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完整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目前,高職院校的會計實踐性教學仍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上,實踐教學的目標也還停留在用實踐驗證理論的階段,實踐教學安排上缺乏整體考慮。在課程設置上,普遍存在的問題為實踐課程沒有單獨設置,只作為理論教學中的一部分,在課堂上進行隨堂練習或實訓。最多單獨開設一門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也是在所有的專業課學完之后開設,這樣的課程體系實踐環節聯系不緊密,系統性差,不能及時進行實踐操作,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二)會計實踐指導教師的實踐經驗有待于進一步增強
會計實踐指導教師在會計實踐環節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影響學生會計實踐學習的重要因素,其業務水平和經驗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實踐學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師中,雖然有部分教師參加了社會實踐,但大部分教師認識從學校到學校,理論基礎不錯,實踐功底較差。他們本身缺少必要的會計實踐工作經驗,在指導學生的實踐訓練時往往力不從心,其指導與解釋缺乏真實性和說服力。
(三)校內會計模擬實訓室有名無實或功能單一
大多數高職院校配有校內會計模擬實訓室,但其配置情況遠未達到仿真的要求,功能較單一,只能夠從事簡單的會計核算。有些由于經費短缺,實訓室軟、硬件滯后于目前的實際情況,沒有完整的會計模擬數據系統,無法保證實訓需求。甚至有些學校處于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或為了追求其他利益,才建立了相應的會計實訓室。實際上,這樣的實訓室先天不足,很難發揮作用。
(四)校外會計實訓基地舉步維艱,學生實習機會寥寥
會計專業的學生的社會實習環境大都是企業、公司或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公司等生產經營單位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沒有義務為學生提供實習服務或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究其原因:第一、學生實習時間一般不會太長,學生熟悉業務之時,也是實習即將結束之際。因此,多數單位會計人員都認為接受學生只會添麻煩;第二、實習單位會計資料涉及到企業的一些商業秘密,不愿意讓學生接觸,或者一些單位自身會計工作就不夠規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更不愿意將其“秘密”暴露給外人;第三、會計工作前后關聯緊密,哪一環節出錯,都會影響全局,實習單位對學生從事實際操作不放心;第四、在實習過程中,事事都要實習單位人員帶領,占用了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時間,一些企業經濟效益不佳,自己的事情都沒有處理好,哪有精力指導學生實習;第五、隨著電算化的逐步實施,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越來越少,困難越來越大。因此,要建立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越來越困難。
二、化會計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一)構建課程實訓、階段實訓、綜合實訓三位一體的校內實踐教學體系
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基礎,學校應在會計專業教學體系上增加或突出實踐性教學和技能訓練模塊,逐步建立課堂實訓、階段實訓、綜合實訓三位一體的校內實踐教學體系。
第一、課堂實訓。主要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必需的理論知識講授外,重要的是根據崗位需求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學生根據所給實訓資料親自動手操作。包括會計基礎實訓、財務會計核算實訓、成本核算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納稅會計實訓、出納業務技術實訓、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實訓。
第二、階段實訓。指相對復雜的實訓課程。如完成一門課程或項目的學習后,帶有總結性的實訓。比如,在財務會計學習結束后,留出一個星期的時間進行本課程的階段綜合實訓,對整個財務會計核算的內容進行全面的整合、實訓,使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一個全方位的掌握,把相對分散的知識和技能利用階段實訓串聯起來。
第三、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在畢業前的一個學期,可以利用4-5周的時間在校內綜合模擬實訓室進行綜合實訓,按照會計工作崗位、分組實習,內容涵蓋整個財務工作流程。完成綜合實訓后,同學們從心理上應該對會計工作不再畏懼,而是充滿信心去實際工作崗位迎接挑戰,進行頂崗實習,從而順利地完成從學校的學生到社會的員工的角色轉換。
在教學計劃安排上,會計專業課程應合理分配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高職高專院校(三年制)實踐教學的總學時不應少于全部課程學時的40%。對學生的實訓課程單獨考核,給出成績,提高同學們的重視程度。
(二)提高專任教師實踐能力,聘請有經驗的人員擔任實踐指導教師
1、加強對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提高的訓練,有計劃有步驟地鼓勵教師到企業現場實習,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參觀學習,參加如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注冊稅務師等社會職業資格考試,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建設真正的“雙師型”隊伍。另外,減輕會計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建立會計教師定期到會計事務所等部門實際鍛煉和調研的制度,作為教師考核指標之一。在培養年輕教師攻讀更高學位的同時,鼓勵他們在企業界兼職。
2、根據實際情況,把職業界具有實踐經驗的人員請進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客座教授,既讓他們指導會計教學工作,進行教師培訓,又讓他們擔任會計課程教學,把企業中的實際業務帶到課堂中,引導學生們發現、解決實際問題,增強說服力和實踐指導性,以彌補在校專任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
