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軍隊財務控制目標對于確定軍隊財務控制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指導整個軍隊財務控制活動更具有現實意義。文章首先論述了軍隊財務控制目標實現過程的曲折性,然后在分析軍隊財務控制終極目標的基礎上,闡述了軍隊財務控制的次級目標和內涵,最后描述了軍隊財務控制的基礎目標。
【關鍵詞】 軍隊財務控制 目標
一、軍隊財務控制目標實現過程的曲折性
對事物的研究,一般是先尋求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它既是理論上的抽象,也是實踐應追求的終極目標,像對軍事勞動者完全理性和戰斗力要素具有完全流動性描述的那樣,然后在現有的客觀利益格局制約下,找到一條阻力最小、能夠取得最大成本效益性的目標實現模式或制度路徑,來達到我們致力于的最終目標,這就是次級目標。只要最終的目標沒有實現,就有必要對現有的選擇進行不斷的檢視、調整和完善。終極目標是抽象的、遠期的、難于把握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一系列不同的階段和過程。而在每一具體的階段和過程中起重要指導作用的是次級目標。但是,次級目標的實現又必須依賴于一定的條件才能實現,如果連一些最基礎的要求都達不到,那么次級目標就無從談起,這些最基礎的要求就是基礎目標。圖1表明了終極目標、達到目標手段與基礎目標之間的關系。
圖1中,左圖是一種理想的模式,在整個過程中,每一步驟都直接指向終極目標,因而效率是最高的。右圖是一種比較實際的狀態。在各種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下,不僅會設立一些基礎目標,還會設立一些次級目標,通過逐級實現基礎目標和次級目標,最終實現終極目標。基礎目標是基礎,如果連基礎目標都達不到,那整個控制活動根本無從談起。次級目標不是直接指向終極目標,但是為實現終極目標服務的。但次級目標的確定受制于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其中包括由于認識上的模糊或者偏差,使次級目標的選擇出現錯誤,由此使終極目標實現的過程更加曲折和漫長。所以次級目標設立的合理性會影響終極目標實現的效率。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和主觀認識的深化,不斷地修改、調整次級目標,既是事物動態發展規律的要求,也是實現終極目標必須的舉措。通過一定的控制制度設計和安排不斷檢視、矯正次級目標,使其不至于過遠脫離終極目標,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效率實現終極目標,是控制研究的出發點和歸結點。
二、軍隊財務控制的終極目標
1、軍費投入的直接成果是戰斗力
國家安全是每一個主權國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標之一,軍費支出則是國家為實現安全穩定所必須支付的一種成本。但是,國家安全是一種無形的公共消費品,是軍費配置的“最終產品”;這種“最終產品”的實現需要依賴軍費產出的“中間產品”的有效配置,即武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軍事人力的數量和素質、戰備設施等戰斗力要素的有效配置。因此,盡管軍費配置的最終目的是確保國家安全,但直接成果則是形成一定規模和結構的戰斗力要素。這些戰斗力要素能形成一定的戰斗力,在平時起著威懾作用,在戰時則直接進行戰爭。但是,軍隊作為生產者能夠生成的戰斗力水平與國家安全是不同的,軍隊應該生產、而且實際上能夠直接生產的只是戰斗力。因為軍隊生產的戰斗力是否能帶來國家安全,還與敵對國潛在的或現實的戰斗力水平、敵國對本國的敵意程度和敵國對本國軍事力量的判斷有關。影響國家安全的這些因素,軍隊是無法生產出來的。所以,戰斗力是決定國家安全的變量之一,但兩者并不一定成正比。
2、軍隊財務控制的終極目標
盡管每個軍事勞動者特有的目標都不同于他人,并隨時間而發生變化。但不管個人所處的環境如何,他們在追求自己特有目標時仍要依賴于大體相似的基本價值標準,從而產生了人們追求的一種基本共同的取向——終極目標。就理論抽象而言,帕累托最優(Pareto-optimality)體現了人們的理想追求,它是在所有方案中所存在的那種能夠在不減少某種戰力的前提下增加另一種戰力,最終實現戰斗力產出最大化的方案。在帕累托最優標準下,戰斗力要素的“價格”能引導軍事資源的有效配置,最終實現軍事資源的效率性和效益性。我們可以用埃奇沃斯盒形圖來說明這個問題。假設有兩種戰斗力形式:制空能力和陸軍實力。形成戰斗力的要素主要是有效軍事人力存量(L)和有效武器裝備存量(E),見圖2。
