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政府會計管理體制也在不斷改革和完善之中,面對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為與世界各國進行更好地交流,而目前我國的政府會計與國際會計慣例存在較大的差距,將影響與各國的信息溝通和各國政府會計的比較研究。這就客觀上要求對我國現有的政府會計制度做出相應的改革。
一、我國政府會計的現狀
我國現有的政府會計(預算會計)體系比較陳舊,已經不能適應我國政府經濟的發展,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缺陷,其主要表現為:政府會計的基本準則缺乏規范性;政府會計的核算基礎存在局限性;政府會計的核算范圍缺乏全面性;政府會計的財務報告缺乏科學性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政府職能的實現,推進政府會計改革是財政管理領域的一項基礎性變革,涉及的面廣、技術性強,不僅僅是會計技術的變更,更是管理理念的更新。改革的復雜性和敏感性決定了推進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需要面臨諸多挑戰。
二、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原則
政府會計改革的原則是指由理論和實踐總結出的政府會計改革時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政府會計改革的原則按照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序可以分為三個原則:政府會計的適用性原則、政府會計的類型匹配原則、政府會計的要素匹配原則。政府會計改革的原則必須能夠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單位是否可以適用政府會計;二是適用什么類型的政府會計;三是如何設計政府會計的構成要素。這三個問題由粗到細,由概括到具體,步步深入,構成一個基于三個不同層次的有機整體,從設計順序上它們構成了政府會計設計的三個步驟。
政府會計的適用性原則是指政府會計只能被用于可以適用政府會計的組織的原則。判斷組織是否適用政府會計是政府會計設計的第一步。政府會計的類型匹配原則是指政府會計的類型與適用性組織的類型達到最優化匹配的原則。也就是依據組織類型特征選擇政府會計類型。政府會計的要素匹配設計原則是指政府會計的要素設計必須符合組織的個性化要求,并使其達到最優匹配的原則。
政府會計設計的三個原則,相輔相成。適用性設計原則是整個設計原則的基礎和前提。類型匹配設計原則是政府會計設計的主體和中堅,它承上啟下,連接適用性設計原則和要素設計原則。要素設計原則是政府會計設計的具體化和個性化。這三個設計原則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不同的層面規定了政府會計的設計要求,規范了政府會計的設計行為,具體引導和踐行政府會計改革的方向,使政府會計的設計原則成為有機的邏輯整體。
三、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若干思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財政制度,加強預算管理,增加財政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結合我國國情及政府會計改革的實際情況,有必要借鑒國際做法。
(一)政府會計改革的根本原則是適合本國國情。從世界各國的改革實踐來看,走適合于本國國情的道路是政府會計改革的根本原則。不同的經濟、政治、文化及財政環境,導致各國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推進方式。
(二)加強宣傳,營造改革氛圍。政府會計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為改革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的氛圍。要對媒體以及公眾進行廣泛宣傳,尤其是政府官員使他們了解改革的必要性,改革能帶來什么樣的利益,從而對相關改革措施做到充分理解和認同。同時,要精心制定教育和培訓計劃,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再教育,使他們掌握有關內容同,為政府會計改革培養大量有能力、懂專業的骨干人才,為改革儲備人才。
(三)政府會計改革要以法律保障為前提。我國應盡快制定和修訂相關的法律、制度。澳大利亞在1997年,政府實施了《財務管理與會計責任法案》;美國在改革的過程中先后頒布了《首席財務長官法案》、《政府績效和成果法案》,要求政府機構提供充分反映聯邦實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體系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實施政府會計改革的過程中各國都要對本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作了修訂和改革。同樣也就是在改革浪潮中頒布的這些法律法案為各國順利進行政府會計改革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
(四)政府會計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是領導層的支持。要成功實施改革,領導層的支持尤為關鍵。因為政府預算會計改革涉及到領導層利益、責任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變動。所以,在新西蘭,因對財務及管理信息的需要促成了《公共財務法案》的通過;在澳大利亞,為取得政府高層對改革的支持,財政部長與總理及其內閣成員直接對話。而后,內閣部長們將在各部門工作的過程中強化改革的重要性,所有這些都體現了領導層的支持是政府會計改革成功的關鍵。在我國政府會計的改革也必須取得領導層的支持,只有這樣,改革才能執行下去,才會有力度。
(五)政府會計改革的技術保障是政府信息處理方法的改進和管理培訓。政府會計改革實施過程中進行廣泛的管理培訓,培養并輸送大批有能力勝任政府會計改革實施任務的專業人員,開發與之相配套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和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是確保改革成功的技術保障。它可以為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改革提供一個良好的信息處理平臺,從而使權責發生制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各國在政府會計改革實踐過程中,都相繼建立了一整套和權責發生制改革相適應的信息系統,確定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配置的統一標準。同時又對各部門的管理者進行應用權責發生制政府預算與會計系統的培訓,使他們在充分理解與權責發生制相關的基本財務概念的基礎上,深刻領悟權責發生制的實施獲得效果更佳的財政控制與預算效果。唯有這樣才能夠使管理者更加充分的運用權責發生制系統,切實提高效率,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本文是河北省商業經濟學會研究課題《我國政府會計現狀及其改革路徑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HBSJ20100006。
參考文獻:
[1] 張通.中國政府會計改革的進展情況和未來發展的設想.預 算管理與會計,2008;1.
[2] 劉玉廷.《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若干問題》會計研究2004.1.
[3] 張丹.對我國政府會計中引入權責發生制若干問題的思考 [J].會計之友,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