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北汽集團還無緣我國汽車自有品牌企業排行榜,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當時的北汽集團排名大概在40名左右;7年之后,北汽集團以150萬輛的產量成功躋身我國自有汽車品牌榜第三名。
北汽集團的崛起是一段汽車品牌奮斗和經營的佳話,將一個地方性企業扶持為全行業的領軍企業,也得益于北京市較早啟動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據了解,自2004年北京市啟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以來,培育代表首都國有經濟發展方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始終是北京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和保障的重要方向。幾年間,通過國資預算的大力扶持,北京市已經培育了一批現代制造業的重點骨干企業。
今年,按照全國人大的要求,地方試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開始全面鋪開,2012年將匯編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計劃單列市中,已有31個省區市出臺了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開展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
日前,為全面推進此項工作,財政部企業司進行了積極的部署。財政部企業司司長劉玉廷強調,財政部將進一步推動此項工作開展,按照全國人大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并引導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向著科學化、精細化的軌道邁進。
地方國資預算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據了解,在已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31個省區市中,24個省區市已開始正式編制或正在試編2011年國資預算;4個省市正在開展完善配套辦法制定等工作,確定能夠編制2012年國資預算;3個省市已經出臺了國資預算試行意見,但目前仍在一般預算內反映國資預算收支,尚未單獨編制上報國資預算。
從各個省區市執行的情況來看,地方國資預算工作雖進程不 一,但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如在安徽、重慶、貴州、寧夏、甘肅、新疆、西藏等省區市,國資預算草案已報本級人大審批;廈門、大連等地國資預算實施范圍已經實現全覆蓋,金融、事業單位所屬國有企業等已全部納入實施范圍。
與此同時,雖然在江蘇等5省市尚未發布國資預算的意見,但5省財政廳已將有關文件上報省政府,正在積極籌備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
作為國資預算先行先試的地區,北京市從2004年開始實施國資預算工作,經過財政、國資、企業各方的協同努力,北京市國資預算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北京市財政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處處長傅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推進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著手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之初,北京市先選擇了10戶資產規模較大、經營效益較好、管理相對規范的企業集團作為稅后 利潤收繳試點企業,發出落實出資人收益權、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信號。在取得試點經驗后,北京市及時進行了大范圍推廣。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作為一項重大制度,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浙江省財政廳企業處處長俞建人表示,從2008年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相關制度到2009年試行,深入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不僅需要財政部門的積極推動,還需要與包括國資部門在內的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支持和配合。
俞建人介紹說,2009年開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試點時,浙江首先將省國資委監管的14家企業納入到國資預算的范圍,2010年,在試點的基礎上,將國資預算的范圍擴大到省屬的21家電力企業。今年,浙江省財政廳將積極與其他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能夠逐步將非國資委監管的省本級一級企業也納入到國資預算的范圍中。同時浙江省也正積極推動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編工作。
凸顯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職能作用
8.6萬戶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287億元左右的利潤總額。
這組統計于2009年的數字,已足以說明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規模。而如何用好國資預算,充分發揮地方國資預算的職能作用,規范國資預算的使用,也成為各個省市不斷完善此項工作的重要方面。
根據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季報數據統計,2010年,北京等12個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省區市當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65.38億元,加上上年結轉收入3.04億元,可使用收入168.42億元。
“要更好地推行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使用效益要讓大家看得見、摸得著。”傅思表示。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累計支出132.7億元,全部用于支持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進”的方面,安排資本性支出83.5億元,用于培育代表首都國有經濟發展方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使國有經濟的引導、示范和保障作用得到更好地體現;從“退”的方面,安排費用性支出49.2億元,支持393戶劣勢國有企業實現了戰略性退出,2372戶農租房實現了順利騰退,近8萬名在職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俞建人也表示,在浙江,近兩年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支出本著“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每年都會拿出部分資金重點支持省內的鐵路現代化、高速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全省發展戰略部署的一部分,同時,國資經營預算支出還主要用于省屬企業的節能減排、研發性等,支持國有企業轉型升級。
創新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思路
目前,已經先行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省份反映,相對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巨大資金需求,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規模還比較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各省市需要轉變思維、拓寬思路,做大收入規模,才能實現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自我平衡和良性發展,以創新的思維豐富和發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的工作內涵。
以北京為例,從2010年起,按照市場化經營的思路,北京市對部分資本性項目的扶持改變以往資金“無償注入”的形式,將投入資金轉為項目公司股權,探索通過股權的注入、持有和轉讓,逐步建立起“投入—退出—調整—再投入”的資本金投入新模式。
“我們希望能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從普通意義上的收支預算打造成有進有退、有償的經營預算。目前,北京通過這種新模式投入資金9.1億元,對汽車制造、納米級集成電路、磁懸浮技術研發、地鐵車輛裝備等重點產業項目進行了扶持,適當的時候,這些投入資金連同其產生的收益都將逐步退出,成為政府新的滾動財力,用以支持其他地方企業的發展。”傅思表示。
加強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規范化
從已開展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省市情況來看,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展開,有效緩解了國有企業改革成本的巨大壓力,對提高地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國有資本合理配置、推動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隨著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深入,對國有資本收益收繳的范圍、程序、比例和方式,國有資本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調整和監督,以及預算支出的主要方向等各個環節,仍需進一步規范。
目前,各省市已開始定期向財政部通報各地國有資本預算工作的進展情況,為了促進這項工作的推進,財政部將對推動實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編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表現突出的省區市予以表揚,對進展慢的省區市予以通報。另外,財政部企業司還將適時以召開交流會、座談會等方式,加強地方之間的經驗交流。
與此同時,為了為匯總編制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奠定基礎,財政部企業司已經著手進行相關軟件的研發和研究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相關報表。如修訂季報表格設計,完善地方季報報告制度,增強季報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加快聘請軟件公司開發“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季報系統”,“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編報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