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企業應收賬款是因賒銷而形成的債權,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之一。應收賬款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買方市場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而出現的,其規模或在流動資產中的比重會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而越來越大。應收賬款是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爭取競爭主動性的強有力的措施。但是,在我國信用體系和法制建設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應收賬款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因此,企業如何管理好、運用好應收賬款政策,對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應收賬款管理 應收賬款風險 “買方市場”
一、企業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
按照會計理論對應收賬款的定義:應收賬款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服務而形成的債權,包括應向客戶收取的貨款和代墊的運雜費。應收賬款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是企業資本循環中的重要一環,其回收情況(包括能否收回、如數收回、收回所用時間等)如何,直接影響到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和流動性,甚至影響到企業的安全。企業應收賬款的產生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買方市場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而出現的,具體原因如下:
1.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由于信息時代的到來,“地球村”已經形成,跨國公司的出現,使得世界經濟已經融合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并制定新的營銷策略。賒銷政策應運而生,為企業開拓市場、擴大銷售提供了重要保障。
2.目前大部分工業產品均是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買方市場已成規模化。由于社會化大生產帶來的高效率,產品供過于求是必然趨勢,這不僅加劇了市場競爭,更重要的是產生了買方市場,即買方在市場交易中有話語權。這也間接導致了企業為了迎合買方(客戶)的需求,制定出一系列的營銷策略,以達到吸引顧客,擴大產品銷售,挖掘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增加產品市場份額的目標。
3.應收賬款產生可以視為企業多元化投資的結果,即將應收賬款視為企業為擴大銷售額、增加盈利和發展機會的一項投資。企業因應收賬款占用資金形成的機會成本和因賬款無法收回形成的壞賬損失作為這項投資的成本(代價)。從這個角度看,應收賬款的存在是合理的。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措施——加強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應收賬款管理主要是應收賬款風險的管理,即針對應收賬款風險,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應加強管理,以期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收賬款信用政策,并在這種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銷售盈利和采用這種政策預計要擔負的成本之間做出權衡,以確定應收賬款信用政策。下面就一項完整的賒銷業務進行全程管理的過程進行討論。
1.事前管理階段。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事前管理適用于所有賒銷業務。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切實可行的信用評價制度;對新客戶或者老客戶的一筆新業務應及時修改和更新信用檔案數據庫;建立一整套的應收賬款管理辦法及成立由單位負責人參加的相關的資產管理機構,這里注意的是,相關應收賬款管理機構應當是獨立于企業財務會計部門和銷售部門的,防止企業財務部門與銷售部門舞弊現象的發生,單位負責人直接向公司的總經理或董事長負責。
2.事中控制階段。事中控制階段是應收賬款管理難度最大的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在事中控制階段,應當根據客戶的信用資料及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制定針對客戶的信用政策。企業需要制訂合理的信用政策以保證由于賒銷而增加的利潤大于所增加的成本,從而給企業帶來盈利。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間、信用標準和現金折扣政策。通常用(2/10,1/20,n/30)表示,其含義為:分子表示現金折扣率,分母表示信用期間。
信用期間是企業允許客戶從購貨到付款之間的時間,或者說是企業給予客戶的付款期限。信用期過短不足以吸引客戶,在競爭中會使銷售額下降;過長對銷售額增加雖然有利,但如果只顧及銷售增長而盲目放寬信用期,所得收益有時會被增長的費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潤的減少。因此,企業需根據各個客戶的信用情況確定恰當的信用期間。信用標準是客戶獲得企業交易信用的條件。如果客戶達不到信用標準,便不能享受企業的信用。企業在設定某一客戶的信用標準時,可以沿用西方國家的“5C標準”即需要從客戶的品質、能力、資本抵押、條件五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合理確定客戶的信用標準。這里,品質即客戶的信譽;能力即客戶償債能力;資本即客戶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抵押即客戶拒付或無力支付款項時能被用作抵押的資產;條件即可能影響客戶付款能力的經濟環境。現金折扣政策是企業對客戶在商品價格上給予的扣減優惠。目的是為了吸引客戶為享受這種優惠而提前付款,縮短企業的平均收款期,加快收回資金。采用什么程度的現金折扣,企業應當結合信用期間充分考慮折扣所能帶來的收益與成本,確定合理的折扣政策企業為了嚴格執行制訂的信用政策還需要建立相應的信用授權審批制度。企業信用授權部門要建立客戶信用體系,建立客戶信用檔案,信用部門有關人員對客戶信用的調查評估需要提出書面意見,通過信用部門的審批,防止過度賒銷超過客戶實際支付能力而使企業遭受損失。
3.事后管理階段。這個階段是應收賬款回籠后的總結階段,即企業根據該筆應收賬款的一個循環,從中提取出與建立企業信用檔案數據庫等方面的信息或者與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有關的反饋信息,完善應收賬款管理的過程。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首先,嚴格執行應收賬款催收責任制度。即將應收賬款催收工作責任化到個人,將應收賬款回收與個人績效考核掛鉤,對造成未收回賬款的項目負責人予以警示,而對完成收款任務的個人予以獎勵。
其次,更新企業有關客戶的資信檔案,以便進行下一輪的賒銷業務。企業相關信用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本輪應收賬款發生情況,及時更新客戶資信檔案,以便再與其進行賒銷業務往來時,提高信用決策的效率和效果。
最后,對逾期的應收賬款,應加強催收力度,必要時可以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或債務重組方式進行回收,增強流動性。針對惡意欠款的企業或者個人,企業應當采取必要的訴訟程序,最大限度的收回貨款。這里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問題,因為案件一旦超出了訴訟時效,訴權喪失,企業就很難要回貨款。
三、結束語
以上對應收賬款的成因以及應收賬款各個階段的管理進行了探討,明確了應收賬款產生的必要性,其“雙刃劍”的特征要求企業必須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在確保單位經營成果的同時,盡量避免蒙受壞賬損失,增強單位經營能力,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景麗.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理論界,2005,(6).
[2]于沛.試論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及對策.工業審計與會計,2006,(5).
[3]時小燕.應收賬款管理與風險回避.臨床心神疾病雜志,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