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棣華/文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大部分由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員構成。作為事務所的高層管理者,采用哪種管理模式來管理這樣一支隊伍,是值得探討的。
這里有4種基本管理模式可供參考,雖然每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但是如果能夠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就能形成符合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模式。
傳統科學管理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員工被視為市場經濟下的“經濟人”。管理者對待下屬就是“胡蘿卜加棍子”,用賞罰并重的方式引導員工前進。這種方式并非不可行,只要賞罰公平,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這種管理方式的理論假設是:人是“經濟人”。這個假設是否能夠成立,還難以得到完全認證。這種管理模式容易造成管理者的獨裁,但獨裁者的領導能夠管理好眾多注冊會計師嗎?注冊會計師追求的僅僅是自身的經濟利益嗎?
人際關系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認為,人不僅僅是“經濟人”,還是“社會人”;不僅僅有胃,還有一顆心。管理者要帶著感情去管理。所以不但在經濟方面要公平對待員工,更需要關心愛護員工。事務所的領導應當謙恭、仁慈地對待員工。但是如果領導認為自己依然是少數優秀分子,雖然注意了人際關系的改善,但仍然是仁慈的獨裁者。這種管理模式的理念假設是人是“社會經濟人”。人除了有經濟需要,還有社會需要。管理者注意到了員工的自尊與歸屬感,主張改善人際關系,創造和諧的團隊精神,并給員工提供機會。
因為這種管理模式在具體運作時也會出現許多問題和矛盾,有時難免會出現低效率和扯皮現象。
雖然管理者不是將命令和硬梆梆的指標強加給員工,但出現了矛盾后,管理者就會采取仁慈的獨裁管理方式來解決困境。如果員工不知道感恩圖報,管理者又會回到傳統的科學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事務所管理者在工作中,特別在員工的管理中,不但要公平與仁慈,還要講究效率,讓大家都有所貢獻。會計師們不僅僅是“社會經濟人”,還是有理想、會思考的人。
作為管理者,要在深入理解人的本質的基礎上,為員工們的天賦、創造力搭建良好的平臺。于是,事務所的領導開始授權,認為員工會很好地去實現工作目標,員工被視為事務所最重要的資源。主管的任務不再是命令和指揮,而是想辦法創造最合適的環境,使員工發揮天賦,釋放創造力。
每個正常的員工是希望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并得到認同的,并且希望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有此認識的事務所領導者,就會千方百計開發員工的潛能,讓員工為實現事務所目標盡情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一模式的不足之處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還沒有跳出為經濟而經濟,為任務而任務的圈子。
以原則為重心的管理模式
在這一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不但要講究公平、仁慈、效率和效果,還要講原則、講意義,讓員工做最有意義的事,做有原則的工作,提升員工的思想境界,過有理想的生活。人不僅僅是社會經濟人、社會理性人、社會感性人,還應當是社會理想人、社會道德人。事務所工作,特別是注冊會計師工作,原則性很強。作為事務所的領導,要千方百計引導員工做有原則、有意義的事,為改善社會環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不是專做危害社會的高智商騙子。
事務所領導的主要工作是提升員工的道德境界,讓員工覺得尊貴。在這種原則管理模式下,事務所的所有員工由一套鐵律般的原則所支配。那就是文明社會長期持有的自然法律和社會價值觀、事務所特有的原則。這一套原則能鼓勵每一個員工,讓他們高貴,讓他們去實現美好的人生價值。
以此模式管理的事務所領導,會認為員工的潛力和進取精神較現有的狀況高出許多。就會主動與員工溝通,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共同實現事務所和員工的目標。員工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會全心全意地投入。事務所員工如果無法同心協力,是事務所最大的浪費。領導真正與員工同甘共苦了,事務所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