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其流動與循環構成企業的現金流,而現金流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又可以透視企業的健康。近年來,中小企業的現金流斷流問題導致企業的最終破產。在這種屢見不鮮的現象中,一只強有力的“手”始終在背后扮演著一個不光彩的角色,它對中小企業的現金流斷流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只“幕后黑手”就是會計確認基礎——權責發生制。
一、中小企業現金流管理特征
我國的中小企業因規模較小和管理不規范,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投資和經營規模相對較小。在現金流管理方面與大企業相比有其特有的特征,這些特征與企業采用權責發生制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關系。
二、權責發生制對中小企業現金流的影響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計制”,即會計上對收入和費用應根據實際影響期間來計量,而不是根據其發生現金收付時間來計量。權責發生制體現了收入和費用的配比原則。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制度第十一條規定: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權責發生制對中小企業現金流的影響主要是造成了中小企業利潤和現金流的脫節,具體來說,這種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
1.企業賬面營業收入和應收賬款多。在權責發生制下,一方面,中小企業經營的利潤主要來自其主營業務收入,而靠其他業務收入或是營業外收入(變賣固定資產等)而產生的利潤很少發生,分析時可以不考慮;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進入傳統行業往往意味著激烈的競爭,這往往使得中小企業不得不想方設法爭取更多的客戶,而爭取更多客戶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就是賒銷,于是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賬戶借方余額往往很高,同時,由于中小企業往往缺乏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能力,這樣應收賬款很多且不能及時有效的收回。
2.企業實際需繳納的稅費多
主營業務收入伴隨的是應交增值稅,而增值稅通常構成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計稅基礎;企業的經營利潤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才能得到凈利潤。不管是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的繳納,還是企業所得稅的繳納,都需要實實在在的資金。
3.賬面盈利卻沒有足夠現金
在權責發生制下,中小企業會出現企業賬面盈利而沒有足夠現金的現象,盈利只是賬面上的,與實際的現金流入不匹配,企業看似財力雄厚,利潤可觀,而其盈利能力與支付能力不相協調,在需要資金時卻無錢還貸、甚至無法支付利息和稅費。圖1直觀的反映了這個過程:
三、權責發生制與中小企業現金流斷流的關系
權責發生制能夠導致中小企業利潤與現金流的脫節,同時也影響了中小企業管理層對利潤和現金流的認知水平,這些因素是造成中小企業現金流斷流的原因。
本文用構造函數的方法來說明權責發生制與現金流斷流之間關系。用C表示現金流,q表示速動資產,f表示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t表示企業繳納的稅費,r表示中小企業管理層對現金流的認知水平,影響中小企業現金流的因素還有很多,本文主要用與權責發生制相關的這四個因素來構造函數關系:C=G{q,f,t,r.....}
G{ }表示C與以上四個因素的函數關系,以下是對這種函數關系的說明。
1、C與q的關系。q表示中小企業的速動資產,根據速動資產的定義,它的基本內容是企業擁有的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中小企業擁有的速動資產為現金。在權責發生制下,賒銷雖不能及時產生現金流,但也是要計收入的,中小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賒銷的比例很大,這在以上內容有完整的分析,這里不再贅述。這樣一來,中小企業實際擁有的貨幣資金就少,也就是速動資產少,現金流與速動資產成正比例的關系,那么產生的現金流自然就少,這也就是權責發生制下中小企業利潤和現金流脫節過程圖中左邊部分體現的內容。
2、C與f的關系。函數關系中,f是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即向債權人(主要是銀行)借錢。權責發生制要求中小企業根據應計原則確定收入和費用,而不以現金的實際流動為依據。在權責發生制下,中小企業實際擁有的現金有可能不足以償還到期的借款,這樣債權人在不能及時收回貸款時,開始全面審視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于是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動性不足就被發現了,債權人對中小企業不再貸款或提供更少的貸款,并不斷催收舊債。所以現金流與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成正比例的關系。
3、C與t的關系。企業的經營活動需要繳納各種稅費,這些稅費的支付需要實實在在的現金,中小企業也不例外。其中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以及在營業利潤基礎上繳納的企業所得稅與權責發生制下中小企業利潤和現金流脫節有很大的關系,這在權責發生制對中小企業現金流影響的第二個表現中有了說明。可見,中小企業現金流與稅費成反比例的關系。主營業務收入越多,最終稅費繳納越多,現金流反而越少。
4、C與r的關系。函數中r是中小企業管理層對現金流的認知水平,在前面已經談到中小企業由于其規模小,管理者現金流管理觀念缺失問題。許多管理者根本不懂基本的財務管理知識,他們對企業經營成果僅僅停留對利潤多少的概念上,他們甚至不顧購買者的信用情況,向其提供產品,很多信用低的客戶都能渾水摸魚,最后賴賬不還,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在權責發生制下,中小企業做賬時,計入利潤表的主營業務收入多,最終的利潤也自然多,企業的管理層看到利潤的增多沾沾自喜,以為經營成果豐厚,但其忽略了重要的現金流。因此,權責發生制能導致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對利潤和現金流的模糊認知,C與r成正比關系。
綜合對函數因變量和自變量關系的分析,在權責發生制的前提下,中小企業往往表現為速動資產較少,外部融資能力差,現金流出量中稅費支付的現金占很大比重,從而導致中小企業利潤和現金流脫節,再加上權責發生制影響了管理層對現金流的重視,最后造成企業最基本的經營資金不足,現金流出現斷流,甚至導致企業的破產。
中小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要想求得生存和發展,一定要把握好“現金為王”的理念,在不能改變會計確認基礎的條件下,注重現金流管理,提高現金流活力是關鍵之舉。
參考文獻
[1] 尚潔.會計利潤與現金流[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13).
[2] 王江.“資金鏈”斷裂理論解析與啟示[J].山東社會科學,2005 (7).
[3] 馮宏勝.對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思考[J].財會研究, 2009(20).
[4] 焦授青,楊成文.權責發生制會計的缺陷及其發展趨勢[J]. 財會月刊,2006(11).
[5] 程書欣,彭璟.論中小企業現金流管理[J].管理觀察,2009(4).
[6] 楊毓.企業資金鏈斷裂成因分析及對策建議[J].河北金融, 2009(1).
[7] 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 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