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對策

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對策

一、引言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的搖籃,與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實踐技能、職業能力的培養。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具備扎實的實踐技能,才能滿足社會對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學生畢業后才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遵循理論知識夠用的原則,重點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財政部在《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中制定了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即到2010年,力爭80%以上的基層單位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為適應對會計電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各高職院校都把“會計電算化”作為會計專業的主干必修課程,如何更好地開展會計電算化教學,探究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問題及對策也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從全社會宏觀上來分析,隨著高中生源的不斷減少,參加高考的人數不斷減少,各大高職院校對生源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國家級、省級示范性學校、一線城市、省會城市的高職院校在競爭中可以獲取較多的生源,而且生源質量較好。但是對于普通高職院校來說,生源數量較以前大大減少,生源質量也大大減低,這對教師開展教學,按照以前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就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達不到預期的目標。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因材施教。從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實際教學的過程來分析,整個會計專業或者一個行政教學班級,農村學生占了大部分,而且女生比例占了80%-90%,農村學生學習態度相對城市學生來說比較認真,而且學習積極性較高,城市學生接觸計算機、網絡的機會比農村學生來說要多。我們知道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是計算機技術和會計理論知識相結合的課程,計算機知識包括計算機原理、網絡技術等相關課程,學生必須牢固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會計知識則融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內容,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來自農村學生的學習態度認真,專業知識掌握相對牢固,在日常的教學中發現,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了解甚少,甚至有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前根本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在會計電算化軟件的上機操作過程中打字速度慢,對計算機術語的理解能力差,聽課有障礙。相反對于城市學生來說,計算機的掌握程度要比農村學生要好,在涉及到計算機操作方面的問題時,能夠很快地解決。

(二)高職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驗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沒有認真地主動分析。例如,為什么在總賬功能模塊要按照“設置會計科目及賬戶-審核及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這一主線來操作;為什么不同人員的崗位分工不同,為什么制單人跟審核人不能是同一人;而恰恰這些都是在基礎會計、審計等課程中涉及到的。會計電算化教學,還存在一個較大的問題是學生學習方法差,依賴性太強。在教師演示過程中,重要的地方不做筆記,自己在操作過程中,一但碰到不會的問題馬上就問,而自己沒有先去想想為什么;操作后不善于小結,往往做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還有一些特殊的處理方法,學生也懶得去記憶,導致學過的東西掌握不牢固。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比較單一

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雖然脫離了傳統的“粉筆+黑板”式的教學方式,開展了多媒體教學。但仍舊是以教師為中心,屬于學生以集體形式被動地接受同一模式、單向同步的單邊主義教育。

在課堂上,學生首先是大部分時間聽教師講授,看教學軟件和教師演示投影等,然后再按照教師講的內容重復操作。這樣的教學,只能教會學生機械地操作使用某一種財務軟件,而不能達到觸類旁通地應用多種財務軟件的能力。

(四)實驗室短缺

由于開設會計部專業成本較低,原來沒有會計專業的高職院校競相開設會計專業,就算有會計專業的很多高職院校也都是在原有會計專業的基礎上增開的會計電算化課,所以電算化實驗室的配置明顯落后。雖然大多數院校有電算化實驗室,但實驗能力、實驗效果卻差異很大。不少院校是不同班級、不同專業課程共享公共機房,這樣不但會計電算化的上機時間得不到保證,而且會造成各種軟件的資源相互之間引起干擾,致使軟件不能正常安裝;或者即使安裝了使用過程中也會造成共享資源訪問或數據庫支持沖突等問題。另外,由于一些院校的資金投入不夠,硬件的建設跟不上,在微機承載量大時會造成系統運行速度過慢、死機甚至系統崩潰。

三、加強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對策

(一)打好相關學科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素質

由于會計電算化要求學生既具有牢固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又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在課程的時間安排上,就要求在開設電算化課程之前,先開設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計算機基礎和數據庫基礎等課程,讓學生在學深、學透,打好相關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再進行會計電算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把課程體系結構向學生介紹清楚,讓學生一開始就明確專業課程之間的連貫性、系統性、整體性,并可以將手工模擬實習與會計電算化模擬實習環節相結合,讓學生在手工模擬實習的基礎上將所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系統化整體化,對賬務處理有系統的了解后再學習會計電算化。再次,對于計算機運用程度差的學生,學校可以通過課余時間對他們開放電子閱覽室或機房,組織計算機基礎知識競賽等方式強化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

(二)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教學方法應該從“滿堂灌”向“少而精”、“教為主”向“學為主”轉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讓學生盡量地參與進來,盡快掌握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

其次,適當地運用比較法,增強教學效果。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會計業務流程與手工會計的業務流程的異同點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差異并強調這些差異之處,以加深學生對會計電算化課程的理解;比較不同的財務軟件,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軟件,以便達到觸類旁通,最終學會應用多種財務軟件的能力。

再次,改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加信息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率,可以有效解決會計電算化課時緊張的矛盾;以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感官刺激方式來吸引學生,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即時引入相關材料,可以幫助教師描繪那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對抽象、難懂問題的理解;利用動態演示,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學生邊觀察邊動手,學生的感性認識深刻,教學交互性極強,教學過程容易控制,教與學結合緊密,能突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建立專業機房

會計電算化教學必須有有效的硬件設施相配套。建立專業機房是解決資源沖突的最理想辦法,可以有效解決硬件配置低、軟件資源發生共享沖突的問題。學校領導重視,加大實驗室投入,加強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的建設,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實踐基地。

總之,教師要不斷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探討,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為社會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鐘偉.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實踐性教學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6(40).
2、張凱.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問題及對策[J].財會通訊,2008(10).
3、孫林英.如何加強會計電算化教學[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
4、林懷敏.關于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問題的思考[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07(1).
5、林懷敏.“任務驅動”法在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大學學報,2007(10).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