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金總是會流向利潤多的行業,面對如此良好的局面,從事電子產品生產的企業也會增加,電子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革的同時,加強成本管理也至關重要,本文將著重討論關于電子企業的成本控制。
一、電子企業成本控制的原則
1.注重內部成本控制
電子企業注重在生產單位和服務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合作系統,按照作業原則對服務部門成本進行成本分配。還通過分散生產的單位之間的單位之間建立轉移價格體系,建立模擬利潤中心等措施對企業內部進行有效管理。
2.需要跨越生產領域的成本控制
傳統工業企業成本控制范圍限于工廠內部,其他潛在的成本項目,如供應商成本或者顧客成本被當作一般間接費用按照一定的標準歸結后平均分攤計入產品成本或者作為期間費用直接在損益表中扣減。這樣的方法忽略了費用發生的動機,導致對非制造費用的管理缺乏效率和分析。而電子企業成本控制在方法上是需要對成本進行有效的分配和管理,對供應商和顧客成本與產品制造成本采用有效方法克服傳統的成本分配方法。
3.需要跨越單一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
價值鏈理論的外部價值鏈表現為“供應商—企業—顧客”,而傳統的工業企業成本管理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沒有利用價值鏈來降低成本、取得成本競爭優勢的機會。現代電子企業不僅要從企業本身利用各種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從內部降低成本,更是充分發揮價值鏈的優勢,通過跨企業的管理取得一種比企業、供應商、顧客各自為政的降低成本的更加有效的方式。
二、實施電子企業成本控制
1.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系統
(1)建立與企業發展相一致的組織結構。電子企業與傳統工業企業的明顯區別,導致了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電子企業的組織結構趨向于扁平化發展。這樣可以減少中間層次,使管理的縱向溝通聯系渠道縮短,加大管理者的管理范圍和力度,加快信息傳播速度和交流質量,從而實現了減少管理成本的目標。另外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的導入,幫助企業進行資源的整合管理,使信息實時的傳達與反饋。
(2)建立企業完善的部門合作控制體系。在實施控制的過程中,依據公司的等級秩序原理,在公司最高管理者的領導下,建立起以財務部門為中心,生產制造為紐帶,以各個生產流水線,以及各個工作崗位及公司個人為基礎的縱向三級責任體系。以財務部門、生產部門、供銷部門為主導的橫向責任平衡體系,從而形成縱橫交錯、上下鏈接、相互依存的成本控制系統。
2.電子企業的內部價值鏈控制
(1)控制研發成本。任何產品研發計劃都必須經過成本論證:研發部門從開始設計就要和財務、采購、制造、銷售部門的人員配合,預測生產銷售等成本,比較市場價值,保證該產品符合企業長期發展運營目標,滿足市場需求,實現企業利益。在產品的研究開發成本的歸集上強調每一個產品成本費用和相關收入相對應的收集和比較。
(2)控制制造成本。①工作流程的優化。產品的制造是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產生再到銷售出去的之前的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每一個流程應該增值之后再送到下一個流程,每一個流程都包含著人力資源和生產設備的耗費,如果不是從事有價值增加的工作,就是一種對資源的浪費。按照這個原理,制造部門的管理者應該審核每一個流程或者工作是不是必須的,是不是有價值的,如果沒有,有什么辦法可以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費。②努力提高員工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流水線操作的速度是由操作最慢的員工的速度決定的,每一個零部件的加工工序所需要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個操作過程中,制造部門的管理者應該統籌安排各個崗位人員的數量,在不加大員工勞動強度的前提下增加產量。其次,提高人員素質,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操作水平和熟練程度。再次是開展技術革新,改進設備核工藝,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 3.建立電子企業的有效成本分析方法體系
電子企業的成本控制要有一個與之相符合的成本分析體系。企業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傳遞的網絡化、快捷化,建立企業的內部信息通道和高效率的資源管理系統。采用與電子企業成本控制相符合的成本分析方式。為適應各種企業的發展形式,主要的適用于電子企業的分析方法有價值鏈分析法,戰略定位分析法,成本動因分析法和產品周期性分析法等。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趙 杰:企業成本控制方法淺論[J].經濟與管理,2005,(9)
[2]焦乃環:淺談成本控制的幾個問題[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6,(3)
[3]王棣華:高新技術企業成本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