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分析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高等院校的各項工作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過去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許多做法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同樣如此,如果高校財務工作者墨守成規,囿于以前的工作模式,以不變應萬變,財務管理工作就不可能取得應有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對工作現狀重新進行審視,在此基礎上大膽改進,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
一、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狈碡斠庾R和效益觀念
1.不少高校從學校領導到財務部門,理財意識普遍缺乏,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擺脫不了依賴財政撥款和上級主管部門扶持的思維定勢。依舊象在計劃經濟時代一樣,習慣于有困難找上級,事事向上級伸手,很少在開辟財源與開拓市場上動腦筋、想辦法,沒有進取精神。2.缺乏效益觀念,不重視或者不善于計算教育成本,大量盲目投資或重復投資,造成一方面教學經費投入不足,而另一方面浪費嚴重的奇怪現象。3.缺乏債權、債務意識,應收、應付款掛賬幾年甚至幾十年不清理,嚴重影響了資金的運轉。
?。ǘ┤狈∪呢攧展芾眢w制
計劃經濟時代,高等院校在財務管理體制上普遍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體制,管得過死。在今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辦學方式的多元化、科技研發的產業化和校辦產業的規?;?,導致高校財務原來那種由學校財務部門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的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情況、新形勢的要求。高校并沒有從根本上理順財務管理關系,制度不健全,職責不明確,管理較為混亂,依然存在“一統就死,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現象。
?。ㄈ嫎I務模式陳舊
在會計日常業務上,高校財務會計人員仍沿襲過去傳統的重核算、輕管理、缺分析的“報賬型”模式,忽視事前監督、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目前,由于高校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渠道增多,財務核算內容日趨復雜,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資金使用不當、投資效益不高的情況,有的甚至出現管理失控,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且,財務管理只停留在會計數據核算層面,缺少財務分析和效益考核等重要環節。
(四)預算管理不規范
部分高校不重視預算工作,預算制度形同虛設,根本無視預算的權威性和約束力,隨意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甚至虛列支出,轉移資金,濫發錢物。年終決算與年初預算偏差很大,根本反映不出預算的執行情況,無法體現預算的計劃作用;有的高校制定預算缺乏科學的依據,往往只根據主觀經驗和歷年的數據;更有甚者,制定預算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財政部門的監督、檢查,單靠一時的心血來潮,臨場發揮,遠遠脫離實際,使預算成為一紙空文。
?。ㄎ澹╊A算外資金管理失控
高校中有些二級核算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為了方便支配資金,置國家規定于不顧,拒不實行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有的私自在銀行開設賬戶,轉移資金,亂支亂用,設立賬外賬,形成危害極大的“小金庫”,為滋生腐敗提供了溫床;還有的利用各自的職務便利,擅自出租校產,收費不上繳,脫離單位預算管理,形成體外資金循環;有些高校資金管理不嚴,財務支出混亂,招待、送禮等“灰色”消費開支巨大,資金揮霍嚴重;對領導“一支筆”審批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私事報銷、公款吃喝的現象普遍存在,購物支出違反現金管理條例等。
(六)國有資產管理混亂
有些高校購置國有資產只列經費支出賬,不記資產增加賬,缺乏嚴格規范的驗收,賬物不進行核對;有的雖然有資產賬,但是資產賬登記不完整,購物長期不核對;有的長期有物無賬;還有的固定資產購入、調撥、報廢和變賣不按規定的程序處理,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ㄆ撸└咝:笄谏鐣母餂]有真正實現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要“加大學校后勤改革的力度,逐步剝離學校后勤系統,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工作,成立高校后勤實體”。但在一些高校,學校與后勤實體“父子”關系不斷,算賬不清,沒有在校園內實現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有序競爭,造成了高校與后勤實體之間形式上分離、本質上包養的局面,甚至在一些高校后勤剝離以后,負擔反而比原來更重,違背了高校實現后勤社會化的本意。
二、形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ㄒ唬]有樹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財務管理觀念
在高校實際財務管理工作中,無論是少數單位法人代表、財務人員,還是部分中層負責人,在主觀上都存在缺乏效益觀念、法制意識和競爭意識,思維仍舊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的現象,只滿足于一收一支,沒有樹立當家理財的思想觀念,更沒有增收節支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消極理財的管理模式,只會增加學校財經狀況的困境。
?。ǘ┕芾眢w制和管理方法落后
1997年以來,隨著財政部《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頒布,多種財務管理體制在各高校相繼建立。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舊有模式的影響,缺乏改革和創新,導致管理條件不具備、財務與會計職能不分、預算方法不科學、制度不健全等現象。新的體制沒有完全建立,舊的體制沒有徹底消除,在財務運作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新的矛盾沖突。由此導致的后果必然是財務管理顧此失彼,陷于忙亂狀態或根本沒人管理,從而造成管理失控、各自為政、財力分散和資金流失,甚至引發經濟案件。
?。ㄈ┴敃藛T整體素質不高
