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全球股市重挫、希臘債務危機懸而未決、意大利評級前景被調降,債務危機的陰云再次籠罩全球金融市場。于是,政府會計改革以及經驗等話題再次成為關注的熱點。
相比起企業(yè)財務信息公開,各國政府財務信息的透明度普遍不高,信息質量不高。而正是這種欠缺,可能導致隱藏的債務危機會突然爆發(fā)。
當前正值我國政府會計的改革和轉型時期,一些國家在政府會計改革方面的經驗,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帶來了很多啟示。
政府財務報告需看得懂
早在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財政部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就曾表示,無論是政府預算報告還是財務報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都是越來越能讓老百姓看得懂。
廈門大學副校長、政府會計專家李建發(fā)也認為,我國在借鑒國際上政府會計改革經驗的時候,要具體借鑒其成功的做法和合理的內容,“比如預算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年度預算報告有四五百頁之長,很詳細地列出了每一個支出項目用到了什么方面,政府預算報告和財務報告都不能太籠統(tǒng),如果過于籠統(tǒng),就會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目前,財政部已經聯(lián)合眾多政府會計專家就我國政府財務報告 框架問題展開過多次探討,據(jù)李建發(fā)介紹,整個政府財務報告的體系,如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業(yè)務運營表)以及相關附表等內容已經可以完全駕馭,其完整性和真實性則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此外,廣受關注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基礎統(tǒng)一和銜接的問題,也在進一步探討中。
改革過程需設過渡性條款
目前,南非已經開始全面采用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盡管當初很多反對人士認為其初始成本比較高,如IT系統(tǒng)的改造、資產確認計量等,但事實證明,當改革過了初始階段,步入軌道,其成本就會自然下降。
“這是一項都有利于提高和改善政府管理能力的改革。”南非會計準則委員會首席執(zhí)行官厄娜·斯沃特介紹,目前南非的評級信用在不斷地被調高,政府會計改革功不可沒。
在“一攬子”改革方式和分階段改革方式的選取中,厄娜·斯沃特建議中國在路徑上必須分階段改革,在沒有準則的方面須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我們要求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城市同時開展權責發(fā)生制,但每個城市有自己單獨的時間表。”作為政府會計改革的先行地,海南省財政國庫支付局副局長賀敬平認為,南非在改革過程中考慮比較周全的是:在一攬子計劃和分階段的改革過程中,設立了過渡性 條款。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在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不能勝任之處制定自己的過渡性條款,在指令中加以規(guī)定,意在首次采用后能夠將其撤除。對某些準則的實施給予更多的時間(如對資產的計量給予3年時間),對特定的群體制定過渡性條款。”厄娜·斯沃特說。
人才素質亟待提高
南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進行權責發(fā)生制改革時,都不約而同地面臨著一個挑戰(zhàn),那就是原有員工對現(xiàn)行會計準則不熟悉,需要由財政部組織系統(tǒng)的培訓,以提高從業(yè)者的專業(yè)水平和能力。
現(xiàn)在,在我國目前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人員身上,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賀敬平認為,我國一旦推進政府會計改革,現(xiàn)有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業(yè)務能力如何適應改革要求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們需要掌握最新的會計理念、技術。技術掌握起來容易,但理解理論則需要一定的時間,總的來說是要將概念轉化為理念,理念轉化為行動。”就目前情況來看,培訓成為提高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人員素質、能力的有效手段,李建發(fā)建議,“培訓不能只培訓制度和準則本身,還要包括宏觀經濟、財政制度等相關知識,使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人員向綜合型人才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