圖2中橫軸表示有效軍事人力存量,縱軸表示有效武器裝備存量,ⅠA、ⅡA、ⅢA表示空戰戰力的等戰斗力曲線,ⅠA'表示陸戰戰力的等戰斗力曲線。所謂等戰斗力曲線,即線上任何一點所表示的武器裝備與軍事人力不同數量的組合,都能合成相等的戰斗力。Ⅲ代表較高的戰斗力水平,Ⅰ代表較低的戰斗力水平。等戰斗力曲線與經濟學中的等產量曲線類似,所不同的是,它所代表的是戰斗力水平,而不是產量。由經濟學知識可知,在埃奇沃斯盒中,任意一點,如果它處在兩條等戰斗力曲線的切點上,則它就是帕累托最優狀態,就達到了軍隊財務控制的終極目標。而等戰斗力曲線的切點的條件是在該點上,兩條等戰斗力曲線的斜率相等。而等戰斗力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又叫做戰斗力要素的邊際替代率。因此,要實現帕累托最優狀態就是要保證空戰戰力和陸戰戰力的戰斗示,則軍隊財務控制的終極目標就是: 從圖2中可以發現,所有等戰斗力曲線的切點的軌跡構成曲線qq',qq'叫做戰斗力產出的效率曲線。它表示兩種要素在兩種戰力之間的帕累托最優狀態的集合。當我們沿著qq'曲線從A點移到E點時,通過降低空戰戰力而提高陸戰戰力;反之變然。根據帕累托標準,它們是不可比較的。我們所能夠說的僅僅是給定任何不在曲線qq'上的點,總存在比它更好的點,而這些點在曲線qq'上。
戰斗力形式不止這兩種,擴展一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軍隊財務控制的終極目標是邊際戰斗力均衡,即對各種戰力來說,戰斗力要素的邊際替代率相等。帕累托最優是一種純理論上的抽象,其實現的前提條件是軍事勞動者的完全理性和戰斗力要素具有完全流動性。但完全理性的軍事勞動者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部分理性和非理性是大量存在的事實。當然,理性與非理性是相對而言的,我們可以將具有專業判斷能力的軍事勞動者視為更理性。在現實中,絕大部分戰斗力要素的流動也受到限制。所以,帕累托最優都無法實現。此時,財務控制是必要的。只有軍隊整體戰斗力產出最大化時,才實現了帕累托最優,單位或部門戰斗力產出最大化,未必就實現了帕累托最優。將寓有豐富內涵的帕累托最優標準作為軍隊財務控制的終極目標,不僅是為了從經濟學意義上為軍隊財務控制提供理論方向,更是為了實際指導現實軍隊財務控制目標的確定。因為帕累托最優目標具有穩定性,在變化的環境中,可用于指導具體控制目標的調整;帕累托最優目標還具有普適性,在復雜的經濟利益關系中,可用于指導現實利益矛盾的調和。但帕累托最優目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抽象,沒有明確的界定,不便于操作,易被作為橡皮泥而人為地捏制。而模糊的、抽象的控制目標會使控制者失去具體的行為導向,增加控制的隨意性;使被控制者無法準確領會控制者的意圖,無法調整自己的行為,控制的效果將大打折扣。理論上的抽象只有化為明確、具體、可行的控制目標,才能用于控制的實際執行和控制效果的評估。因而應制定次級控制目標。
三、軍隊財務控制的次級目標及內涵
1、軍隊財務控制的次級目標
(1)保證軍隊財務的效率性。保證財務的效率性意指軍隊財務控制保證實現資金運動規模、速度等方面的既定計劃和預算,其中也包括正確處理完成計劃和預算中的各種財務關系。顯然,這總體上是一個“將事情做得‘對’”的目標,在軍隊財務控制目標體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執行范疇內的目標。由于單位既定計劃和預算能否得以實現將取決于各單位的執行狀況,它們的正確執行也即“將事情做得‘對’”也就是具有“效率”。軍隊財務控制必須通過專業的手段和方法幫助而不是替代各個單位提高它們的執行“效率”,以此保證單位計劃和預算的順利完成。當然,這一過程肯定受制于各種財務關系,財務控制也要正確處理這些關系,使自己也更有“效率”。軍隊財務控制必然會導致加大控制力度、嚴密控制程序和加大控制成本等一系列的舉措,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傳統的效率,然而,減低財務效率絕非財務控制的初衷,它應當在控制效益、控制效率和控制成本三者之間做出權衡。
