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淺析環境管理會計問題

淺析環境管理會計問題

長期以來人們頭腦中已經形成這樣一種觀念: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似乎是一對矛盾。從西方國家工業化的進程看,在處理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問題上,“先發展,后治理”的代價是非常慘重的。事實上,二者之間并不存在絕對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選擇,經濟發展會導致環境問題,但也有助于增強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環境問題的解決可以為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保護環境是為了實現更好的持續發展。因此,兼顧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雙重任務,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好環境,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指導思想。

  從企業持續經營的角度看,環境與競爭并不存在絕對的此消彼長關系。嚴格的環境規范會刺激企業積極地進行技術革新,而技術革新又帶來高的投入產出比,或降低了為減少污染而發生的凈成本或復原成本,同時改進了產品,增強了產品的長期競爭優勢。從國際發展趨勢看,各種約束企業的行為、規范產品環境質量的國際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必然會影響到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環境問題已經超越了國界,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在這種形勢下,環境因素已成為影響企業戰略和經營活動的主要因素,并使企業的管理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人們認識到如果在管理決策中不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和利益關系人的需求變化,將可能給企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有關環境管理會計的研究與應用也就越發顯得必要與迫切。

  一、我國建立環境管理會計的必要性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作為國民經濟基本構成元素的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也應貫徹環保政策,這就迫切要求企業建立環境管理會計。

  (一)建立環境管理會計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現在,各國的環境保護已從關注解決終端問題逐步轉為營造企業改變環境的驅動力,也就是通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環境導向的變革來謀求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雙贏”。作為社會的一員,企業應當意識到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應當努力將環境保護成為一種管理理念,建立起反映環境因素對經濟的影響、評價環境管理業績的環境管理會計。環境管理會計通過對環境信息的采集、加工,為多種決策提供相關的信息支持,同時通過將環境業績融入綜合業績評價體系,以保證環境目標和財務目標的共同實現,最終實現企業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建立環境管理會計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伴隨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覺醒,環境管制標準愈來愈嚴格,企業環境相關成本及環境風險增加,引起企業及銀行等融資機構的重視。很多著名的大型銀行都開始要求客戶對自身的環境情況做出必要披露,同時還積極研究和運用企業環境風險評估方案。同時,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綠色消費”浪潮,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不僅關注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還關注產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環境保護,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許多國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業對外披露環境方面的會計信息,我國企業進行國外投資將面臨更多環境方面的問題和要求。凡此種種迫使企業不得不采取積極行動,改善和提高企業環境管理的水平,樹立環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場競爭能力,降低環境風險及資金成本。這些都迫切要求企業盡早建立環境管理會計。

  (三)建立環境管理會計有助于抵制發達國家的環境剝削

  環境保護是全球性的問題。但許多發達國家的企業,故意把環保不達標、污染嚴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生產項目建在發展中國家。許多發展中國家盲目地認為是外資項目總是先進的、環保的,于是發達國家堂而皇之地打著投資的幌子,將污染轉嫁給發展中國家,進行著無恥的環境剝削。同時,他們憑借產品低廉的成本,牟取了巨額的利潤。為了抵制這種環境剝削,我國急需引入環境管理會計。一方面,利用環境管理會計的方法可以分析外資企業的環保優勢,更好地學習和借鑒他們的經驗。另一方面,利用環境管理會計的方法,要分析他們的原料、產品及制造過程是否符合我國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以及對我國的生態環境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

  二、環境管理會計概述

  (一)環境管理會計的定義

  20世紀90年代,美國環境保護協會最早提出環境管理會計。此后,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先后開始推行環境管理會計。

  Tellus學會:環境管理會計是組織說明其業務的物料使用和環境成本的專門會計。物料會計,是通過跟蹤工廠或營運場所物料流量的方法,將其投入和產出反映出來,以達到評價資源效率和發現環境改進機會的目的。而環境成本會計是進行環境成本的確認,并將其分配到物資流或公司經營的其他有形方面。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環境管理會計是通過開發和實施恰當的與環境有關的會計系統和實務,來達到對環境和經濟績效進行有效管理的目的。它包括與環境有關的會計信息的披露和審計,但更側重的是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全成本法、收益評價和環境管理戰略的規劃。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部環境管理會計國際專家組:環境管理會計是用來辨識和度量當前生產流程的環境成本以及采取污染預防或清潔流程的經濟效益的各個層面,并且將這些成本和效益集成到日常業務決策中的一種機制。

  (二)環境管理會計的理論基礎

  1.可持續發展理論

  它強調人類應當通過發展與自然相和諧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生產成果的生活,而不是破壞和污染生態環境來追求發展。可持續發展理論從為人類長遠利益的角度賦予了環境管理會計迫切發展的理論基礎。

  2.經濟的外部性理論

  外部不經濟內部化的主要辦法,就是對企業的排污進行收費甚至罰款,這已經被許多國家的政府所采納并得到實施。外部性理論要求國家制定相應法規規范企業行為,使其承擔社會成本,督促其實行環境管理會計。

