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斌 魏根梅 梅健]
由于國際國內各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煉油行業普遍不景氣,經濟效益下滑。因此,搞好煉油成本審計,通過審計來發現漏洞,鞏固和完善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從而提高煉油企業的經濟效益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煉油成本審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結合實例談點筆者的看法。
一、煉油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要搞好煉油成本審計,必須熟悉煉油成本的核算特點與方法。煉油是連續性生產,產品型號種類繁多,原油通過煉油裝置加工,生產出不同的石油產品,即聯產品。聯產品的核算具體分為五種核算方法,即產品價值法、實物量法、成本系數法、產品系數法和裝置系數法。目前我國多數煉油企業采用的是產品系數法。煉油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不能直接計入某一種產品成本,而是對全部產品成本積數之和進行分配,這種方法稱為產品系數法,其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1.將某一特定產品成本系數定為1,其他產品與之相比得出各產品成本系數。
2.某產品的成本積數=該產品成本系數×產品產量。
3.某產品的總成本=全部產品總成本÷全部產品積數之和×該產品成本積數。
4.某產品單位成本=該產品總成本÷該產品產量。
二、煉油成本審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根據煉油成本核算的特點,煉油成本審計應從煉油成本內部控制制度和煉油成本的歸集與分配兩個方面進行。
(一)煉油成本內部控制制度審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正確計算煉油成本的基礎,是煉油成本歸集與分配合規、合法、真實的保證,是降低成本、節約支出、增加效益的關鍵。煉油成本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應注意圍繞以下制度,采用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的方法,審查其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具有符合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議。
1.符合煉油生產工藝特點的成本管理核算制度。
2.原材料、燃料、動力、工具消耗定額制度。
3.暫估料核算管理制度。
4.勞動定額、勞動工資管理制度。
5.生產工時定額制度。
6.制造費用、管理費用、成本支出預算、考核、分析制度。
7.材料進出庫計量驗收制度。
8.定期或不定期對財產物資、半成品的盤點制度。
9.廠內半成品勞務結算制度。
10.跑、冒、滴、漏現象發現、糾正、追究制度。
(二)煉油成本核算審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對煉油成本核算進行審計,應注意從煉油成本的歸集與分配上進行,主要是看計入煉油成本的各項費用是否符合成本開支范圍和標準,是否存在利用產品核算過程人為調劑成本的行為。
1.應注意對生產期間的物料消耗進行平衡。即從原油輸入常減壓裝置開始到最后一道工序,根據原油的品質、相應的收率及半成品、產成品數量和生產記錄資料,計算出應產出的半成品、產成品產量,再與實際產出數比較,如有差距,應進行分析,看有無人為降低產成品、半成品收率,轉移產成品、半成品收入,加大單位產品成本的情況。例如,在對山東省某煉油廠審計時,通過物料平衡,發現該廠年底人為降低催化裂化裝置汽油產成品收率1.2%,轉移成品汽油525.5噸。這就相應地加大了該裝置各種聯產品的單位成本。
2.應注意審查主要原料——原油的出庫成本是否遵循了一致性的核算方法。由于購入的原油價格經常變動,因此原油出庫必須遵循一致性的成本核算方法,否則就會造成成本不實。我們在對山東省某煉油廠審計時發現,該廠某年10月份原油出庫時,改變了以往一直采用的加權平均法計算當期成本,而采用了后進先出法,結果導致了該月份生產成本虛增264.87萬元。
3.應注意審查結轉產成品銷售成本時,有無人為地改變數量、價格的行為。因為煉油企業的產品一般都有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品種、型號,改變數量及改變價格均可達到調節銷售成本的目的,而且較為隱蔽,不易發現。在對山東省某煉油廠審計時,經過仔細核對,查出該廠在結轉某年12月份銷售成本時,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