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南通市從探索新形勢下如何創新財政財務管理方式角度出發,在借鑒其他地區經驗基礎上,從單位財務核算環節入手,提出利用現代先進網絡技術,改變原有的單位分散核算模式,實行市級部門預算單位網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
一、市級部門預算單位網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的主要內容及目標
我市在堅持預算單位資金使用權、財務管理權、會計核算權不變前提下,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統一會計核算規程,統一會計核算軟件,建立市級部門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管理系統,將部門預算單位的會計信息通過網絡集中到財政部門,從而實現預算單位財務數據與財政部門的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數據進行自動比對、糾錯,滿足財政部門匯總查詢、實時監督、數據分析等需要。
市級部門預算單位網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總體建設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四個一體化”:
一是實現預算、核算、決算一體化。市級部門預算單位網絡集中核算改革依托南通市部門預算單位集中核算管理系統,以單位預算指標為核心,財政預算執行數據為先導,對部門預算指標下達、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會計核算與會計報告進行全過程的反映,實現從部門預算、預算執行、會計核算、預算考核評估到最后出具決算報告的整體應用。
二是實現垂直財務監控一體化。管理系統將不同地域、不同部門單位的財務資料集中存放在一個數據庫中。在物理上,所有單位共享一個數據庫;在邏輯上,以實際的組織結構關系為依據,可以靈活地設置多單位、多賬套。從而實現財政部門對預算單位及主管部門對下級預算單位縱向會計信息收集及過程監控。
三是實現財政財務一體化。管理系統同財政的預算指標、預算執行、國庫集中支付等系統進行對接,實現預算單位財務數據同財政數據的有效連接。
四是實現政府財務管理工作一體化。建立政府財務門戶,它將單位財政財務的應用系統進行集成統一管理,所有內容均呈現在一個門戶平臺之上。該管理主要是滿足財政及主管部門借助信息手段來加強內部管理,實現基層單位的財務集中管理、部門間業務自動流轉、系統間數據高度共享。
二、改革的實施
一是構建高效安全網絡傳輸平臺。我市推行的網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其實質是對單位會計信息的集中。因此,在選擇改革試點單位時,特意選擇了部分與財政有光纖專線聯網的單位,以提高網絡傳輸效率。對于ADSL專線聯結單位,我們在平臺設計時,充分考慮其帶寬限制,設制了上行緩沖及離線操作功能。我們準備在實施政府電子政務二期工程時,將我們的管理系統與電子政務進行對接,確保網絡信息傳輸安全高效。
二是加強會計科目、輔助核算項目體系的建設。首先,管理系統將預算單位使用的會計科目作為系統級資料設置了預算單位會計科目庫,并在數據庫中統一科目的名稱和編碼;其次,預算單位啟用管理系統核算時,根據本單位的工作需要從管理系統的會計科目庫調用本單位所需要的會計科目,并通過這部分統一編碼、統一名稱的會計科目建立自己獨立的賬套。
同時,管理系統還建立了科學立體式的輔助核算項目體系。由于財政管理與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側重點不盡相同,僅靠單一的單位的會計科目體系無法滿足財政管理的需要。因此,管理系統相應增加了3個系統級輔助核算項,即經費來源、預算功能科目、項目。這3個系統級的輔助明細核算項與會計科目體系一同組成一個多維立體式的科目體系。
三是實現管理系統與預算執行系統的對接。我們根據財政資金管理的特點,以及財政部門資金管理與預算單位資金核算的內容和要求,建立了管理系統與預算執行系統統一的數據接口。預算執行系統的指標、計劃額度及支付信息通過數據接口,自動轉入管理系統。預算單位可以根據這些信息,核算相關收入、支出事項,同時,進行預算執行進度分析。
四是加強改革宣傳和會計人員培訓,做好財政服務工作。
為統一認識,便于試點單位掌握市級網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情況,提高試點單位會計軟件操作水平,我局積極開展培訓工作。同時,還組織有關人員上門跟蹤服務,協助試點單位進行賬務、報表等處理,穩步推進改革實施。
三、改革進展情況
2007年底,我市經過認真調研、積極準備,與相關軟件公司聯合開發了《南通市部門預算單位會計核算管理系統》。
2008年1月,我市對首批67家部門預算單位進行管理系統操作培訓,完成單位賬套初始化,正式啟用管理系統進行會計核算。
2008年3月,試點單位在正常核算基礎上,產生會計憑證、賬本及財務報表,可進行財務分析和預算執行分析。財政部門可隨時調閱試點單位賬本和憑證,下發財務報表任務,匯總分析單位財務和預算執行情況。審計部門可導出單位會計賬套信息,進行審計檢查。
2008年4月,管理系統啟用財務比對分析模塊,自動比對預算執行系統支付信息與管理系統會計核算信息,查找差異,提示警示信息。
我們將繼續通過調研,了解管理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進一步完善,為市級所有預算單位全面使用打下堅實的基礎。(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