新的經濟環境和新的管理體制要求高校財會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而現實的客觀情況是: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并不高,懂經濟、善管理、熟悉計算機、法律知識的財務人員更是鳳毛麟角。有的會計人員無證上崗,甚至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員不加培訓就充任重要崗位。會計人員缺乏相應的考核標準和崗位培訓意識,僅僅滿足于報賬、算賬、記賬等基礎工作,不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還有的人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以權謀私,挪用公款,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更談不上堅持原則、鉆研業務,很難在財務領域有所作為。
?。ㄋ模┙洕I域大環境的消極影響
無須諱言,市場經濟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消極影響,如惟利是圖觀念、社會誠信缺失等。這些都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一些負面作用,包括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存在、會計經濟秩序混亂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ㄎ澹└咝^k學體制的多元化
隨著高教事業的發展,高校辦學體制多元化的趨勢日益加劇。從所有制性質來看,既有公辦高校,又有民辦高校,帶來了資金來源渠道和管理體制等的復雜多樣。這種變化使財務人員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給高校財務管理帶來了許多新的難題。
三、需要采取的改進措施
(一)健全財務管理機制,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高校應健全財會工作制度和機構,合理配備會計人員,實行賬款分離,將財務管理工作做到位。如現金管理、財產購置、經費審批、財務計劃的制定與實施、資金的籌集與投放都要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堅持“一支筆”審批、職能部門會簽制度,不搞一人當家,實行民主理財,避免主觀和情況不明的簽字,防范資金風險,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會計人員要不斷擴大知識面,熟悉行業會計制度,加強其他專業知識的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財會人員隊伍;要從會計基礎工作方面監督管理受派單位的經費使用情況、創收情況以及制止和糾正違法亂紀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考核和管理,建立獎優罰劣機制和輪崗淘汰機制;加強新會計法及其有關財經法規的宣傳和學習,強化單位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只有讓負責人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提高當家理財的意識,才能從源頭上遏制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
?。ǘ娀O督機制
各高校內部要嚴格執行財會工作制度和紀律,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加大對違法違紀人員的懲處力度。在此基礎上,財政、稅務和審計部門要加大外部監督,對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堅決予以查處。特別是加強對消費性、娛樂性支出的監督以及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的監督。
?。ㄈ┘涌鞎嬰娝慊霓D型
目前,高校已普遍實現會計電算化,把財務人員從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來, 極大地提高了財會工作效率。但是,高校還必須在此基礎上盡快實現會計電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變,充分利用計算機從事財務管理工作,而不應僅僅將其作為高效率的算盤,更要使它成為各種財務信息的分析處理中樞,及時、準確地為財務管理提供決策參考資料,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
?。ㄋ模┺D變籌資觀念,拓寬籌資渠道
由于國家對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足,經費已成為束縛高校發展的瓶頸,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成為高校穩定運行和改革發展的重要條件。1.高校應在提高辦學質量的基礎上,多方面拓展辦學模式,實施品牌專業、品牌學科、品牌大學孵化戰略。在辦學層次、科研水平和知識更新方面發揮優勢,采用多種形式辦學、籌集資金,這樣既有助于加快高?,F有資源結構調整的步伐,又可探索產、學、研一體化的高等學校發展模式。2.可利用基礎設施項目的BOT方式進行籌資。BOT方式是國際上通行的、對基礎設施計劃工程項目的“建設——經營——移交”合作方式。3.利用外資,現在很多高校已與國內外一些機構建立了合作辦學的意向,高校便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和合作開發等形式吸引外資,為多層次多形式辦學籌措資金。4.利用市場機制和閑散資金來發展自己,在校園內為學生辦理校園一卡通,學生卡上的結余資金可以作為高校融通無息資金的來源。5.采取鼓勵個人和社會捐資等方式籌資。
?。ㄎ澹崿F預算管理模式的轉變
高校預算管理應確立“以學校戰略為基礎”的觀念,使預算管理成為實現高校長期發展戰略的基礎,應將預算的編制過程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結合起來,提高預算的準確性。高校的預算管理思路應是抓大放小。大的方面包括關系到師生基本生活需求的諸如人員工資、獎學金、學生助學金、困難補助和教職工公共福利等方面,關系到學院整體規劃諸如基建項目、大型設備購置、大型修繕費用應有專門較細致的預算;而對其它方面如辦公費、業務費、零星維修費、交通費和教職工獎金等可切塊給各部門,讓各個部門在切塊范圍內,根據各部門年度計劃做自己的小預算,下放權力,提高了系部工作的積極性,但實行這一預算思路要有充分、可靠的前期預算資料和科學的支出定額,特別要有諸如獎懲方面的配套措施。教職工的獎酬金在經費切塊范圍內,要與所在部門的年度工作任務和工作業績掛鉤。
(六)加強后勤經費管理,改變后勤社會化流于形式的現象
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的后勤單位自行在銀行開立賬戶,賬戶分散,涉及多家銀行,難以監督管理。各高校應將學院(校)內部所有非獨立法人單位在多家銀行開的戶進行聯網,同時規范后勤會計報表的編制,增加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以便院校對后勤實行有效的監督,使后勤社會化發揮應有的作用。
總之,如何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盡快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個需要認真解決的新課題。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財務人員必須更新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機制,努力提高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財務管理的水平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