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建輝]
國際互聯網(INTERNET)的不斷發展,使世界邁向一個信息時代。以高效率和低成本為特征的電子商務在20世紀90年代首先由美國發起并向全球推廣,有人稱之為第三次商業革命?;诨ヂ摼W的電子商務大大改變了傳統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和會計工作模式,同時也給審計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一、網絡審計對象的特點
網絡審計是審計人員面臨的一個全新領域,要進行網絡審計,必須了解網絡審計對象的特點。與傳統審計對象一樣,網絡審計對象也是企業的財務收支及相關的經營管理活動以及提供這些經濟活動信息載體的會計資料和其他有關資料,但它還有自己的特點。
(一)網絡環境下企業財務收支及相關經營管理活動的特點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企業間的電子商務以其自身的優勢將會得到很大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及信息披露模式發生的根本變化,為企業發展和開拓創新提供了新的領域。企業可將自己的產品、銷售合同、貿易條件等信息公布在自己的網頁上,讓消費者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查閱這些資料,并決定是否購買。企業與消費者通過互動式網絡確認交易,傳送銷售合同、發貨單、銷售發票,最后通過網絡虛擬銀行的電子貨幣進行賬款結算,所有的交易程序都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在網絡中進行。
網絡不僅改變了企業傳統的交易模式,其內部的經營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企業經營管理的許多工作都由先進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來管理與控制,企業經營管理逐步邁向網絡化、自動化。
(二)網絡環境下會計資料和相關資料的特點
網絡會計是建立在網絡環境基礎上的會計信息系統。與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相比,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會計信息的無紙化、自動化和溝通網絡化。在互聯網環境下,交易單據實現電子傳遞,企業交易模式完全網絡化、電子化,企業內部網的建立使得企業各個部門信息溝通便捷,實現憑證電子化和會計信息在企業集團內迅速傳遞。
2.會計信息披露更充分、更及時。傳統的會計報告由于篇幅有限,使許多相關的表外信息沒有得到反映,從而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質量。網絡環境下的會計報告可以擴大披露的信息容量,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現代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日趨復雜和多變,使得傳統會計的定期財務報告制度達不到及時披露信息的要求。而網絡會計使會計信息系統能實時地跟蹤企業經營活動,企業內、外部人員又能實時跟蹤會計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傳遞的效率和速度。
二、網絡環境對審計的影響
(一)審計證據和審計線索的變化
在傳統會計中,一般由經濟業務產生紙質原始憑證,然后會計人員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和總賬,期末再根據各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審計線索十分清晰,審計證據主要由書面證據組成。而在交易及核算都實現網絡化的環境下,企業與外部的交易和企業內部業務處理的憑據都以電子信息的形式保存,并在網上傳遞,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都由計算機按指定程序執行,實現會計核算自動化。因此,傳統意義上的審計證據和審計線索都將消失。
(二)審計工作方式的變化
1.網絡改變了審計信息收集方式。收集審計信息主要是收集審計證據,我國的《獨立審計基本準則》規定,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可以采用檢查、監督、觀察、查詢及函證、計算和分析性復核等審計程序獲取審計證據。而在網絡環境下,幾乎所有資產都由計算機實時動態管理,企業所有的會計資料和相關資料都存放于互聯網上,審計人員就可采用網絡交談和發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查詢和函證,也可進行檢查、觀察、計算和分析性復核。這樣與傳統審計相比,網絡審計將提高審計證據的及時性和客觀性,降低收集審計證據的成本。
