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職院財務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
財務控制是指對高職院的資金投入及收益過程和結果進行衡量與校正,目的是確保高職院目標以及為達到此目標所制定的財務計劃得以實現。財務控制總體目標是在確保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貫徹執行的基礎上,優化高職院整體資源綜合配置效益,厘定資本保值和增值的委托責任目標與其他各項績效考核標準來制定財務控制目標,是高職院理財活動的關鍵環節,也是確保理財目標實現的根本保證,所以財務控制必須服務于高職院的理財目標。
(一)高職院財務控制與高職院內部控制的關系
高職院內部控制作為高職院管理活動的自我調節和自我制約的內在機制,處于高職院管理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位置,高職院財務控制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高職院的管理活動中,教學、設備、人事、后勤、行政、財務等工作各不相同。應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質、內容、范圍和實現的條件進行控制。而財務控制是一種價值控制,可將不同崗位、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業務活動相結合,進行綜合控制,它是內部控制的中心環節。財務控制的綜合性最終表現為其控制內容都歸結為資產、收入、支出、結余等綜合價值指標。
(二)高職院財務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
財務管理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不同的表達:從資金運動過程分析,財務管理包括資金籌描、資金投放、資金營運、收入分配等;從管理環節分析,財務管理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等。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財務控制。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職院內部的多層次代理關系使財務管理劃分為出資者財務、經營者財務和財務經理財務多個層次。從高職院內部角度分析。財務管理主要屬于經營者和財務經理層次,他們的基本職責是落實院黨政會議的戰略決策,實施高職院預算,所以稱其為執行型,而不是決策型。二是在高職院財務活動中,必然會與各方發生各種經濟關系,只有解決和協調好高職院內部各行為主體之間的矛盾,才能保證高職院目標的實現。基于這種認識,財務學主要屬于管理學的范疇,它以制度管理為主要特征,從財務制度上解決高職院管理中的各行為主體的激勵與約束不對稱問題。協調并指導各部門的財務活動去實現高職院總體目標,財務控制的任務就是通過調節、溝通和合作使個別、分散的財務行動整合統一起來,追求高職院短期或長期的財務目標。所以,財務控制在高職院財務管理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
二、高職院財務控制方法
高職院內部財務監督貫穿于高職院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可以更經常、更全面、更及時地進行監督,它集防護性與建設性于一身,在發現問題后,可以采取相應的補救性措施并形成預防性制度。是監督體系的中心環節。
(一)健全、完善高職院的財務、會計制度
健全、完善高職院財務和會計制度是高職院財務活動能夠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高職院的資金只有在各個運行環節上得到合理控制。才能防止被惡意占用或無意濫用,從而為資金的有效使用提供制度條件。所以,建立健全高職院的財務會計制度是進行財務控制的首要工作。
一個合理的財務、會計制度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貨幣資金及相關業務的控制制度;資產管理和處置的控制制度;投融資風險控制制度;績效考評制度;內部監控制度等。而保證以上制度實施運行的關鍵力量是完善高職院的治理制度。
(二)搞好財務預算和財務計劃
如何有效地聚合高職院內部各項經濟資源,并使之形成一種強大的、有序的聚合力,即以內部高度的有序化來對付外部茫然無序的市場環境,不僅是市場競爭的客觀需要,而且直接決定著高職院競爭成敗與經濟效率的優劣。這種有序的管理稱為計劃管理,當計劃以定量的方式表現出來時,即轉化為預算,高職院的財務預算和財務計劃不僅為高職院管理者提供依據,而且還為高職院資金的獲取和配置提供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