(三)建立校內多功能綜合實訓基地,以校內模擬實訓作為會計實踐教學的基本形式
多功能會計綜合實訓室應具備下列要求:一是仿真財務室業務環境。將實訓室劃分為若干區域, 每一個區域為一個仿真財務室, 配置會計機構負責人、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收入利潤核算、資金核算、往來核算、總賬報表、稽核等會計崗位, 并按照財務部門內部憑證傳遞及內部控制的要求對各個崗位設置合適的位置, 每個區域可按崗位安排學生進行模擬實訓。實訓室模擬環境的設置不僅要充分考慮財務部門內部的工作環境, 而且還要考慮其與外部關聯單位之間的工作關系。二是崗位分工靈活。不同的企業因規模、業務的不同, 在財務部門崗位設置與會計制度安排上有不同的要求。學生可在實訓室內模擬不同企業財務部門內部崗位分工及制度設計, 體現會計崗位分工的“一人一崗” 、“一人多崗” 、“一崗多人”等多種形式。三是模擬手工和電算化會計信息處理的功能。四是模擬內部控制的功能。
多功能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的硬件一般包括: 一是教師用實驗室設備, 包括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教學用電腦、電腦投影儀、幻燈片投影儀、投影屏幕、復式復印機、掃描儀、彩色激光打印機、教師多功能工作臺、財務示教用具(同學生實訓用具)、會計核算資料; 二是學生用實驗室設備, 包括一般配置的計算機、針式打印機、憑證裝訂裁剪機、學生用辦公桌椅、財務用具( 外幣票樣、人民幣票樣、票據法實用圖冊、算盤、會計科目章、印臺、筆筒、訂書機、財會模擬實訓專用記賬憑證、賬冊、實訓用空白原始單據、會計核算資料) 、會計綜合模擬教程、會計檔案保管柜; 三是其他硬件, 如計算機局域網絡設備及 UPS、掛圖(實訓室實訓項目、實訓室操作規程、學生實訓室管理規程、教師實訓室管理規程、實訓步驟及要求、實訓教學目的及要求、實訓教學考核方法等) 。
多功能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的軟件包括: 一是應用軟件, 包括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軟件、多媒體學習光盤、教學用課件。其中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軟件包括企業注冊開辦實訓平臺、出納實務實訓平臺、銀行結算業務實訓平臺、基礎會計實訓平臺、成本會計實訓平臺、稅務會計實訓平臺、審計實訓平臺、工資實務實訓平臺、材料實務實訓平臺、納稅實務實訓平臺等。二是實訓資料。要求內容豐富全面, 覆蓋企業全部經濟業務, 能滿足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 能完成專業所有的實訓項目。三是實訓指導書。
通過多功能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仿真環境的建立,可使同學們身臨其境,感受到一種真實的工作氛圍,從而強化會計實踐性教學。
(四)工學結合,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學校盡可能與社會聯營,建立一批協作單位,特別是與企業協作,也可以與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讓學生有計劃、分期分批去鍛煉、實習。另一條渠道,學校自己開辦企業、財務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吸收部分教師和學生參與企業管理,既為企業節省人工費用,又使教師和學生有了鍛煉的機會,拓寬了教師與學生實踐的渠道。
我院會計系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幾個會計師事務所簽訂協議,每年事務所工作繁忙季節派出學生進入事務所實習,既給事務所增添了幫手,又解決了學生無實習場地問題。通過跟蹤調查,這些經過實際工作鍛煉的學生畢業到單位后,普遍比其他沒有實習過的學生適應崗位環境快,且工作能力更突出。
(五)進會計實踐性教學的形式與方法
1、實施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即把課程按職業崗位劃分成若干單元,對每一個單元實施教學時,都要進行單元設計。首先確定能力目標,然后由教師實施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根據能力要求分配布置若干任務,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實訓練習。教師在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進行指導,并對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同學們在不斷的操作中提高技能水平和理論水平,最終達到能力目標的培養。單元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個單元布置的任務,教師必須親自做過、體驗過,否則,無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對學生操作中提出的問題也無法解決。
2、觀摩教學
觀摩教學指帶領學生到企業、銀行等單位參觀,了解有關會計業務的范圍、內容、流程等內容,使學生切身感受實踐的生動性,并從實踐活動中回顧所學的理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要達到好的觀摩學習效果,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觀摩學習要有計劃。包括了解被參觀單位的單位性質、機構設置、所屬行業、業務規模、經營狀況、財務機構的設置及職責分工、相互牽制制度及業務流程等。重點放在原始憑證的認知以及憑證、賬簿、報表之間的依存關系。
第二、學生提前閱讀觀摩學習指導,了解觀摩學習的有關程序、內容和應注意的事項,有助于提高觀摩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達到縮短在被參觀單位停留的時間,減輕被參觀單位及有關崗位人員負擔的目的。
第三、教師要對觀摩學習進行適當指導。指導教師應對整個觀摩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和適當的指導,確保觀摩學習活動按照計劃的時間和緩解順利進行,完成觀摩學習計劃所確定的學習內容,實現觀摩學習的目標。
3、演示教學
演示教學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演示和解說實務操作過程的實踐性教學形式。如幻燈演示教學、電視錄像演示教學、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教學等。它不僅有利于建立感性認識,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