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企業發展面臨著一個越來越開放的環境,企業行為與環境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的程度也越來越顯性化,其日常管理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也越來越被各利益相關者所重視,企業的每一項管理行為也都必然要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本文擬從對企業環境成本的認識和界定人手,逐步對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關鍵點進行分析,最后借鑒價值鏈管理的理念構建企業環境成本管理模式。
一、界定企業環境成本管理對象
企業任何一項行為都會消耗一定的要素資源,其中有些成本在過去往往會被企業管理者所忽視,其中就包括環境成本。這里所指的環境成本是相對于企業而言的,是企業行為所耗費的環境要素資源,以及為維護這些環境要素資源所采取行為的耗費。在此可將企業環境成本的具體內涵界定為企業因履行環境保護責任,為降低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環境負荷;或者執行國家環保政策法規而在一定時期內,采取一系列環境保護行為所發生的,旨在取得環保效果和經濟效益的可貨幣化的各種資源耗費,內容包括降低污染物排放、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與處置、綠色采購、環境管理、支援社會環?;顒蛹碍h境損害方面的成本。
企業的環境成本可分為顯性環境成本和隱性環境成本兩類,并進一步將企業隱性環境成本具體分為環境控制成本和環境故障成本。環境控制成本指企業為履行環境責任而產生的成本,具體表現為資源維護、環境保護等行為發生的支出。一般來說,該項成本越高,表明企業主動履行環保責任的程度越高。環境故障成本指除環境控制成本以外與環境問題有關的支出,如果企業在履行環保責任的程度上打了折扣,則會發生諸如資源效用降級、環保處罰等支出,這些支出歸為環境故障成本。本文探討的是隱性環境成本的管理,因為這一部分成本在當前可持續發展目標確立的前提下會逐步顯性化,利益相關者在今后與企業發生聯系時也必然會把這部分成本作為采取行動的參考要素。
二、確定企業環境成本管理切入點
企業通過環境成本報告的披露,向各利益相關者報告自己在處理與環境關系方面所取得的業績。然而,如何以最小的環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環保效果和經濟效益,不僅是企業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管理者的要求所在,同時也是企業管理者管理行為的目標,這些涉及到如何優化環境成本的決策、控制、計劃等方面的管理。由前文對企業環境成本管理對象的界定不難得出,企業進行環境成本管理的目標就是為了優化環境成本與環境效果、經濟效益之間的聯系,爭取環境效益最大化,其最終目的是力求企業相關者利益價值的最大化這一結論。然而,企業管理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怎樣實現這一目標。
企業的每一項行為都是發生成本的動因,同樣企業發生的與環境有關的管理行為也必然可以作為企業環境成本的一個重要動因。從價值鏈成本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的每一項管理行為都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鏈上的各個價值元素的經濟效益而發生的。因此,可以將基于企業價值鏈管理的各項環境管理行為作為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切入點,由此構建環境成本管理的價值鏈模式,實施環境成本管理。
三、構建基于價值鏈的企業環境成本管理模式
基于價值鏈進行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思想是針對傳統成本管理的不足而提出的。相對于傳統的事后處理而言,現代主流的企業環境成本管理模式則是事前的規劃管理,是全面、系統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模式,此模式立足于價值鏈的各個價值因素中的環境保護,將環境負荷盡可能地最小化于它的產生環節。進一步而言可以將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統籌為一種價值工程,即對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進行系統的評估,其目的是在滿足利益相關者需求的同時有效地降低成本。將這一觀念引入環境成本管理的領域進行分析,可以為加強環境成本管理提供正確的框架。
企業的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是從一項產品或服務的研發環節開始,經過設計、生產、營銷、分銷和顧客服務等價值環節的成本管理所構成的。由此,可以構建企業價值鏈管理的全過程的環境成本管理模式,即從企業的研發設計行為開始,直到最后的顧客服務行為都要考慮企業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并且針對不同的環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方法來加強企業環境成本管理。下面將分別從研發設計環節、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包括營銷、分銷和顧客服務)等方面分別闡釋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要點。
首先,在企業進行研發設計行為階段就開始規劃企業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在此環節,應盡可能地采用資源消耗減量化、材料及包裝無害化、廢棄物可回收利用化的研發思路,開發和設計出使企業環境成本符合整體社會經濟利益和企業經濟利益均衡的產品,從而在源頭上控制企業的環境成本,并合理規劃企業價值鏈以后各環節的環境成本支出,使企業整體環境成本最小化,最終使企業環境成本管理能夠發揮最大的效應。從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對象來看,在此階段應該包括環境保護成本和環境故障成本兩個方面,研發和設計行為合理規劃出企業全過程管理行為的環境成本,鎖定生產和銷售環節可能發生的成本,使企業在以后環節的環境成本管理有了可以遵循的框架。
其次,生產環節的環境成本管理主要從環境材料的采購和清潔生產兩個方面進行。在生產環節利用環境材料進行清潔生產的模式是從資源保護、合理利用、持續利用的思路出發,充分考慮生產前、中、后的節能、降耗、減污,尋求資源和能源的廢物最小化的一種先進的企業環境成本管理模式,它將企業的目標很好地導向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最后,在價值鏈的營銷、分銷和顧客服務環節,企業通過環境成本管理謀求環保效果和效益的最優化。在此環節企業應該樹立綠色營銷和綠色服務的觀念。為維護產品的整體綠色形象,企業的整個銷售服務活動也要進行“綠化”,這就要求企業注重產品的環境質量,并強調產品本身的無害性;加強產品的環保宣傳;在包裝、運輸、交易、推銷等一切營業活動中注重環保。綠色服務則要求將環境因素納入設計和所提供的顧客服務中。
綜上所述,企業應以價值鏈成本管理為基點,依據嚴格的環境標準,在企業研發管理階段將環境成本進行鎖定,以降低整個價值鏈環節的環境故障成本。企業應通過價值鏈各環節環境成本設計,重新權衡各環節環境成本的權重,加重在研發階段的環境成本責任,加強環境保護成本的投人,系統地規劃管理各價值鏈環節的環境成本,進而減少環境故障成本,最終將企業整個價值鏈的環境成本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