(2)保證軍隊財務的效益性。保證財務的效益性意指軍隊財務控制要通過有效地影響決策,保證財務決策的相對科學和正確。保證財務的效益性不再限于執行層面。因為涉及單位的許多重大決策,對單位的現在尤其是未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般說來,傳統軍隊財務控制并不過多涉及對決策的控制,其大部分內容都屬于對決策執行的控制。但是,如果只限于通過控制使各個執行單位“將事情做得‘對’”,其效率再高也無法從根本上彌補決策失誤及其所帶來的巨大損失。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我們必須將財務控制的著眼點前移到對決策的控制上來,這也就是加強對財務活動的事前控制。
2、軍隊財務控制次級目標內涵:利益關系協調上的側重
軍事勞動者是有限理性的,且軍費資源總是稀缺的,要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與使用,就需要在幾個相關利益中進行選擇,以實現軍隊建設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依據利益主體的集合特征,在軍隊系統內產生了個人利益、部門(單位)利益和軍隊整體利益。從理論上講,國家和軍隊最高權力部門追求整體利益——國家安全和軍隊戰斗力,軍事勞動者個人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內在沖動,軍隊各級單位、部門有追求集體利益最大化的自然沖動。從軍隊單位內部來講,可分為黨委利益、財務部門利益和事業部門利益。現實中的利益是一個復雜的結合體,它們之間彼此制約、相互鉗制,結成一種人類社會的共生現象——利益關系。在這種利益關系結構中,黨委、財務部門、事業部門既有自身的利益,又有共同利益。盡管從整體上表現為共同利益,但在現實中更多地表現為利益沖突。從劉易斯·科塞對沖突的界定“沖突就是為了價值和對一定地位、權力、資源的爭奪以及對立雙方為使對手受損或被消滅的斗爭”中,可見沖突的殘忍。但該定義未免過于片面。黨委、財務部門和事業部門之間的利益完全一致、協調或者全然沖突和不可控制,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前者使控制成為多余,后者使控制不可能存在。只有在利益關系中存在著利益沖突(潛在或現實的),并且這種沖突是可以控制的情況下,圍繞著利益關系的協調而進行的財務控制才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所以軍隊財務控制次級目標的實質是將各種不同的利益進行恰當的組合,使其在一定時期內能夠相對平衡、協調搭配,最終實現戰斗力產出最大化。但是,利益關系的協調不等于對利益各方一視同仁。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有大小、輕重和遠近之分,且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具體到特定的環境下,軍隊財務控制的次級目標定位應有所側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終是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這既是歷史發展的一個事實,也是對現存財務活動的一種反映。 在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在軍隊財務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由于經濟支撐能力、軍隊財務管理體制、財務法規制度、控制技術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軍隊財務控制的目標各有側重,為實現帕累托最優而確立的軍隊財務控制目標可以通過圖3來表示。
圖3表明了為了實現帕累托最優這一終極目標,軍隊財務控制應該協調的各種利益關系和偏重的利益導向。圖3中的E和D分別表示為實現帕累托最優所需要的效益性和效率性;A、B、C分別表示財務部門利益、黨委利益和事業部門利益;圓圈表示所采取的某種控制措施,在帕累托最優目標下,對效率和效益兩個方面的協調性要求以及對黨委、財務部門和事業部門三者利益的協調和導向要求,具體決定了應采取的控制措施,并確定了其在圖中的位置。反之,圓圈所在的位置也顯示了某種措施對于效率和效益兩個方面的協調,以及對各種利益的兼顧程度。圖3中顯示所采取的該種措施將黨委利益置于首位,兼顧了財務部門利益與黨委利益的協調,卻以相對犧牲事業部門利益為代價。同時也表明,該種措施充分考慮了效率性和效益性兩個方面;A點所在的位置注重效率性,C點注重效益性,B點兼顧了效率性和效益性;相對于C點,A、B兩者之間的協調程度較高。圖3表明,一定的控制措施總是表現為對利益的分配或調整,部分群體獲得更多的利益,意味著另一部分群體相對地減少了某些利益,得到不同利益的群體對待控制就有不同的態度。在一般情況下,控制的受益者總是控制實施的動力,而受損者往往成為控制實施的障礙。能否做到在不損害部分群體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其他群體的利益,關系到控制措施能否順利推進,這是控制主體面臨的重要問題。
