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高級經濟師論文 > 無形資產會計準則與企業所得稅法差異探討

無形資產會計準則與企業所得稅法差異探討

一、無形資產范圍確認的會稅差異

  對于無形資產范圍的確認,會計與稅法之間的差異主要在于商譽和投資性房地產。《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不包括商譽,而稅法規定的無形資產包括商譽;會計可將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或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而稅法沒有投資性房地產的概念,即對于會計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土地使用權,稅法仍然按無形資產進行稅務處理。

  二、無形資產初始確認的會稅差異

  (一)外購無形資產的會計成本與計稅基礎差異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稅法規定: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對于外購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一般情況下會計與稅法不存在差異,但是,如果購買無形資產采用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付款方式,則會計與稅法的規定存在差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分期付款方式購買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人當期損益。稅法對于此類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的確定并無特殊規定,仍應按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會計上初始確認的的無形資產的成本與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不同形成了差異。此差異會隨著無形資產的攤銷和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期確認自動消失,在所得稅會計處理時,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1]假定A公司2007年1月1日從c公司購入無形資產,合同約定,總價款為2000萬元,分3年支付,2007年12月31日支付1000萬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600萬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400萬元。假定A公司3年期銀行借款年利率為6%。無形資產的現值1813.24萬元,未確認融資費用186.76萬元(按實際利率法,第1年至第3年分別攤銷108.79萬元、55.32萬元、22.65萬元)。假定無形資產無殘值,按10年攤銷,會計與稅法就攤銷年限一致。

  購買時:

  借:無形資產 1813.24

    未確認融資費用 186.76

    貸:長期應付款 2000

  2007年底付款:

  借:財務費用 108.79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08.79

  借:長期應付款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2007年攤銷:

  借:管理費用 181.324

    貸:累計攤銷 181.324

  2008年、2009年的處理略

  本例A公司購買時會計上確認無形資產成本為1813.247萬元。稅法認可的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2000萬元,這種無形資產初始確認時就形成的會計與稅法的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會計成本與計稅基礎差異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一定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無形資產滿足確認條件后,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于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稅法規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后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的計入當期損益,按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由于稅法規定的未來可予稅前扣除的計稅基礎始終比會計上確認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多50%,這種差異在以后攤銷和處置時始終存在,此差異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動消失,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動轉回。此差異屬于永久性差異,在所得稅會計處理時,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三、無形資產后續計量的會稅差異

  (一)無形資產的攤銷

  (1)攤銷年限。《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于取得無形資產時分析判斷其使用壽命。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進行攤銷,但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進行減值測試。稅法規定: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2)攤銷方法。《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會計可選擇的攤銷方法包括直線法以及類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方法,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稅法規定: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準予扣除。(3)殘值。《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后的金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一是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二是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并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根據稅法的規定,無形資產不確認殘值,即殘值一律為O。

  由于《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攤銷年限和攤銷方法以及殘值與稅法中規定的有所不同,導致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產生暫時性差異,對這塊差異每期計算應交所得稅時,調整應納稅所得額,同時會計上對這塊暫時性差異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以后期間再逐漸轉同。

  [例2]M企業2007年1月1日以2200萬元購入無形資產,預計該項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為5年,殘值200萬元,按工作量法進行攤銷,會計上這五分別攤銷(600、500、400、300、200,共計五年攤銷2000萬元),計稅時按稅法規定殘值一律為0,仍按10年計算稅前扣除的攤銷金額,稅率25%,則稅法計稅攤銷金額每年220萬元。

  2007年會計報表上列報的無形資產攤銷金額為600萬元,賬面價值1600萬元,而納稅申報表上該項資產計列的攤銷金額為220萬元,計稅基礎為1980萬元,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額380萬元屬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會在未來期問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380×25%=95萬元,到第5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為225萬元,假設第6年1月無形資產處置,取得收入200萬元,營業稅5%,第6年會計利潤3000萬元。則第6年處置無形資產的分錄:

  借:銀行存款 200

    累計攤銷 2000

    營業外支出 10

    貸:無形資產 22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10

  會計確認了營業外支出10萬,處置無形資產稅法允許從稅前扣除的營業外支出910萬元(1100+10-200=910萬元),則會計與稅法這900萬元的差異應調減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假定會計與稅法無其他差異事項,則第6年應納稅所得額為2100萬元(3000-900),對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在當期全部轉同。

  借:所得稅費用 7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525

      遞延所得稅資產 225

  (二)無形資產的減值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當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額時,應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計入當期損益,無形資產減值準備一經汁提不準許轉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需要攤銷,但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進行減值測試。如果經減值測試表明已發生減值,則需要計提減值準備。稅法規定: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應不得低于10年的年限進行攤銷,而對于會汁確認的減值損失,稅法規定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轉變為實質性損失前不允許稅前扣除。造成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應當調整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同時確認遞延所得稅。

  [例3]甲公司與2007年1月1日取得一無形資產,成本為2000萬元,根據判斷無法合理估計其使用年限,將其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2007年12月3l號對其減值測試發現其可收同金額為1700萬元。企業計稅時,對該無形資產按10年期限采用直線法攤銷,攤銷金額允許稅前扣除,對計提的減值準備只能在損失實際發生時才能從稅前扣除。假設2007年會計利潤3000萬元,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則2007年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稅法允許攤銷的200萬元調減應納稅所得額。會計上計提的300萬元的的減值準備則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007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100萬元,而無形資產賬面價值1700萬與計稅基礎1800萬元的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有關所得稅的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750

    遞延所得稅資產 2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775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