

改革方案一:模仿東北三省模式,分階段、分步驟的按照產業序列向全國推進,首先選擇東北試點的六大行業,再慢慢的象向其他行業展開。方案二:同樣也是模仿東北的模式,按照地區順序,從東北地區試點開始,按照西部、中部、東部的順序漸進推展。方案三:在借鑒東北試點的經驗的模式上,考慮到增值稅的特征,為盡快將改革措施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同時也是為了可以盡量少的付出改革成本和代價,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時候采取實行增量抵扣和限定抵扣范圍(新增機器設備)等措施。就是所謂的“一步到位”。

不過,最終在工作中實際上,具體實施的卻是對這幾個改革方案全方位分析全方位考慮綜合論證的結果,具體實施情況是:在東北幾個老工業基地實施后,中部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內蒙古東部五盟市和汶川地震受災最嚴重地區先后被歸入了增值稅改革轉型試點的范圍內,然后再推廣到了全國。于是,結構性減輕企業稅負,成為了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應對的主要措施,同時對出口也等于加大了支持,成為改善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拳!

二、增值稅“轉型”效果的初步評價

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一是可以減輕納稅企業的稅收,二是可以激勵企業擴大設備投資、技術升級,進而促進經濟增長,三是降低了生產成本,加大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通過調查,對申請固定資產抵扣稅款目前享受優惠的企業總體上有以下幾種:一是有的企業在生產環節之間的生產流程不協調,存在制約,影響了生產。為了充分利用生產能力,新購置了設備。二是正常購置固定資產,屬于正常的設備更換或添置。三是專門受到增值稅轉型政策的激勵,抓住機會,積極投資。無論哪種情況,都能感受到新政策對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入的刺激作用。但理性的說,并非所有企業都會因為這個政策而投資。因為,增值稅“轉型”屬于需要企業再進行投資才能享受的優惠,關鍵問題是,在投資效益不佳的大環境下,為追求17%的稅款優惠去冒100%的投資風險,是否值得。而且購買設備只是項目投資的一部分,還有廠房、工人、技術、銷售市場、等因素決定著企業的利潤。所以綜合考慮不周全很可能得不償失,所以企業也不會盲目購進設備。

增值稅“轉型”對于購進固定資產的企業來講是減稅,其成效也是顯而易見。為調查該政策對對相關企業的具體影響:我走訪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二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原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改制),該廠是“十一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第一批重點骨干企業。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我國重型機床及鍛壓設備的著名生產基地,國家“十一五”發展數控機床產業化專項重點扶持企業,國家大型工業企業,機床行業“十佳企業”。
該廠在實施增值稅改革前一二十年 一直處于生產能力閑置,職工三分之一以上停薪留職,每月只有幾百元生活補貼。在崗職工也就一兩千元。在增值稅改革之后卻發生根本變化,生產擴大所以把大部分職工重新召回到生產線,普通職工工資一躍到三千元以上,這在當地已經算得中高水平,大大高于平均工資。可見改革對企業和職工的正向影響有多大。

增值稅轉型政策刺激投資的效果,在今后較短的一段時間內,隨著國家振興經濟規劃措施落實,整個經濟會逐步回暖,“轉型”對投資的刺激作用會越來越大。

三、對更切實落實增值稅“轉型”政策的幾點建議

增值稅“轉型”是我國應對危機一個重大經濟和政策措施,如何把這舉措落實到實處,,優化產業結構、拉動內需,是當前稅務部門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1、稅務部門要理解好、學習好、宣傳好、落實好政策措施。雖然會使稅收短時間內下降,也不能打一絲折扣,確保政策發揮出最大效應。同時,也要切實做好轉型政策實施后稅收減少的估計工作,以利于各級稅務部門做出正確應對。例如2008年,某個地級市因為增值稅“轉型”減收稅款就在在5000萬元左右,也是對財政的重要考驗。要把眼光放遠,堅信國家的政策,長遠來說會促進經濟發展。

2、由于固定資產一般都是金額巨大,所以增值稅轉型的優惠金額也是非常可觀的。這就必然會引起某些蔑視法律的企業針對這個優惠動歪腦筋,妄圖侵吞國家稅款。所以,相關國稅部門要針對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監督。對可享受優惠的固定資產投資要有明確監督,比如對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設備投資項目,要專人負責,建立備查簿。同時,除了購買時要監督,事后也要監督,要密切關注固定資產項目的開工立項和工程進度狀況,督促企業按時取得抵扣憑證,按時認證,按時申報抵扣。對企業2009年1月1日以后購入固定資產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要審核其票面所填列貨物,是否符合抵扣范圍;要把固定資產明細賬與登記卡和實物進行核對;要審閱購貨合同,看交貨日期和入庫時間是否在2009年1月1日后;要對資金流向進行審查,審核付款時間和數額,防止從第三方取得發票。

綜上所述,我國實行增值稅從生產型到消費型增值稅的轉變為生產環節注入了新的營養,是我國國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標志,一定會對國民經濟更好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