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大學生拖欠學費是全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學生欠費情況呈逐年上升趨勢,成為困擾高校發展的瓶頸之一。高校大學生拖欠學費的問題已經十分嚴重,部分高校拖欠學費金額高達千萬元以上,已經嚴重影響學校財務預算的執行和各項事業的順利開展。本文從江西省大學生欠費的具體情況入手,通過問卷調查與走訪,運用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探求原因,總結經驗并提出對策,以期為學校順利收繳學費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設計
(一)問卷設計
根據現有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如孫占利(2005)認為欠費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郭梅芳(2007)認為,國家出臺“不讓一個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政策以及為此而開通的“綠色通道”導致高校接受了一批潛在的欠費群體;黃杭(2007)認為,國家強調不允許一個大學生因貧困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惡意欠費現象的發生;李愛良(2007)認為大學生欠費與收費制度之間存在內在關聯;同時,結合課題組的前期研究,最終設計了20個題項(你認為大學生應根據受益原則繳納一定學費、你欠費是因為學費用于自己消費、你欠費是因為學費用于投資、你欠費是因為學費用于找工作、你欠費是因為同學之間相互效仿、你欠費是因為學校能提供補助、你欠費是因為來自農村、你欠費是因為父母下崗、你欠費是因為自己來自單親家庭、你欠費是因為突發性事件、你欠費是因為很難申請助學貸款、你欠費是因為國家資助體系不完善、你欠費是因為學費太高、你欠費會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轉、你有錢會立即繳清欠款、你認為學校會因為欠費而不能擔任學生會干部、你認為學校會因為欠費而不給注冊、你認為學校會因為欠費而不能參加考試、你欠費是因為學校收費手續麻煩、你欠費是因為學校沒有催繳)。題項的評價是利用李克特五點量表的原理,把指標評價劃分為5個等級(“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不能確定,“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二)研究工具與研究方法
本次數據分析用SPSS12.0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利用因子分析法的有關原理,對問卷調查的20個題項進行分析。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樣本的分布
為了全面揭示高校大學生拖欠學費問題,組織課題組成員對江西6所高校進行調查。其中,綜合性大學1所,工科院校1所,師范類本科院校1所,醫學類本科學院1所,民辦高校1所,專科院校1所,同時,還走訪了部分學校的財務處、學工處、教務處、團委及個別院系。這次調查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針對性,基本能反映江西省目前高校大學生拖欠學費問題的全貌。通過手工發放600份問卷給欠費或曾經欠費的大學生,收回510份問卷,刪除39份無效問卷,獲得有效問卷47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8.5%。樣本構成如表1所示。
根據表1可看出,從欠費學生的性別來看,男生(76%)比女生(24%)欠費的比例更高;從欠費學生的年級來看,大二(25.69%)和大三(32.27%)學生欠費比例更高;從欠費學生的專業來看,理工科(43.52%)和特殊類(37.37%)比文科(19.11%)欠費的比例更高。
(二)因子分析
根據因子分析的具體步驟,在初步確定了研究問題(高校大學生拖欠學費)的原始變量(共20個)之后,首先要判斷本次調查問卷的20個題目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本文將考慮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KMO值和Bartlett球形檢驗值這三個指標。
樣本的可信度檢驗主要是采用克朗巴哈的(Cronbach’s)Alpha信度系數進行。一般而言,α值大于0.8表示內部一致性極好,α值在0.6~0.8表示較好,而低于0.6表示內部一致性較差。通過分析,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04,樣本的內部一致性極好。
根據統計學家Kaiser的觀點,通常使用的統計量為KMO指標。通常對該指標值的優劣判斷標準為該指標值在0.9以上,非常好;0.8~0.9,好;0.7~0.8,一般;0.6~0.5,差;0.5以下,不能接受。通過分析,KMO的值為0.888,表明這20項指標數據適宜進行因子分析。
對20個指標進行因子分析(見附表4),以方差貢獻值大于1為界限,可以看出,因子1貢獻了36.798%,因子2貢獻了12.157%,因子3貢獻了9.543%,因子4貢獻了6.558%。這4個因子在20個因子中的比率為20%(4/20),而貢獻程度超過65%。通過觀察旋轉的因子載荷矩陣(見附表5),同時根據因子分析法的刪除題項原則(即在所有的共同因子中的負荷量均小于0.50的題項;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共同因子中的負荷量均超過0.5的題項),發現20個題項均符合要求,不存在刪減題項。
通過上面的因子分析,發現在設計的20項指標中,因子1包含的題項(x1、x2、x3、x4、x5、x6、x7、x8、x9、x10、x14、x15),因子2包含的題項(x16、x17、x18),因子3包含的題項(x11、x12、x13),因子4包含的題項(x19、x20)。按照題項所設計的內容,可以將4個因子命名為個人層面(經濟和心理因素)、學校層面(管理因素)、社會層面(國家制度因素)和學校層面(懲治措施)。
根據上述4個因子的貢獻程度不同,可以將其折合為百分比,按4個因子合計比率為100%計算,得出反映高校大學生拖欠學費本質的4個主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如表6所示。
高校大學生拖欠學費影響因素=0.56個人經濟和心理因素+0.19學校管理因素+0.15國家制度因素+0.1學校懲治措施。
四、對策
根據上述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筆者提出以下對策,以期緩解高校大學生欠費問題。
(一)加強宣傳教育和完善各種貧困生資助體系
針對個人層面(經濟和心理因素),首先是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教育,高校學生管理部門要把催繳學費與貧困學生自強自立、講誠信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繳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樹立主動繳費的思想意識,使惡意欠費的學生積極繳費。而對于家境貧困交不起學費的,學校要完善各種貧困生資助體系,如:設立各種獎學金制度、勤工儉學制度等。
(二)完善學校收費管理體制和加強惡意拖欠學費學生的懲治力度
針對學校層面(管理因素和懲治措施),首先要完善收費管理體制,收繳學費是一項整體性工作,不僅僅是學校財務處的工作,學校應從整體管理角度出發,建立以學院為中心的管理體制,把收費管理由財務處收費轉變為學工處、教務處和各學院共同落實。對于惡意欠費的學生,則要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如:考試不記成績;取消評優評獎資格;取消擔任學生干部、入黨的資格;收取高額的滯納金;列入不誠信檔案,在就業時不推薦單位等。
(三)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和改革助學貸款發放機制
針對社會層面(國家制度因素),首先要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提高財政撥款在辦學經費中的比重,以解決政府投入不足,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同時,要解決助學貸款申請難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采取生源地貸款的做法。在這種機制下,銀行能準確掌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提高貸款原始信息的準確性,保證助學貸款真正用于扶助貧困生,同時可以降低貸款收回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孫占利.高校學生拖欠學費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5.
[2] 柴松球.高等學校學生欠費原因與改進措施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3] 李愛良.大學生欠費歸因:收費制度視角[J].遼寧教育研究,2007(4).
[4] 曾維林,萬義平.高校大學生拖欠學費的經濟學分析[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