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國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方面存在的題目
(一)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峻。會計信息的首要要求就是真實性。然而,近年來,單位因為會計下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峻。詳細表現在:會一計憑證失真,如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填寫不完整、不規范,甚至偽造、變造會計憑證;賬目治理混亂,在會計賬簿設置和會計科目的使用上,沒有嚴格按照財政部的有關劃定來設置,會計核算缺乏系統性,賬目混亂,賬證、賬賬、賬表、賬實嚴峻不符;會計報表虛假,表現在任意調整財務報表數字,甚至賬外設賬,導致報表使用者不能了解真實的單位財務狀況。
(二)缺乏同一的內部會計控制尺度。固然新《會計法》明確指出“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視軌制”,但口前我國尚未設置同一的內部會計控制尺度來對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進行規范,一方面致使單位在設置內部會計控制軌制時隨意性太強,另外一方面,使有關單位檢查監視和評價流于形式。執行、監管兩方‘面的薄弱共同造成了一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混亂局面。
(三)軌制制定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實很多單位已經意識到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在內部會計控制軌制的建立上著實下了不少工夫,但從治理層到財會部分都沒有當真地落實,致使軌制設置形同虛設,使會計工作機構、會計職員崗位設置不公道,記賬職員與審批職員、經辦職員、保管職員沒有實行職務分離,或只實行職務分離,沒有實行相互制約等違背《會計法》的現象大量存在,從而造成會計工作秩序混亂,財務治理失控。二
二、加強我國單位內音腸會計主空制的對策針對目前我國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題目,筆者提出如下對策:
(一)制定公道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
1.目標。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單位內部會計一控制軌制的設計,必需能保證單位財產物資的安全和完整。通過采取授權、分下、按期清點等內部會汁控制手段,防止舞弊行為,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保證單位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二是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準確可靠的會計數據是單位治理者了解過去、控制日前、猜測未來、科學決議計劃的必要前提,而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通過科學的職責分工,使會計資料在相互牽制的前提下產生,保證會計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三是保證單位高效率地施展自己的職能。制定科學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通過對單位內部各個職能部分和職員進行分下控制、協調和考核,促使各部分及職員履行職責、明確目標,保證單位有序、高效完成工作任務。
2.內容。與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相適應,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主要有資產控制、會計資料控制、職能控制。會計資料控制一般包括憑證控制、賬簿控制、報表控制;資產控制一般包括人庫、出庫控制、保管控制、財產清查、檔案控制;職能控制一般包括內部牽制和內部審計
3.應遵循的原則。制定公道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必需遵循以下原則:正當性原則、全面性原則、針對性原則、適應性原則、本錢效益原則。正當性原則是指制定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的設計必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條例、準則,在國家的軌制范圍內,制定本單位切實可行的內部會計控制軌制。全面性原則是指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要涵蓋單位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及崗位,包括決議計劃、執行、監視、反饋等各個環節針對性原則是指制定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必需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不能照抄照搬。適應性原則是指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要隨外界發展、內部的變化而不斷修訂,即在制定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時要有一定的彈性,不可過于僵硬;本錢效益原則是指在制定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時,要權衡本錢和效益,以最佳控制效果確定本錢是否公道。
(二)構建新型會計治理體系體例。為了更充分地施展畫
一、內部會計控制的涵義和內容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產生于軌制控制階段,最早由美國的《證券交易法》提出。財政部于2001年6月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以為:內部會計控制是指一單位為了進步會討一信自、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軌制的貫徹執行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從以卜定義可以看出,內部會計控制與內部控制是有區另lJ的,前者是后者的一個重要方面,內部控制貫串于單位的整個出產經營全過程;然而內部會計控制要施展其應有的作用,即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實現防止錯弊、進步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率等,仍是需要各種會計手段和治理手段的配合,需要各個部分的積極介入結合《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應是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保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障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如《會計法》,以此全方位、多角度、科學系統地為信息相關者提供規范的會計信息和非會計信息,以進步資金的使用效益內部會計控制應該與崗位責任制、經濟責任制相泉汝嫩續撇娜淤目礙島宋緒瀟撅粥燕莎裂谷紊巷蕊茲終泉東茱月忍夢凍聆房象巖單位內部會討一控制的作用,應改變現行會計治理體系體例,推行則‘務總監制。財務總監制是指由所有者委派的財務總監領導會計機構及會計工作,財務總監對所有者負責,l(lJ會計職員對財務總監負責.公司業務方面的運行則由經營者全權負責的一種新型的會計治理體系體例。在財務總監制下,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范圍不僅僅有賬、證、表的相互核對與審視等較為基本的會計控制,還應包括業務流程的再造與控制、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控制、財產清查核對控制等較深層次的內部制約。財務總監制的一個明顯的長處就是能夠更有效地施展出內部會汁控制的有效性,有利于及時抵制財務上的濫收亂支現象
(三)正視人才選用,加強培訓再好的軌制、體系體例也不會自動發生作用,仍舊需要高素質的人來執行。因此單位必需高度正視人才的選拔。一方面要正視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治理職員的選拔。內部會計控制治理職員直接影響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的風格、方向,且在很大程度土決定著內部會計控制軌制的成效。另一方面,普通財務職員是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真正執行者,是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施展作用的基石,因此也必需做好對單位財務職員的選用工作。同時,因為單位員工所受的教育有限,知識水平、業務水平也有限,必需加強培訓.以使他們的能力跟得L一單位的發展。在培訓的過程中,既要加強對知識、業務能力的教育,同時毫不能忽視對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
(四)構建全方位的監視體系加強監視,消除違紀者的僥幸心理,是讓內部會計控制軌制有效執行的重要保證。同時,監視不應該是片面、單線的,而應該是全方位的以往單位多數正視自上而下的監視,即按照單位內部治理系統,上級對下級實施監視,部分負責人對員工實施監視「這種監視方式符合傳統思維方式,具有監視效率高、監視力度強的長處,但在上級治理職員“監守自盜”的情況下則無法發生作用,甚至會起到反作用。這就需要充分結合另外兩種監視方式—橫向監視與自下而上的監視。橫向監視,即單位內部各相關部分之間、財務部分內部工作職員之間的相互監視。自下而仁的監視,是職工對部分負責人、單位負責人的監視和部分負責人對單位負責人的監視,即群眾監視這三種監視方式綜合運用就可以有效地起到監視作用,保證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軌制真正施展作用
(五)制定同一的單位內邵會計控制尺度缺乏同一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尺度,既不便于單位設置內部會計控制軌制,管理會計論文又不利干治理職員的監視和檢查,造成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混舌匕因此,制定同一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尺度是一項十分緊迫的工作,是政府有關部分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1.賀龍梅.2()()6.淺議企業內部會計治理軌制.西部探礦工程,9
2.余坤.2()t)5.健全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經營治理,6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