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論
1.1 施工項目及其目的 施工項目是為了完成某一獨特的建筑產品或建筑服務而作的一次性努力。從事施工項目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企業創造效益,實現企業的增值,項目作為一個獨立的核算單位,已經具備了明確的責、權、利,項目的負責人承擔一定的經濟指標,在此種情況下,一切經濟活動都以經濟效益為中心。
1.2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概念、影響因素和內容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個工程項目過程中,對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科學管理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為宗旨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進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施工項目成本主要受一下因素影響有:施工技術、管理人員、資金成本、核算方法、上級單位、施工方案、原料價格和外界環境。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施工項目的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及成本分析。
2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2.1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現狀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水平提高。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有了長足的發展,主要在于逐步明確施工項目的責、權、利,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簽訂承包責任書、實行風險抵押金制度、重視項目的黨建工作。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面臨嚴峻的挑戰。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殘酷,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變得極其狹小,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難度日益增大。由于工程量清單報價方式的運行,使施工企業承擔的因投標報價而產生的風險增加,使項目成本的不可控因素增加。新施工項目模式下,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不完善。
2.2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問題 長期以來,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重實際成本的計算和分析,輕全過程的成本管理;重制造成本的計算,輕采購成本、工藝成本和質量成本;重財會人員的管理,輕群眾性的日常管理的現象。管理中缺乏完善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激勵機制:“責”是要完成成本控制指標的責任;“權”是責任承擔者為了完成成本控制指標,對于必須采取的措施所具有的權限;“利”是根據成本控制指標完成的好壞,給予適當的獎勵。具體問題如下:
成本管理的組織結構問題:分包商工程質量不佳,以次充好,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素質不高,工期拖延。分包商只顧自身施工管理,忽略項目整體系統性這是分包管理常見問題。成本管理的制度標準問題:項目所在施工企業的所有制形式對項目的成本管理影響突出;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制度不完整、人員結構也不是很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標準不確定。成本管理的管理人員問題:管理人員成本意識淡薄;工期成本、資金成本、質量成本被忽視;領導人員利字當先,嚴重的影響了項目的利益和項目領導成員的積極性;管理人員成本管理的綜合素質較低。成本管理的應變適應問題:信息管理成效弱;地點變化影響大。成本管理的過程控制問題:分包形式無原則;項目核算不規范;施工項目成本監管不力,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效益流失。
由于上述因素導致項目成本監管不力,其結果是企業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效益流失。
3 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策略
3.1 上級企業對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職責 通過明確并履行上級企業的管理職責,有效的解決成本管理的部分問題。主要職責有:選聘項目成員、簽定《經營承包責任書》、開展施工監督與指導、資金監管與支持、分包合同會簽、直接費竟價、結算審核、管理制度化。
3.2 施工項目目標成本的確立 目標成本的制定要依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市場商品價格而合理確定,項目應在上級企業的監督下實現目標成本。落實成本責任分工,成本管理的“交圈”流程,成本出現問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只有這樣才能將成本控制落到實處,才能實現全員、全方位成本管理。
3.3 施工項目管理團隊整體素質的提高 首先,項目經理的決心和信心是搞好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前提。其次,項目班子成員要圍繞項目經理開展工作,決策要實行民主集中,特別是項目的副職領導,要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再次,一般的管理部室和管理人員,要堅定不移的執行項目的經營決策,要有責任心、事業心,有成本控制的意識,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品格,有好的建議要及時反饋,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最后,項目整體要有良好的團隊精神,有良好工作配合意識,有效的降低團隊的內耗,逐步形成團隊文化。 3.4 施工項目風險成本的降低 降低施工項目風險成本主要做到:風險成本的準確預測。工程施工進行當中,必須要考慮到一些不可預見因素,預測其風險成本。外埠項目差別化管理。施工企業對外埠市場相對陌生,在陌生的市場組織施工生產,必然會增加項目的風險成本,建議采用如下措施進行解決:外埠項目本土化策略、正確的選擇外埠區域。加強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對企業是一場革命,是帶動企業升級和各項工作創新的突破口,所以建筑企業需要針對自身行業方面的特點和管理現狀定位信息化的層次,信息化選擇有利于提高自身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3.5 施工項目成本的過程控制 加強合同預結算成本管理。完善書面文本,避免法律損失,注重合同變更,注重合同的全面性,細致的開展結算工作。加強自行施工過程成本控制。采取技術措施控制項目成本,制訂先進的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施工過程中努力尋求各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術措施。一定要進行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相對比,正確計算月度工程成本,并對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對比分析,看兩者是否基本吻合。加強分包單位的管理,管理好分包單位,對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減少總包資源消耗,降低總包項目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加強資金管理,拒絕墊資工程,拒絕建設單位以借款的名義支付工程款,當建設單位不能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時,要敢于停工。收取分包單位工程保證金或銀行履約保函,有效避免分包單位惡意討要工程資金。將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條款中關于資金的條款細化后,應用到與分包單位的合同中。與材料供應商、機械租賃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堅決不拖欠民工工資。
3.6 加強施工項目成本核算 各工程項目經理部人員應自覺認真學習和嚴格貫徹執行企業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與核算管理制度,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實處。成本核算員要對施工生產中發生與施工成本相關的工程變更項及時收集整理并辦理簽證手續,定期向公司經營部門上報審核,以便及時準確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況,防止給工程竣工結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公司應制定相應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對成本核算員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保障。作為職能部門應加強監督力度。同時,要全面提高核算員的技術業務素質。科學改進項目成本核算制度,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發展的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制度和相應激勵制度,調動項目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的運行質量,把工程項目部建設成一支懂經營、善管理、優質低耗的施工隊伍。
總之,進行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它可以促進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補償施工耗費,保證再生產的進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整體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濤.工程項目管理研究[J].工程項目管理研究.2001.(6).
[2]王本軍,王蘭.建筑施工企業如何進行成本控制.東北水利水電.2004(6):21-23.
[3]宋伯約.加強工程成本控制.提高建筑企業效益.中國建設信息.2004(24):17-19.
[4]張睿,劉識博.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山西建筑.200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