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隨著對效益審計工作有益探索的日益深入,作為效益審計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效益審計也是審計部門新時期所面臨的新課題。筆者認為,當前推進行政事業效益審計,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找準目標定位
隨著效益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入,將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將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效益審計提出新的要求。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效益審計目標應當是在加大財政預算支出審計的基礎上,重點關注財政資金使用中的損失浪費問題。行政事業單位不同于建設項目、企業等,強調的是有效運用資金、充分履行職能,因此其效益審計目標也有所不同。鑒于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特點以及效益審計的基本理論,行政事業單位的效益審計目標可以確定為對行政事業單位是否通過有效的組織管理、經濟高效地使用人財物等資源完成既定職能任務進行監督、鑒證和評價、提出審計建議。通過行政事業效益審計,可以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益的現實水平,揭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促進其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減少財政資金的損失浪費。同時還能推動財政等職能部門,加快公共財政建設步伐,不斷深化公共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盡快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檢查制度,進而提高其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要堅持重要性原則進行效益評價
由于我國目前缺乏科學、系統的效益評價體系,在實踐中審計人員只能通過加強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依據審計事實來判斷和評價,審計效益評價較為困難,審計結論容易引起爭議,存在潛在的風險。為了便于審查判斷,要堅持重要性原則,盡量選取利用現有法規、行業標準、運用分析論證手段可以判斷的內容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財務成本管理和組織管理等管理學知識,積極探索,逐步建立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的評價方法和標準。首先,要將效益審計目標依據資金的性質和項目功能定位,分類選擇相關考核評價指標,確定指標評價方法,建立適宜的效益審計指標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應從資金到位率、使用率、支出效果、項目采購方式和財務制度執行等方面來確定基本財務指標、國家通行指標、公眾關注指標等;其次,要從不同的側面選擇有代表性的指標來反映、從項目的實施對社會產生最大的宏觀效益和項目實施后所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來確定具體的評價指標。
三、要注重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有機結合
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是效益審計的主要組成部分,以效益為導向,提高財政、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益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工作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行政事業單位效益審計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的財政支出管理體制施行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行政事業單位大多都是一級預算的黨政部門單位,所以要把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有機結合起來。首先,應當注重抓住黨政主管領導的“一支筆”。只要抓住了“一支筆”就等于抓住了效益審計的主要方面,就能通過“一支筆”促進部門單位增強預算管理的自覺性和規范性,看其預算安排的是否合理,防止國有資產的損失和浪費,從而提高財政資金的經濟性。其次,應當抓住重大資金、重大投資項目的決策程序,看其項目立項的科學性,項目資金是否專款專用,逐步探索項目資金使用的效率性。最后,通過對重大資金、重大投資項目決策程序的審計,檢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損失浪費情況,看其是否促進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判斷其所蘊含事業發展的潛在效益等。(作者:江蘇省邳州市審計局 翟小利 張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