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江洪]
一、稅收籌劃的特點
1.合法性。稅收籌劃的合法性表現在其活動只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和納稅人之間在征納稅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依法征稅及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行為準則。根據稅收法規原則,國家征稅必須有法定的依據,納稅人也只需根據稅法的規定繳納其應繳納的稅款。當納稅人依據稅法作出多種納稅方案時,根據資本市場中人的自利行為原則,選擇稅負較低的方案來實施是無可指責的,因為法定最低限度的納稅權也是納稅人的一種權利,納稅人無需超過法律的規定來承擔國家稅賦。
2.籌劃性。由于納稅人的納稅義務是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如實現或分配凈收益后才繳納企業所得稅,銷售不動產后才繳納營業稅,其滯后性使得稅收籌劃成為可能。稅收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政府有權通過對納稅義務人、納稅對象、稅基、稅率作出不同的規定,引導納稅人采取符合政府導向的行為。納稅人則可以在其作出決策之前,明確國家的立法意圖,設計多種納稅方案,并比較各種納稅方案的不同稅負,挑選出能使企業整體效益達到最大的方案來實施。
3.目的性。稅收籌劃的目的是降低稅收支出。企業要降低稅收支出,一是可以選擇低稅負,二是可以延遲納稅時間。不管使用哪種方法,其結果都是節約稅收成本,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這就有助于企業取得成本優勢,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生存與發展,從而實現長期贏利的目標。
二、稅收籌劃的方法
1.用好、用足優惠政策。目前的優惠政策一般集中在對產業的優惠和對地域的優惠上。例如對軟件行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業用于研究開發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軟件開發企業自開業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稅。在廣告費的稅前扣除上,一般企業只能在銷售收入的2%內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結轉,而軟件開發企業可自登記成立之日起五個納稅年度內據實扣除,超過五年的,按銷售收入的8%扣除。這些政策的出臺無疑將對我國的軟件行業起到有力的扶植和推動作用。所以,企業在作投資領域的決策時,對各行業可享受稅收優惠的比較應成為重要的決策依據之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稅收優惠措施也得到了不斷的調整,從單一的降低稅率、減免稅向加速折舊、虧損結轉、投資稅收抵免、為國內外企業創造平等的稅收環境等多種形式轉變。例如1999年頒布的《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簡稱《辦法》)就是運用稅收優惠鼓勵企業搞技術改造,調動企業對科技投入的積極性,拉動經濟全面增長的稅收政策。《辦法》規定:對在我國境內通過銀行貸款或自籌資金投資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改造項目的企業,其項目所需國產設備投資的40%可以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設備購置當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中抵免;如果當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不足抵免時,未予抵免的投資額,可以用以后年度企業比此設備購置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延續抵免,但抵免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可以看出,這些優惠政策實際上是國家拿國庫的錢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促進企業以科技打造核心競爭力。優惠政策的實施可以極大地緩解企業技術改造資金不足的緊張局面。同時,《辦法》強調了允許抵免的國產設備是指國內企業生產制造的生產經營性設備,不包括從國外進口的以“三來一補”方式制造的設備,這對引導企業購買國內商品、拉動內需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辦法》也規定要用新增的所得稅來抵免投資額,這樣有利于激勵企業創造更多凈利來爭取享受這一優惠政策,同時也有利于約束企業的盲目投資。所以,有計劃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都可把如何享受更多的投資稅收抵免作為稅收籌劃的重點。因此,要把握國家政策的宏觀走向,順應國家的產業導向,對政府政策作出積極反應,盡量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是稅收籌劃的首選。
2.將高納稅義務轉化為低納稅義務。當同一經濟行為可以采用多種方案實施時,納稅人盡量避開高稅負的方案,將高納稅義務轉化為低納稅義務,以獲得稅收收益。如某綜合性經營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其銷售建筑裝飾材料的同時可提供裝修服務,這就發生了銷售貨物和提供不屬于增值稅規定的勞務的混合銷售行為。稅法規定,混合銷售行為應當征收增值稅,其銷售額應是貨物與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的合計,且該混合銷售行為涉及的非應稅勞務所用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凡符合條例規定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可見,若這兩項業務不分開核算,將合并征收17%的增值稅,而由于勞務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相對較少,使得企業的稅負加重;如果經過稅收籌劃,將裝修施工隊變成獨立的子公司,則按照現行營業稅征收規定,裝修業務的稅率將由原來的17%降為3%,稅負明顯降低。又如,在對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計繳個人所得稅時,由于采用的是5% ~ 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邊際稅率最高達到35%,這樣使得同樣是一元錢的所得,由于所處的收入區間不同而享受的稅收待遇不同。所以,若能在高利潤的年份,通過延期納稅,降低應納稅所得額的絕對值,則可有效地降低邊際稅率,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3.延期納稅。延期納稅可以把現金留在企業,用于周轉和投資,從而節約籌資成本,有利于企業經營。在利潤總額較高的年份,延期納稅可降低企業所得稅的邊際稅率。同時,由于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納稅人得到的延期稅收收益等于延期繳納的所得稅乘以市場利率。
延期納稅的方法一般有:①根據稅法“在被投資方會計賬務上實際作利潤分配處理時,投資方應確認投資所得的實現”的規定,可以把實現的利潤轉入低稅負的子公司內不予分配,同樣可以降低母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達到延期納稅的目的。②在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按稅法“納稅人預繳所得稅時,應當按納稅期限的實際數預繳。按實際數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1/12或l/4,或者經當地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預繳所得稅。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的規定,納稅人可事先預測企業的利潤實現情況,如果預計今年的效益比上一年好,可選擇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一定比例預繳,反之,則按實際數預繳。
三、稅收籌劃應有系統的觀點
納稅人在稅收籌劃的過程中,應該用系統的觀點統籌考慮和安排。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部分,目的是使企業財富最大化,因此在稅收籌劃過程中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例如,上例中的某綜合性經營企業將混合銷售行為分開核算后,裝修業務的稅負是有所降低的,但因為要求與銷售材料業務分開核算,相應得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和核算人員,這需要一筆額外的開支。如果分開核算產生的稅收收益不足以彌補額外開支,則這項稅收籌劃是不經濟的。又如,可享受定期減免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司,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稅收優惠,可以在企業籌建初期設為子公司,等到經營利潤足夠大時再改設為母公司,這樣可以使實際享受的稅收優惠因利潤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對于資金短缺的企業來說,出現利潤之初便改設為子公司,雖然享受的稅收優惠較小,但是相當于立即獲得了一筆寶貴的周轉資金,況且資金具有時間價值,以后獲得的稅收優惠要用貼現率貼現后才能與早期獲得的稅收優惠相比較。再如,企業在進行發行股票或者發行債券的籌資方式的決策時,因為紅利在稅后扣除,而利息費用可在稅前扣除,所以從稅收的角度看,應該采取發行債券的籌資方式。但是,如果發行債券會使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則不宜采用。因為太高的資產負債率會加大企業的財務負擔,削弱企業的再籌資能力,大大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極易造成企業的“藍字破產”。這時,雖然企業有了稅收收益,但加大的財務風險又降低了企業的市場價值,不符合追求企業財富最大化的原則。因此,在稅收籌劃時,要運用風險與報酬的原理及差額分析法對每一納稅方案進行全面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