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在全球經濟—體化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建立全球統一的財務報告體系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作為擁有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的美國,自然在建立全球統一財務報告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財務報告體系是否能從根本上在全球統一,全球共同會計價值觀對其的導向是關鍵所在。在此過程中,美國的會計教育和學術研究必將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2007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是否可以允許非美國公司根據IFRs編制財務報表,而無需按照美國GAAPP調整凈收入和權益的賬面價值”向公眾征求意見,這讓美國資本市場大為吃驚。更出人意料的是。它還就“美國公司是否可以按照IFRS編制財務報表”向公眾征求意見。接著,sEc分別于2007年7月2日和8日,發布了“關于非美國公司(財務報表)的提議”(SEC2007a)及“關于美國公司(財務報表)的提議”(SEC2007b)。11月15日,SEC決定取消“要求非美國公司調整根據IFRs編制的財務報表”的規定(sEC2007e)。SEC的這些行動標志著全球財務報告已進入全新的階段。此外,美國還積極參與了許多其他活動:(1)IAsB及其前身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的創立;(2)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和IASB的全面趨同行動;(3)強化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IOSCO)的地位;(4)參與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國際審計準則的制定。早在SEC于2005年發布的“路線圖”中,就已針對取消“2009年之前要求采用IFRS編制財務報表的非美國公司調整報表”的規定,提出了應采取的系列步驟(Nicolaisen,2005)。因此,SEC近期針對非美國公司展開的行動并不完全出乎意料,取消對非美國公司的調整要求后,取消對美國公司的調整要求是自然的事。因為,如果根據IFRS編制的財務報表能夠保護美國投資者對非美國公司的投資,那么就也能保護對美國公司的投資。我們為什么需要全球財務報告?一般認為,全球財務報告能夠為投資者及其他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更相關的信息,從而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本文將首先闡述全球財務報告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的關系,包括介紹IASB的使命、IASB為完成使命所采取的措施、IASB在全球財務報告方面的進展現狀以及IASBNFASB的關系及雙方在趨同方面所做的努力;緊接著討論了美國會計教育界應如何應對全球財務報告,包括關于全球財務報告的教育內容、對財務報告概念普遍存在的很多誤解,最后明確應從全球化的角度開展全球財務報告教學,以培養學生適應全球化工作的能力;最后討論了與全球財務報告相關的研究課題,如會計理論研究為準則制定提供指導的途徑及其原因,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技術議程以及財務報告全球化有關的研究課題。
二、全球財務報告準則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
IASB的使命是制定一套能在世界范圍內被接受的高質量的壘球會計準則:“一套”意味著全球僅制定一套會計準則,全球所有公司都必須遵循;“高質量”?說明不是制定一套低質量的準則;“全球”意味著世界范圍內的公司都接受并運用該準則,全球會計準則是實現全球統一財務報告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一套統一的準則,在全球范圍內的實現財務報告一致將是無稽之談;但準則并不是全球財務報告的充分條件,因為準則的應用效果還取決于諸如執行力、立法和審計等財務報告體制的其他方面,而這些方面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全球共同會計價值觀的導向。因此,IAsB要推動準則在全球的一致運用,最根本的是要確立全球共同的會計價值觀。目前,在現實操作層面,IASB采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采用和趨同。就采用而言,有一百多個國家允許或要求部分或者全部公司采用IFRS,如歐盟、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都要求所有公開上市的公司或者部分非上市公司采用IFRS;還有一些國家已經公布了擬采用的計劃,如加拿大要求其上市公司從2011年1月1日采用IFRS。在趨同方面,IASB與有趨同意愿的國家密切合作,以使雙方準則最終一致。美國、日本和中國是趨同的典型。目前,在趨同方面,FASB與IASB的合作最為積極。首先,雙方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相似;其次,有人將IFRS視為“原則導向”,而將GAAP視為“規則導向”,但是,“原則導向”與“規則導向”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一般而言,FASB比IASB提供更為詳盡的會計原則應用指南。但是IFRs和GAAP都既包括原則也包括規則,只是對原則或規則的側重不同而已(schipper2003)。在所有的重大技術項目上,IASB和FASB都緊密合作。2002年,雙方共同發布“諾沃克協議”(NorwalkAgreement),同意尋求有關財務報告問題的共同解決方案。雖然該協議沒有涉及太多細節,但是這是雙方建立趨同關系的第一步,此后,雙方的關系不斷發展、鞏固。目前,FASB~ilIASB就議程中的大多數都展開了合作,相關人員同時為IASB和FAsB工作,雙方用同樣的報告在相同的時間內分析相關問題。雙方在趨同方面所做的努力的最終目標是使其頒布的準則一致,因為他們認為,即使解決方案在技術方面達成一致,而未能在準則中使用相同的術語,使用準則的人仍會認為其中存在差異。IFRS3(修訂稿)和SFAS第141號(R)(IASB2007;FASB2007)是IASB和FASB共同頒布的第一個準則,除由于遺留問題產生的少量差異外,其他的文字表述都完全相同。
美國CAAP和IFRs要實現趨同還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一是雙方需要保留其現有的準則,由于許多舊準則不完全一致,保留“遺留”準則就會導致更多的差異,而不是趨同。二是雙方面臨不同的政治壓力,這些壓力有時相互抵消,而有時彼此強化。三是各自工作主次有別。在某一特定時刻,一方認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另一方并不這樣認為,如此,如果一方解決了該問題,而另一方沒有,就會影響趨同。例如,FASB在IASB之前發布了關于公允價值計量的SFASl57號準則(FASB2006),但兩套準則中關于如何確定公允價值就存在差異。四是準則形式不同,尤其是指南的詳細程度不同。FASB的準則采用規則導向,而IASB的準則采用原則導向,應用時更多地依賴職業判斷。這些挑戰使得一些業界人士認為,要想實現全球采用一套會計準則的目標、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美國全面采用IFRS,而非趨同。然而,即使美國采用了IFRS,要想使相同的會計準則得到等效運用,還必須在共同會計價值觀的導向下才能實現a
三、全球財務報告對美國會計教育的挑戰
學生是會計行業的未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會計教育也應面向全球。這就意味著會計教育界需要改變現行關于全球財務報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