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管理會計是現代會計的又一分支,是單位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具體包括信息的收集、分類、加工整理、分析報告和信息傳遞等。其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指:以單位現在和未來的資金運動為對象,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為單位內部管理者提供經營管理決策的科學依據為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
管理會計的歷史較短,管理會計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早期企業管理層對內部計量的運用,20世紀50年代傳統管理會計的體系及內容基本形成,并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80年代以來又有了許多發展與創新。其形成和發展是同現代企業的內外環境及與之相應的管理學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相聯系的。
管理會計是為領導者和管理人員提供管理信息的會計,其基本目標是服務于單位內部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經濟效益,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
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重心已逐步從對數量、定額管理過渡到對成本、價值的管理。管理會計控制系統對促進組織效率的提高,在其設計和運行中還需要單位整體有關人員的參與和配合。管理會計的發展對于指導和改進我國各類組織的經營管理、提高宏觀經濟效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應用的時間不長, 要使其達到更為滿意的程度,需要所有相關人員共同不懈的努力。
2 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應用中的制約因素
1 管理會計自身的制約
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行業類型不斷細化以及企業形式的多樣,對管理會計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然而,我國現行的管理會計研究領域比較狹隘。管理會計的某些方法實際應用性很差。管理會計的方法由于得出的途徑不同,所以在實踐應用的情況也有所不同。當然,這些方法的應用是管理會計的進步,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很嚴重。管理會計的信息具有滯后性,由于管理會計的許多信息來自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的報告,由于這些信息的滯后嚴重削弱了管理會計的作用。 2 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模式的缺陷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事業單位改革的力度也不斷加大,但事業單位內部體制和管理模式仍有待改進。這也就制約了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推廣及運用,這使得事業單位內部環境嚴重影響著戰略管理會計的應用狀況、方法體系、運行機制、工作內容和范圍等。我國的內外部環境直接影響著管理會計能否得到普遍應用。由于管理會計的應用不具有法律強制性,這也就使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的應用與其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的認識多少密切相關。 3 我國管理會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就現狀而言,我國管理會計教育發展緩慢,我國主要是通過高校職業教育的方式培養管理會計人員,但發展叫緩慢,而社會后續教育尚未形成規范化和完整體系。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的總體素質比較低。大多數會計人員只掌握一些管理會計的皮毛,更談不上實踐能力。同時,會計人員的職業水準有待提高,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時常發生。我國管理會計人員的素質問題制約了管理會計的普遍應用。 4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程度差
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會計的分支,是同現代企業管理相適應的一門新興的會計學科。管理會計的許多信息來自于財務會計的有關報告,實際上是財務會計信息的再加工,管理會計就是利用這些會計資料對經濟效益進行預測、決策的。而這種預測、決策是否正確,最后還是要通過財務會計進行檢驗,因而管理會計不能離開財務會計單獨存在。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信息的提供上有很大差距。財務會計是為企業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決策管理所需要的財務信息,其主要職能根據日常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有關的財務報告,并向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有關部門等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團體和個人報告,使他們及時、準確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以便切實保障其利益。但管理會計的目的則在于幫助管理當局制定企業長期計劃,指導和控制當前的經營活動,在內容的提供上可以更為詳盡,有較強的針對性,不受會計原則的約束,不是用特定的憑證賬簿,也沒有統一規定的報表,一般可根據內部管理的實際需要計算和分析,隨時向管理者提供信息。可見,管理會計雖然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的,但它已不同于傳統的財務會計,大大拓寬了會計的管理職能。
3 推進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應用的措施
1 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首先,企業應建立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目前,我國一些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較為嚴重,這必將影響到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的效果,新《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都已開始執行,新的統一的《企業會計制度》也已出臺,這些法規的出臺與執行,必將會大大提高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從而將為管理會計的有效應用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其次,應優化市場環境,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改變,為管理會計的應用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