  3.環境資源價值理論

  作為國民財富的一部分,環境資源必然有其價值。此理論要求企業重視周圍環境的改善,將環境資源作為企業的一項資本對待,從而迫切要求環境管理會計對其價值進行核算。

  三、環境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1. 有助于企業準確地進行成本計算和產品定價

  環境管理會計系統的建立,能夠克服傳統成本核算方法的主觀性和分攤標準的單一性,將與環境相關的成本進行單獨的確認與計量,可以量化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一方面,使企業更清楚地了解產品的生命周期中可能發生的環境成本,發現削減成本和改進業績的機會,降低環境風險;另一方面,有效的環境成本信息可以保證產品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有助于企業更準確地進行產品的定價,改善企業財務業績。

  2. 有助于企業管理當局做出正確決策

  環境管理會計不僅提供了企業決策所需要的貨幣信息(例如環境成本與收益) ,也提供了非貨幣信息(例如污染物的排放量) 。在環境管理會計系統的輔助下,管理層可以有效地抑制短期行為,從企業的長遠利益出發,從企業與社會雙重利益的角度出發,在生態設計和清潔生產中,合理規劃,科學管理,做出最優決策。當在投資決策分析中考慮了環境因素后,其分析模型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首先,決策目標應多元化,決策分析不能再以單純的經濟參數為標準,應考慮社會、環境等多種目標。其次,環境因素應納入決策分析指標,企業要密切關注國家的環境政策以及環境法律法規的制定,估計各項潛在環境支出發生的可能性,在進行決策分析時,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減少投資風險。

  例如,某企業將要投產的新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殘余物,該殘余物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案清除。

  方案1,采用蒸汽去除法。所需設備投資50萬元;每年發生的開支有:購買材料6萬元,交納排污費6萬元,生產控制支出4萬元。這種處理方式會產生一種有毒廢氣,企業目前沒有處理該廢氣的能力。但國家近幾年將會頒布一部有毒廢氣排放的控制法規,企業的行為很有可能面臨巨額罰款,經過估算,罰款額高達150萬元(假定罰款在設備報廢時一次性支付)。

  方案2,采用堿式去除法。該工藝不釋放任何廢氣,只會產生一種含堿廢料,廢料可回收制造肥料。其費用包括:設備投資100萬元,購材料支出8萬元,交納排污費2萬元,生產控制支出3萬元,堿廢料回收1萬元(假定兩套設備使用年限均為10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舊,無殘值;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折現率為15%)。兩種方案的投資及現值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方案1的凈現值是1 422 838元,大于方案2的凈現值1 100 376元,應選擇方案2。如果不考慮環境損害的罰款支出,則方案1的凈現值就是1 052 068元(1 422 838-370 770),小于方案2的凈現值,應選擇方案1。這樣就會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給企業造成不小的損失。

  3. 有助于企業進行環境績效考核與評價

  環境管理會計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能夠幫助環境資源所有者和管理者了解環境資源的存量和流量,以及資源資產的分布及其可能的變動情況,能夠反映企業履行環境責任、預防和治理自身所產生環境污染的資源投入與績效信息,通過對企業每個環節的具體實施行為進行監控,發現不足,找出與標準之間的差異,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建議,從而保證企業不受或者少受環境風險的威脅,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業績。

  大量研究證明,企業的環境業績與財務業績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關系。企業把環境目標作為其戰略目標后,在不同的實施階段,通過環境管理會計收集的信息,可對企業的環境業績及財務業績進行評價。如決策中綜合考慮環境因素,企業改進產品設計,為企業帶來多大的環境績效等。環境管理會計對企業管理進行業績評價,以促進企業環境管理的自我調整。通過綜合考核環境業績,企業實現可持續戰略目標,創造長期的價值。

  四、 結論

  環境管理在企業會計中應用的重要性已被人們逐漸認識和重視,在企業管理會計中考慮環境因素也已開始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我國環境保護的政策和環境管理的制度,已對企業產生了很大影響,許多企業開始實施了環境管理標準(如ISO l400l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并加強環境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在青藏鐵路的施工中,施工人員在取土前就把表層的植被和表土鏟除,鏟除以后集中堆放、養護,取完后回鋪,僅沿線草皮移植的花費就高達2億多元,回鋪的草皮達數千萬平方米。“青藏鐵路環境影響評價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最特殊、要求最高、工作內容最復雜的一次環境影響評價”。通過這些事例,說明我國完全有能力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使環境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相信,當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發展成熟、環境管理會計自成體系時,在企業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將全面采用環境管理會計方法,以實現環境管理與企業管理的融合,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群. 環境管理會計的形成與發展[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13).

  [2]郭凌. 建立環境管理會計的思考[J].山西財稅,2008(12).

  [3]張煒. 我國管理會計發展的新方向:環境管理會計[J].會計之友,2008(21).

  [4]張靜. 我國企業在應用環境管理會計方面的探討[J]. 今日財富,2010(2).

  [5]田志瑩. 推進我國企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的建議[J].科技資訊,2007(34).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