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一種關注、控制組織風險,幫助組織增加價值的新的內部審計模式。但由于我國內部審計機構不完善、內審人員專業構成欠缺和技能不足,難以全面開展實施。為此,應研究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我國應用的范圍和方式,逐步推行符合我國企業治理結構、經濟發展狀況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模式,推進我國內部審計事業發展。
一、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發展
二、現階段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必要性
(一)企業經營風險日益增加
(二)傳統審計方法存在缺陷
(三)內部審計范圍逐步縮小
三、現階段實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難點分析
我國內部審計基本停留在賬項基礎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階段,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模式在我國還處在初步研究階段,缺乏廣泛開展的系統性理論和操作規范,難以全面實施,主要難點有:
(一)內審機構的建立行政色彩鮮明
(二)內審人員素質難以滿足風險導向審計要求
(三)內部審計缺乏相對獨立性
四、對策探討
目前在我國全面推廣和應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難度較大。筆者認為應該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現實狀況,研究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我國應用的范圍和方式,逐步推行具有符合我國企業治理結構、經濟發展狀況的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模式。
(一)推廣以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為輔助的混合審計模式
(二)建立一套完備、健全的法律規范體系
(三)兼顧內部審計獨立性與客觀性
(四)加強內部審計過程中的溝通
(五)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
(六)推廣計算機審計,提高內部審計效率
(七)加大宣傳,樹立風險和風險管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