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
小型國有企業轉制過程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項財會管理工作:
一、抓好小型國有企業轉制前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
財會人員應當是復合型的人才,既要懂企業財務,又要懂企業生產經營及稅務會計、銀行會計、證券投資等。為適應改組、改制的需要,在企業轉制前,應做好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
二、做好股份制企業籌建階段會計資料的整理
小型國有企業改組方案一經批準,改制籌備小組最基礎的管理工作就是財會管理。其主要內容是:(1)將參加改組企業的國有資產占用情況,清理列表報送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申請審查;(2)搜集整理改組企業的有關會計資料,填報成立股份合作制企業所需要的各種財務數據;(3)查閱改組企業近三年的生產經營、資產與負債及利潤等情況的財務報表;(4)準備改組企業的產品、產量、售價、單位成本、利潤、資金利用狀況、總體效益狀況等財務決策資料。同時按照有關要求,調整改組企業的報表數據,以便未來投資者和合伙人了解企業現有資產狀況。
三、參與制定籌建股份制企業的實施方案
小型國有企業進行改組時,財會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1)制定股份合作制企業改制方案中企業發展年度預測;(2)明確改制企業的市場定位,規劃改制企業的總投資、股本總額、發起人認購比例、募股范圍及途徑、股權結構等;(3)預測股份制企業經營所需信貸資金,凈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優化資本結構。
四、參與改組、改制企業資產清查和評估工作
對改組、改制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驗資是會計管理的重點。其具體工作是:
(1)準備詳盡的企業財產報表;(2)選擇具有驗資評估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做好驗資評估準備工作;(3)協助評估機構,選用合理的評估計價標準,及時調整評估差異;(4)參與資產評估工作,切實做好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價值評估;進行股權的初始界定,編制評估后的企業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變動表等對外公布的報表。
五、制定籌集股本的實際操作計劃
(1)定向募集各發起人出資額的認定及收繳計劃,貨幣和實物出資額的比例,資產的類別、類型等。(2)確定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集資的總額,認繳時間、操作方法、步驟等。(3)確定向其他法人單位和社會募股的總額,認購股權證的時間、人員安排等。
六、制定股份合作制企業有關辦法
如:財務、會計、審計制度和原則,工資福利,職工安置費用,社會保險等辦法,改制企業終止和清算的程序辦法等。
小型國有企業經過上述財會管理工作后,基本上完成了改組、改制、轉軌工作。但是在小型國有企業改組、改制過程中,在財會管理工作上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考慮。
1.小型國有轉制企業產權明晰難度較大。
國有企業的資產形成渠道情況比較復雜,既有國家撥入形成的,稅前還貸形成的;又能企業自籌、留利、職工福利結余形成的;也有其他企業投資形成的。由于
國家、企業、職工利益的不同,這部分資產的產權很難界定。
2.資產評估的標準沒有統一規范。
由于行政區域不同的國有企業聯合、改組為公司,各地的評估方法和標準都不統一,影響轉制工作進程,如:(1)對固定資產的評估,由于使用價值和重置價值的差異,評估標準不統一,誤差較大,(2)對土地的開發費用和土地的使用權作價沒有統一標準;(3)對現有庫存產品和材料的作價標準沒有統一規定,造成轉制企業的資產高低程度不一致,產生各種糾紛。
3.配套政策尚不完善。
轉制企業的非生產性資產等不納入改制范圍。如有些企業將非生產性經營資產、土地使用權價值等不納入改制,均由改制后的新企業代管,而代管的有關政策尚不明確,做帳外財產處理。由于有關的管理政策和核算方法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將造成企業財產流失。
(作者單位:遼寧省遼中縣遼河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