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行政預算管理論文 > 稅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及對策

稅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及對策

作者:[張全勝]

一、我國稅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原因


1.預算外資金膨脹,企業負擔重而實際稅負低。在國民經濟宏觀管理方面,財稅機制沒有針對分配格局的調整進行合理的轉換,造成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批準的各種行政收費和基金、集資過濫。這一亂收費現象,不但嚴重侵蝕了稅基,分散了國家財力,還加重了納稅人的實際負擔,損害了政府形象。據資料統計,除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外,再加上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省一級政府批準的各種規費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省以下政府和部門擅自確定的收費與各種名目的亂收費收入占GDP的比重,三項收入之和已超過30%,這是影響稅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2.增值稅收入占稅收收入的比重過大。現階段,我國增值稅收入約占全部稅收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增值稅是依據企業的產(進)銷增值額納稅的,受銷售利潤率的影響很大,增值額大則多繳稅,增值額小則少繳稅,無增值額者不繳稅。目前,我國企業效益普遍較差,致使產值高而含稅少。


3.國有經濟運行質量不佳。國有經濟一直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長期以來,我國稅收收入的80%左右來源于國有企業,現階段,這一比重雖有下降,但也在50%左右。目前,許多企業陷入了債務困境,有銷售無收入,出現大量欠稅;有的企業盲目生產,致使大量產品積壓,有產值無稅收;有的企業嚴重虧損,不僅無稅可繳,還要沖抵以后年度的稅收。這一現象,必然影響稅收收入的增長。


4.稅收制度中存在著許多空白點和低稅區。目前,我國還沒有開征環保稅、社會保障稅、遺產稅等稅種。同時,存在著許多低稅率項目,如對個體工商戶的各項稅收大多實行定額征稅的方式,所征稅額遠低于應納稅額。另外,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據資料統計,第一產業占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為18.7%,而其所提供的稅收(農牧業稅)只占稅收收入的4.8%。所以,稅收制度中上的空白點和低稅區必然引起稅收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


5.稅收征管力度不夠,偷稅漏稅問題嚴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稅收執法環境有待優化,經濟秩序在某些地方和領域還比較混亂,企業多頭開立銀行賬戶,資金體外循環、假賬假庫問題比較普遍,這些都給稅務部門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同時,依法納稅在我國還沒有形成社會基礎和道德基礎,一些人見利忘義,還有一些地方官員和部門領導經常干預,導致執法機關有法難依,違法難究。另外,也必須看到,偷稅和征“過頭稅”同在,欠稅和“寅吃卯糧”并存。這些不正常現象也嚴重影響了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6.所有制結構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鎮企業、私營企業、三資企業等各種經濟成分迅速發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經濟格局,國有經濟的比重已明顯降低。1998年至2001年,國有經濟的稅收收入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由69.3%下降到44.6%,然而,非國有經濟提供的稅收貢獻與經濟貢獻不成比例,以1997年為例,國有工商企業的流轉稅負擔率超過6%,而非國有工商企業只有4%,國有工商企業的所得稅負擔率為28%,而非國有工商企業卻不到20%,另外,個人所得稅征收更是與分配比例嚴重失衡。


二、提高稅收收入占GDP比重的對策


1.實施“費改稅”,杜絕預算外資金的膨脹。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稅源的規模是有限的,納稅人的承受力和負擔力也是有限的,費多了必然擠占稅收,要真正減輕企事業單位、人民群眾的負擔,提高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根本出路在于清費立稅,即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依法治國的需要,在對現行的收費項目進行清理的基礎上,通過取締、規范、改革等措施,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以稅收為主、少量必要的規費為輔的財政收入運行機制。具體來說,就是把那些必要的具有稅收性質的政府收費納入稅收的軌道,對那些不宜改為稅收的、合理的收費項目,納入預算內和有效的監督體系;堅決取締亂收費。


2.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現階段的關鍵任務是使企業逐步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機制,促使我國經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高我國國民經濟骨干力量和主要稅源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濟效益。國家應通過宏觀調控政策,推進企業進一步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稅務部門要研究社會保障稅的開征問題,為企業卸掉社會沉重包袱,并利用自身的優勢,幫助企業加強核算,提高效益,同時,在組織收入時,要注意涵養稅源,給企業以休養生息。


3.充分發揮經濟結構的導向作用。國家應從宏觀上對經濟結構尤其是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發展稅收增長率大的產業,積極培植集約型稅源。首先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穩步發展第二產業,相應縮小第一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從而在優化整個國民經濟結構的基礎上有效地實現稅收收入占GDP比重的穩步提高。其次是實現幾個轉變:①從單純重視國有經濟向促進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轉變,其核心是要大力提高非國有經濟,特別是私營經濟、個體經濟;②從單純重視小地方經濟向加大區域經濟橫向聯合的轉變;③從“大小一把抓”向“抓大放小”的轉變。


4.深化稅制改革,完善稅收制度。①完善增值稅。在適當條件下應擴大其征收范圍,可將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業、建筑業及服務行業中的代理、倉儲、租賃、廣告等行業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實現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變;規范小規模納稅人的建賬建制和征收方式。②合并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按照國民待遇原則,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尤其是稅收優惠政策;改變現行企業所得稅按照行政隸屬關系劃分中央稅與地方稅的做法,促使企業存量資產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跨地區、跨部門重組,使資源合理流動。③完善個人所得稅。改分類課征制為覆蓋個人全部收入的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調整費用扣除范圍和標準,簡化稅率檔次。④開征新稅種。如社會保障稅、環保稅、證券交易稅、遺產稅等。


5.提高國民納稅意識,堵塞稅收漏洞。要把提高我國國民納稅意識作為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來抓,一方面要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利用各種形式深入廣泛開展稅法宣傳,積極為納稅人提供便利的服務。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擊偷稅漏稅的運行機制,從執法的角度保證稅收應收盡收。?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