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跟大家一起分享這樣一個題目。這個題目剛才我們幾位演講嘉賓也多多少少都講到了CFO,特別是談到CFO的職能是叫首席聚焦官。所以,我也非常贊同這樣一個說法。
那么,我想通過三個方面來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個魔方概念,戰略執行概念。談到魔方,什么叫魔方?實際上亂象當中有魔方。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第一社會責任之基。我們最近聽到一個笑話,談到老大快樂一天。從早上起來用的是先喝了一杯三聚氰氨牛奶,地溝油炸的油條,又穿上黑心棉的衣服,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中午喝著假酒,吃的芹菜是超標60倍的概念。
這里面都不是新聞,新聞的背后是什么?不是新聞的背后又是什么?我們談到,剛才講亂象當中什么意思呢?有一個規律,種韭菜的人,60塊錢一斤韭菜,這是真事,為什么?他們告訴我說韭菜是絕對不能吃的,為什么?因為他用了非常劇毒的農藥埋在韭菜根底部,洗是洗不掉的,最重要會麻痹人的神經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
我剛才說的不是新聞,新聞背后是什么呢?大家都有一個規律,種韭菜的人不吃韭菜,生產牛奶的不吃牛奶,排污水的廠長他不吃受污染的食品。結果是什么呢?排污的廠長吃了劇毒的韭菜,種韭菜的農民穿著黑心棉的衣服,那么害人害己。這個跟我講的話題有什么關系呢?這里面我們談到理論上做CFO的,做管理的,特別是學管理的,那么也有很多的困惑,困惑什么呢?我們大家學過MBA,MBA里面我們從頭到尾先講了組織行為學,領導學,市場學,人力資源財務學等等,這些經濟學,管理學,這些學科到底最后的關系是什么呢?各守己見,那么這些學科用在什么地方,在應用當中會有什么問題,這是我們在理論當中的困惑。
第三,其實我們大家在做,很多做CFO都有這樣一個困惑。剛才談到是首席聚焦官這樣一個概念,我今天雖然第一次聽到,但是我也身有同感,這種聚焦某種程度上是矛盾聚焦,你也必須面對矛盾聚焦。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企業做什么,干什么,最終要創造利潤。那么,這里面我始終還是認為,我們紐約大學教授達摩達蘭教授一個看法,在亂象企業經營當中要找到一個概念,企業一切活動都是財務活動。有時候大家說財務工程魔方,什么是財務?大家知道好象財務工程跟金融工程有點接近,因為財務都是研究資金運動的,我們這里面談的是企業一切活動是怎么活動的,圍繞著什么活動的,那么他搭建了這么一個工程。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亂象,非常亂,戰略,職能,遠景等等,什么關系呢?每一個部門都有一個分管領導,每一個部門又都用了自己的職能,比如戰略很重要,執行很重要,經營很重要,財務說一切活動都是以財務活動為中心。
那么,這種中心的觀念對還是不對,他的關心在哪。實際上我們財務工程魔方與戰略落地有關系,所以我們談魔方,首先有一個基底,這個基底是什么?企業當中有一個需要抓住的核心,我們經常研究企業這些方面是能夠帶來財務業績的。我們說企業目的就是要為了創造價值,創造財富,這些能夠帶來財富關鍵點,通過財務的業績,財務的數據能夠得到體現,能夠得到發揮。
通常我們把剛才能夠帶來財務業績的,在組織行為學當中也有形容它叫組織的金字塔。也就是說越往上可能越重要,但是下面基礎部分,什么叫工程呢?少一個螺絲釘你這個車是不能動的,在整體工程當中缺少一環都是不行的,這就是我們在企業當中的價值鏈,首先找到GPS定位。這里我不過多講,這也就是剛才講的,如果做財務工程,企業一切活動都是財務活動,那么一定要找到他的一個組織金字塔,這個金字塔當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其次的,那么在過程當中還有一個詳細運轉模型。
