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楊金榮]
票據融資作為一種重要的傳統金融工具在發達國家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它是以交易為基礎、以自償性為保證的短期資金交易或融資業務,通過貼現、轉貼現、再貼現和回購等操作手段使市場籌資、融資更為方便,已成為各金融機構和企業調整資產結構、提高資金流動性、降低信用風險、增加資產收益的有效工具和改善服務的重要手段。由于票據融資業務適應了多層次的市場需求,增加了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在貨幣市場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票據融資業務發展的現狀及特點
1994年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有關政策的鼓勵,我國票據融資業務步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2000年,全國票據融資16 559億元,比1999年增長90%。同時,我國票據融資業務發展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一是票據專營機構成為票據市場的組織者和造市商。繼工商銀行在全國率先成立票據專營機構后,其他商業銀行借鑒工商銀行票據業務集中經營低風險、低成本、高效率的成功經驗,在很短的時間內組建起了自己的票據專業化經營機構。這些票據專營機構依托人民銀行當地行的支持,票據業務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市場主角。二是票據交易價格的市場化機制已初步形成。由于票據融資業務具有的低風險和高盈利性,票據市場競爭激烈。從2002年初開始,票據市場貼現利率一路下滑至人民銀行規定貼現利率底線2.97%(再貼現利率),轉貼現利率也隨之下滑,雖然再貼現利率未作調整,但是市場上轉貼現利率已遠遠低于再貼現利率。中央銀行再貼現業務淡出市場,而轉貼現業務的利差則愈來愈小。三是票據融資規模不斷擴大。在中央銀行的扶植下,我國票據市場的參與者已由原來的票據簽發人、國有商業銀行發展到票據專營機構、股份制銀行、各類財務公司和辦理人民幣業務的境內外資銀行及農村信用社,大型企業使用票據結算更是陡增,票據融資的容量和規模逐年上升。
二、票據融資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健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法制建設相對滯后,銀行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夠完善等因素,從總體上講,我國票據融資業務發展還面臨諸多問題:
1.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一些企業為了獲得資金而與其他企業聯手簽訂虛假商品交易合同,甚至勾結銀行內部工作人員,利用票據融資手段騙取銀行資金,從而產生信用風險。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票據詐騙的現象也日趨增多。
2.電子交易平臺建設滯后。票據業務的盈利性與其流動性緊密相連,在當前經營方式下票據的流通大部分表現為票據實物的轉移,從而帶來了經營成本的增加,給業務操作如查詢、交割等帶來極大的不便,也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容易產生風險。這制約了票據融資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3.同業合作不足。同業之間競爭有余而合作不足,導致銀行間執行結算紀律松弛不一,無理拒付、壓票、壓單、拖延結算現象時有發生,出現同業道德風險;同業票據信息的管理、溝通與合作不夠,制約了票據在緩解同業資金緊張、創新業務品種、拓寬經營范圍、增加經營收入等方面作用的發揮。
4.業務潛力未能充分挖掘。銀行方面:票據業務政策幾乎只限于向大中型企業和大中城市銀行傾斜,無論是中央銀行還是商業銀行上級行,在安排貼現(再貼現)貸款額度指標上,一般較少顧及中小企業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所在銀行的需要,以致票據業務存在地區間和銀行間嚴重失衡的現象。由于缺乏相關的獎勵辦法和激勵措施,難以充分調動欠發達或基層營銷人員的積極性,從而喪失部分優質中小企業客戶。企業方面:不少企業經營者、企業財務人員票據知識欠缺,不能充分利用票據進行融資組合,可以使用票據的業務融資大多通過貸款等傳統方式解決,或者是在貸不到款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票據。
5.貼現票據種類單一,業務品種創新不足。由于當前社會信用和企業信用薄弱,銀行承兌匯票的交易量占整個票據市場交易量的90%以上,體現商業信用特征的商業承兌匯票交易量很少,交易地域和簽發單位僅局限于一些大中城市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導致票據業務范圍狹窄,對票據融資業務的盈利性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三、進一步發展我國票據融資業務的對策
結合當前票據融資業務發展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當前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1.建立健全票據融資業務制度規則,統一業務管理辦法。根據《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分別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票據業務管理辦法,統一票據資料審核標準與程序,使各項票據業務開展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票據業務培訓工作,加強監督檢查,使統一的標準真正落實到實際業務操作和管理中。
2.建立健全激勵和制裁機制。要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組織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風險防范制度、自律管理制度等。中央銀行應盡快設立專門的票據監管機構,促進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加強對票據市場的監管力度。
3.發揮專營機構職能,健全、完善票據專營機構模式。票據專營機構要切實發揮龍頭示范作用,進行專門化、規模化的管理和操作,積極配合各銀行、企業進行業務咨詢、票據查詢和鑒別,自覺主動地加強與銀行、企業之間的業務合作。
4.進一步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在當前眾多票據專營機構的基礎上,將沒有進入市場的部分機構如信托公司等納入票據市場,進一步擴大票據簽發企業范圍,允許居民投資者參與票據市場交易。如當前商業銀行匯票的承兌主體僅限于法人等機構,將居民個人排除在外。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個人資產增長迅速,進行各種投資、交易的需求快速增加,因此要盡快將其納入票據交易主體范圍,開放對居民個人的各種低風險承兌業務。
5.加大票據業務知識的宣傳力度,推廣商業信用票據。商業銀行之間要進一步加強合作,通過建立各種戰略合作關系,確定合理的服務價格體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共同規避風險。
6.積極開展業務創新,豐富業務品種。各市場主體特別是票據專營機構要認真研究市場,準確把握市場發展趨勢,搶占先機,在風險安全防范的前提下實現業務創新,如開展票據業務非實物交易、擴大商業承兌匯票業務范圍、將銀行存單及國庫券納入票據范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