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事業單位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事業單位不僅承受著國內市場的壓力,而且面臨國際同行的競爭,為此事業單位必須進行改革,而改革的關鍵就是提高事業單位的績效。事業單位會計作為事業單位績效的外在表現,必須能適應新的環境,能客觀、如實地反映事業單位的經營成果。為此,我們有必要分析當前事業單位會計的局限性,探討適合新形勢下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辦法。本文在對現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適當的改進的辦法。
一、當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存在局限性,具體表現在:
(1)在收付實現制下,無法客觀、全面的反映事業單位的資產和負債情況。
事業單位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所提供的信息,強調某一年度內的事業單位收支產生的的現金流量,對跨期的資本性支出,收付實現制是以現金的支付日作為費用核銷, 不能全面反映資產、負債情況,往往會混淆經常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這種做法導致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規模和數量信息失真,對這些資產的監督和控制也可能失真。
(2)在收付實現制下,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
近年來,我國事業單位不再是僅僅依賴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市場化體制的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隨著私人部門介入事業單位領域,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付實現制已不能適應事業單位投資主題多元化體制改革的要求,收付實現制下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
(3)在收付實現制下,不能客觀的反映事業單位的績效和預算執行情況。
在收付實現制下,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基礎確認收入和費用,主要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一定會計期間內資金來源、使用及報告日現金余額等信息,其實質是將事業支出總量和事業收入總量相配比,這種配比不能客觀的反映事業單位的績效和預算執行情況。
2、當前的事業單位會計處理存在不合理性
(1)對資產的會計處理問題
資產,是單位擁有和控制的資源。當前的事業單位資產的會計處理只核算了賬面價值,對發生的減值和不良資產未予以反映,賬面價值不能反映單位資產的實際情況。
(2)對負債的會計處理問題
收付實現制只有在用現金實際清償負債時,才會確認支出,而不能提前揭示未來的承諾、擔保和其它因素形成的隱性負債,事業單位潛伏的財務危機也會被掩蓋。實際上,一些事業單位存在巨額的隱性負債問題。例如:目前一些高校大規模借款新建校舍,在銀行的借款增加,拖欠企業建筑材料和施工款項等。而在收付實現制情況下,這些問題不能夠在事業單位預算和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來,對未來的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隱患。
(3)對收入和支出的會計處理問題
現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將事業單位取得利息收入,捐贈收入等作為其他收入列入事業單位當期收入處理。這不符合會計處理的相關性原則,一方面事業單位接受捐贈不是事業單位自己組織的收入,其有一定的偶發性;另一方面如果按制度規定計入收入,則影響當期的經費自給率指標,導致經費自給率提高,影響事業單位收支結余,也影響事業單位收支結余分配,即事業基金、職工福利基金的計提。
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方法的改進措施
1、改進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的措施。由于收付實現制所反映的會計信息缺乏客觀性、可比性和全面性,難以對事業單位的產出進行費用核算,不能適應以績效為導向的事業單位管理改革的需要。為了避免上述問題,以采用權責發生制更加適合。在權責發生制下,收入和支出(費用)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確認,而不考慮什么時候收到現金或付出現金。收入反映會計期間已實現的數額,不管款項是否在本期收到;費用反映會計期間已經消耗的貨物或服務的數額,不管款項是否在本期內支付。權責發生制計量的是在會計分期的前提下各個期間收入與費用配比的財務成果,向使用者提供主體控制的資源、資源的來源、運營成本(或提供服務的成本) 評價主體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情況和主體是否經濟有效運行全面的財務信息,因此,它能更準確、更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提供服務或產品所耗費資源的成本,并能更好地將成本與績效比較,為事業單位管理當局的決策提供更多的、有用的會計信息,促進事業單位的深化改革。
2. 完善事業單位會計處理的措施
(1)資產會計處理方法的改進建議。對資產的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事業單位會計的主體,應對資產的變動情況進行確認和計量。對資產的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充分計量長期資產,合理確認不良資產,促進事業單位,對資產的持續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置不良資產,以助于事業單位風險測評、防范并及時化解財務危機,同時合理安排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資產產負債表中的附注中做出說明,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固定資產和折舊的關系,判斷出固定資產的凈值。
建立國有資產管理及其財務報告制度,把它作為事業單位會計反映、報告的重要內容,并建立其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尤其是在高校會計中,要重視對其財務指標的分析、評價,同時建立、完善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
(2)對負債會計處理方法的改進。采用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按一定的標準確認和反映事業單位的承諾和負債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失真的狀況,能較為真實地反映事業單位的負債狀況和財務真實狀況,披露事業單位潛在的支出壓力,因而對事業單位累計形成的負債能夠合理地制定償還計劃,對未來的各種或有風險也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
權責發生制下應該反映事業單位會計主體所承擔的全部債務。即只要償債責任應該由事業單位會計主體承擔的,都應納入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和監督的范圍。
在權責發生制下,事業單位會計應反映當期發生的債務行為對以后年度的財務責任和影響。從事業單位的可持續行為出發,對事業單位會計主體所擔負的債務風險進行合理的確認和計量,以防范和化解現實和未來的償債風險。
(3)對收入和支出會計處理的改進。事業單位的改革是逐步走向市場,經濟活動逐步向企業靠攏,因此應向權責發生制轉變。收入、支出采用權責發生制,實現對事業單位服務的會計處理,并對事業單的收支進行橫向、縱向比較,進而有助于評價事業單位績效,加強事業單位的外部競爭能力,強化事業單位管理責任,促進事業單位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結語
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環境的變化和社會對事業單位財務信息需求的增加,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是針對上述要求,對現行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與完善措施,建議事業單位采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相結合的會計核算基礎,同時改進資產、負債、收入和支出的會計處理,以此使事業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全面、更真實、更客觀、更及時。
參考文獻:
[1]朱愛麗,黃麗娟.淺談收付實現制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影響[J].事業財會.2004,1.
[2]袁繼安,唐可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若干問題綜述[J].財會月刊.2004,9:55.
[3]張春風.對事業單位會計處理的思考[J].財會月刊.2004,8:48.
[4]張增芳.淺談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的轉變[J].經濟師.2004,2:209.
[5]章新蓉.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會計基礎的新選擇[J].經濟論壇.2004,8:135-136.
[6]劉澤純.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幾個問題[J]. 財會研究.2003,6:26-27.
[7]李小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來源:《審計月刊》2005年第6期
作者:鄧加玲 文章來源: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