四、軍隊財務控制的基礎目標
1、保證軍隊財務的合法合規性
保證軍隊財務的合法合規性意指軍隊財務控制應通過內部的規章制度和檢查、監督,保證單位的所有財務活動都符合國家和軍隊的法律、法規。由于財務經常涉及或引發許多敏感問題,它應該比其它管理控制職能更加重視合法合規要求。即軍隊財務控制應該將財務的合法合規性做為目標體系中的一個基礎目標。這就需要制定符合國家和軍隊法律法規的財務控制制度,形成一系列強制性的制度安排,并通過強化檢查監督保證所有的理財行為都不超越它們的規定。
2、保證軍隊財務的安全性
保證軍隊財務的安全性意指軍隊財務控制必須全面保證單位的資金和資產安全。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等資金安全,還包括實物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這就需要加強財務控制的力度,堵塞一切可能存在和新出現的漏洞,使單位的全部資金和資產不受損失。這個目標雖然顯得十分傳統,但卻是軍隊財務控制目標體系中最基本的目標。其實,不論在何種環境、何種單位中,資金和資產的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因為如果連資金和資產的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證,也就沒有條件和資格去奢談其他。盡管保證財務的安全性早已成為根深蒂固的傳統,但是財務安全在現實中依然非常薄弱,貪污盜竊、損失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新時期條件下的領導人的瀆職行為和職務犯罪也在極大地威脅著各項資金和資產的安全。當各種各樣的新財務理論和做法層出不窮時,傳統的但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卻被忽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令人奇怪和惋惜的誤區。因此,我們的軍隊財務控制要充分體現保證財務安全性的要求。
3、保證軍隊財務信息質量的可靠性
保證軍隊財務信息質量的可靠性意指財務信息合理地不受任何影響,真實反映軍事經濟活動情況,主要包括真實性、客觀性、可核對性和完整性。真實性主要指財務信息要真實地反映經費收支、構成情況,真實反映資金流入流出情況,真實反映資產的購置、配置、庫存、報廢情況。客觀性主要指財務信息所反映的軍事經濟情況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財務信息的形成是以客觀存在的經濟業務活動為依據填制會計憑證,經審核、審批后、按照經濟業務性質登記有關科目,并按照會計分期輸出有關信息,從而形成客觀存在的財務信息。可核對性主要指財務信息的產生和形成,不同的財務人員依據相同的信息輸入并遵循相同的會計規則,可以得出相同或者基本相似的結論。完整性主要指財務信息所反映的軍事經濟活動是全面、完整的,不是零碎或者零亂的、沒有秩序的,也就是說能夠反映單位各項經費和資產的使用管理情況。
總之,軍隊財務控制目標分為三個層次,基礎目標是保障,次級目標是關鍵,終極目標是核心,實現目標的過程既曲折又艱辛。軍隊財務合法合規性、安全性和財務信息可靠性的基礎目標比較容易實現,而戰斗力產出最大化的終極目標又非常明確,實踐中采取的許多財務控制措施其實都是圍繞著財務控制的次級目標而展開的。但改革必然要改變原有的利益格局,所以,一定要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確保控制措施的順利實施,使財務控制活動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以實現財務控制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8.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8.
[3] 陳云、程浩:軍隊財務利益協調機制淺探[J].軍事經濟研究,2003(6).
[4] 王新馳、鳳良志:論員工自律與企業管理[J].江淮論壇,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