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陳宇 何雪峰]
一、創值會計的含義
企業的一切經營行為的目的都在于如何使企業財富最大化,因此總是希望企業創造的價值總額越大越好,創造的價值就是稅后營業利潤減去資本成本的運營回報,其絕對數和相對數用公式表示為:創值=稅后營業利潤-資本成本;創值率=創值÷資本投入額。
上述公式中,稅后營業利潤是對資產負債表進行調整而得出的,包含利息及其他與資金使用有關的償付(利息支付轉化為收益后,也是要“扣稅”的)。資本投入額是企業經營實際所占用的資本額,具體的計算包括對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類項目和負債類項目重新調整合并而得:資本投入額=股權資本投入額+債權資本投入額。資本成本率的測算較困難,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加權資本成本率=股權資本比例×股權資本成本率+債權資本比例×債權資本成本率×(1-所得稅稅率)。
二、創值不是創利
創值揭示了企業價值的來源,創值為正,企業就增值,創值越大,增值越多;創值為負,企業就減值。利潤就不具備這種明確性,利潤為正,企業不一定增值。從直觀上看,企業的創值似乎由企業的利潤構成,事實卻并非如此:利潤的計算沒有考慮股本機會成本(放棄其他投資機會而失去的收益)。只有剔除了股權資本成本的利潤才是企業的創值部分,因為利潤中扣除了股本機會成本才能真實看到企業價值是否增長,即:只有創值才是企業價值的來源,利潤不過是表象而已。從企業投資角度看,如果企業資本收益率低于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則企業難以在資本市場上吸引資金。又如,部分上市公司通過無償使用母公司的資產來增加每股利潤與凈資產收益率,從而進行利潤操縱,由于其直接以利潤指標為目標,因而是利潤指標自身不能發現的,但是在計算創值率時,由于要考慮實際使用的資本額,因而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另外,傳統的利潤計算是將不同風險的企業放在同一水平上進行對比,模糊了不同企業的風險界限。而創值考慮不同風險的企業所要求的機會成本率是不一樣的:風險大的企業,其機會成本率就高,就會有較多的減項,這樣抵減后創值中就不再含有風險的影響因素,不同風險的企業也因此能在相同的基礎上進行比較。
三、創值會計是資本決策會計
從長期來看,創值對企業真實價值有決定性影響。市場價值圍繞真實價值上下波動,投資者可以通過比較市場價值與真實價值之間的差距來確定企業是否投資:市場價值低于真實價值,意味著企業價值被低估,可以投資。由于企業市場價值同時還不斷受到供求關系、短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而偏離真實價值(相對穩定),因此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要不斷依據市場情況調整投資時機和投資組合。當然,對于企業已有的投資活動,如果創值為負數,則應停止投資并設法撤出資本;如果創值為正數,則可以通過追加投資來促進企業整體創值率的提高,進而改善企業業績。因此,企業的融資政策是否適當,在考慮股票融資或借債融資時,應以有利于提高創值率為原則。
四、創值會計是人本會計
創值會計是一個全面會計管理構架,可以影響一個企業從董事會到企業基層上上下下的所有決策,可以改變企業的文化,改善組織內每個人的工作環境。
傳統企業都設有不同的業務部門,企業總的利潤目標常常要通過利潤分解的形式來實現,其結果是各部門都以本部門利潤最大化作為經營的主要目標,而忽視了對投入資本來源和資本規模的考慮。部門經理們為了爭取本部門的利潤增長,往往游說上司給予更多的資金投入,而不努力提高自身運作效率。結果是一些業務部門投資不足,而另一些業務部門則投資過度。創值管理關鍵在于將每個業務單元均視作獨立的部門進行資本成本與資本收益的核算,并將各業務部門的激勵與創值的增長掛鉤,從而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同時,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是保證管理者、債權人、員工、顧客、企業所在的社區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長遠利益的最好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企業是一組契約的集合體,如果企業在強調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同時,忽略和損害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必然引起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不滿,從而導致創值的降低。創值提供了單一、協調、持續的目標,使得所有決策能夠模式化,可以檢測,易被人理解;可以用同樣的尺度來準確地評價一個項目、一個責任中心、一個子公司的股東財富是增加還是減少了。創值具有明晰、公正和可靠的特征,因此能夠體現企業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從原動力看,企業價值的真正來源是人創造出來的,所以創值會計必須注重以人為本,注重加強對人力資本的投資。
五、創值會計是企業可持續發展會計
創值會計不鼓勵以犧牲長期業績為代價來夸大短期效果,而是著眼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一旦投資項目正式啟動,管理層就必須為已投入資本承擔資本成本,竭力鼓勵企業的經營者選擇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的投資決策,如不斷進行新產品的研制和人力資源的培訓和教育等。創值會計也符合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必須不斷推動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適應瞬息萬變、權力分散的時代要求,強化對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知識型員工的激勵、管理和開發,因為他們不竭的創造力是企業價值增值的源泉。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競爭日趨激烈,管理者要努力尋求提高自身持續發展的途徑,如將非戰略環節的許多活動“虛擬化”,加快虛擬組織的形成和推廣,就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對外部資源和力量進行有效整合,以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