2.網絡改變了審計信息加工、傳輸和存儲模式。傳統的審計工作主要通過檢查憑證、賬簿和報表,核對賬證、賬賬、賬表和賬簿與外來資料是否相符來加工審計信息,而在網絡環境下,隨著紙質載體的消失和網絡信息系統自身強大的核對、檢查和內部控制功能,傳統意義上的審計工作被大大簡化,只有在某種特定條件下還須由人來監盤實物庫存、實地觀察實物變動及其記錄。而且由于網絡高度的信息共享性、實時性和動態性,審計信息輸出如WEB信息發布(上市公司的報表信息的充分披露與審計有關法規的發布)、審計信息存儲和檢查等都將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企業內部網進行,實現了審計工作辦公自動化。
(三)網絡審計風險及相應的安全控制
審計人員在面對網絡審計這一全新領域時,首先要明確網絡給審計帶來了哪些新的風險。事實上由網絡化經營和會計核算引起的審計風險有:
1.篡改數據,不留審計線索。無紙化交易和財務處理自動化,使得各類信息存儲在磁盤或光盤上,舞弊者可以非法修改或刪除原始數據,而不留有篡改的痕跡,使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無法保證。
2.計算機黑客和病毒侵入。計算機黑客和病毒不受時空限制地威脅著網絡化企業的安全,有時甚至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黑客出于各種動機,欺騙性地登入目標網絡系統,竊取重要的數據資料和商業秘密,破壞關鍵數據,使網絡系統處于癱瘓狀態。
3.電子商務系統存在安全隱患。在電子商務條件下,交易雙方通過網絡進行商務活動,但目前在法律、會計上對交易雙方身份的確認有不完善之處。更重要的是,交易的貨幣結算一般是以數字貨幣與網上虛擬銀行方式進行,數字貨幣的出現也產生了許多通過網絡進行的金融犯罪和各種舞弊行為。因此,如何保證電子商務的真實性、收支結算的安全性成為電子商務系統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網絡化的企業都應建立各種針對性強的安全控制系統,盡可能減少安全隱患和降低審計風險。
(四)對審計人員素質要求的變化
在網絡環境下,由于審計環境、審計線索、安全控制、審計內容和技術的改變,要求審計人員不斷更新知識和提升綜合素質。為了在網絡環境下更好地執行審計監督、鑒證和評價任務,審計人員不僅要掌握會計、審計、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而且還要掌握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審計人員要了解網絡環境經營和會計核算的特點與風險,要懂得如何審計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和特點,要能夠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審計。雖然網絡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計算機網絡水平,但并不是要求他們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因此在網絡審計過程中,計算機網絡和電子商務類人才也要參與其中。
三、審計網絡化管理信息系統
在網絡環境下,企業為了能高效、正常地經營管理,有效、安全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是必備的,網絡審計首先應對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審計,在審計過程中,應重點注意審查以下幾點:①系統的可行性、可留下充分審計線索的特性和可擴展性;②系統自動處理經營業務和會計核算功能的合法性、正確性;③系統程序控制和管理功能的恰當性和有效性;④系統測試的全面性與恰當性。
在網絡環境下,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取決于系統功能、系統操作和相應的內部控制。若沒有嚴格的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的程序與數據很容易遭到破壞,例如,如果對數據維護、系統管理、數據輸入和數據核對確認等崗位不做適當分離,就會造成管理信息系統對交易過程失控和數據失真等重大損失。
四、網上審計
網絡經營與網絡會計處理為開展網上審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審計人員只要把自己的計算機登入網絡,并取得被審計單位授予的審查權限,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網絡完成大部分的審計工作。審計項目負責人可以在網上發布審計計劃,將不同的工作任務分配給在不同地方的各個審計人員,并協調他們之間的工作,復核各審計人員的工作底稿,并對他們進行指導,隨時了解整個審計工作的進度。
如果管理信息系統本身含有有關審計程序,計算機還可以實現自動對經營業務和會計核算進行實時監控,自動完成一些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可以通過調用管理信息系統的審計功能或使用審計軟件對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和有關會計信息進行抽樣審查、核對與分析,使用電子郵件向與被審計單位有關系的銀行、客戶和供應商進行函證,在網上復制有關審計證據,編寫工作底稿,最后發布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