在這里面我們回到我們剛才談到主題的,CFO戰略與執行。我們可以看到這里面有三個環,戰略執行分別是三塊,金字塔是一個三角從上到下是戰略到業務,這里面我們可以看到有三個職位。第一個職位CEO,第二個職位是CFO,那邊是COO,首席運營官。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個職位是分管了什么業務呢?CEO側重于戰略方向定位,COO偏重于執行,而在執行過程當中我們經常會說到底是戰略重要,還是執行重要,我們會發現剛才我們蔣總也談到,80%企業戰略是不落地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這里,我有一個統計數據,我分析了上市公司5年的數據發現,實際上是什么呢?企業缺少落地的系統,這個系統是誰管的呢?我們就要回到CFO制度。
我們大家今天實際上我們是2010年中國CFO年度人物,我們也想問問大家誰是這個企業的CFO呢?是財務負責人,財務總監,總會計師,那么這個話題實際上跟剛才的一樣。好象大家說說而已,其實我可以告訴大家不是這樣,我們最近大家知道的,我們推出的內部控制規范,A+H股必須要推出,在內部控制規范當中31條寫的什么,大中型企業一定要設置總會計師,如果設置總會計師的崗位,那么不要在設相同職權的副職。
問題來了,第一我們問設總會計師按什么來工作,職能在哪,內容在哪,職權在什么地方,位置怎么擺,跟財務負責人,跟財務總監是什么關系,有嗎?我們那么能拿到幾十年前總會計師條例來對號我們內部控制規范嗎,不能,答案是錯的。實際上我們講,在企業的過程當中,誰是企業的CFO,那么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大家知道一個企業,企業經營要想使戰略落地,兩個工具,第一管理學當中認為,要想把戰略落地建立一套管理模式,經濟學認為如果把戰略落地怎么做呢?通過委托代理理論,然后建立一套業績評價體系。問題來了,怎么來的呢?委托代理理論,他的基礎是什么,是信息不對稱。而在信息當中誰最掌握信息呢?
我們大家知道在企業當中誰能夠掌握信息呢?我們知道企業當中90%以上是財務信息,甚至可以說100%都是財務信息,誰離他最近,誰又能夠理解這個數據呢,誰又能夠掌握這個主動權呢?很顯然CFO是對數據,對他的這種主管靈動性,特別從委托代理理論,和契約理論關系來講,一個人能夠同時做兩把椅子嗎?這就是我們說的CFO制度還是亟待改善和完善的。
那么回到主題,我們談到戰略無間道,我們講什么叫道?剛才我講種韭菜的人不吃韭菜,大家最終還是一個什么呢?還是害人害己關系,如果企業各個部門老死不相往來,必然有一個道來做。儒家講的道是中庸,到道家講的一,萬象皆為一,我們在這個魔方當中第一個組面,這個組面當中是一個三維關系,在企業當中可以看到。所有企業系統當中又有大的系統,小的系統,這個系統又形成動態魔方的關系。
我隨便舉個例子,隨便拿出來一個,比如我們這是一個業務層面,實際上每個系統,每一個業務都能夠形成一個魔方,形成一個系統控制概念,這些控制概念從我們整體資源角度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完善,我們可以看到這么多一個魔方。我們在談到,回到剛才所說戰略重要,執行重要,這里面我們說在某種情況下戰略中重要,在某種情況下執行非常重要,在這里談到戰略適中。
我們公司經常在3、4月份做業績評價,然后該換人的換人,該走人的走人,對6月份是對前三年,五年戰略重新估計以及到十二月份形成。在真正做的時候有一個口訣,保證你在這個環節當中來如何運營,如何運轉這樣一個關系。這個就是我們剛才說到最后要通過信息系統來進行實現落地,剛才我從三個方面講到,一個是社會之亂象,第二理論界之亂象,第三企業戰略理解之亂象。三者合一都有一個道,企業講戰略的無間道,無間道一切以財務活動,所做的財務活動,沒有人跟財務沒關系,沒有人能離開財務,沒有人不在為財務做事,這就是我的一些心得,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