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入發展,企業被推向了全面稅收約束的市場競爭環境中, 稅務籌劃成為企業一項重要的財務活動。因此,只有明晰稅務籌劃的概念,遵循操作原則,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稅務籌劃風險,才能實現稅務籌劃目標。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我國的經濟將更加開放,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我國逐步走向法治國家,稅收體系也日趨完善。在商場如戰場的激烈競爭中,在日益規范的市場游戲規則里,如何不違反規則而又能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降低稅負,這已成為納稅人迫切希望得到回答的問題。因而,稅務籌劃開始在中國經濟的大舞臺上嶄露頭角,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市場經濟是激烈競爭的經濟。經濟主體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在經濟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采用各種合法措施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稅務籌劃就是實現經濟利益最大的有力措施之一。
一、稅務籌劃的概念
關于稅務籌劃的概念國內國外有關書刊的解釋都不盡相同,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幾種:
?。ㄒ唬┖商m國際財政文獻局編著的《國際稅收辭匯》中認為:“稅務籌劃是指納稅人通過經營活動或個人事務活動的安排,實現繳納最低的稅收?!?
?。ǘ┟绹鳺·B·梅格斯博士在《會計學》中寫道:“人們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使之繳納可能最低的稅收。他們使用的方法可稱之為稅務籌劃……少納稅和遞延納稅是稅務籌劃的目的所在?!绷硗膺€說:“在納稅發生之前有系統地對企業經營或投資行為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盡量少納稅的目的,這個過程就是稅務籌劃。”
?。ㄈ┲袊嗣翊髮W張中秀教授在《公司避稅節稅轉嫁籌劃》一書中是這樣定義的:“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通過非違法的避稅方法和合法的節稅方法以及稅負轉嫁方法來達到盡可能減少稅收負擔的行為。”全國著名稅務籌劃專家賀志東將納稅籌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其中“狹義的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了規避或減輕自身稅收負擔而利用稅法漏洞或缺陷進行非違法的避稅法律行為,利用稅法特例進行的節稅法律行為;以及為轉嫁稅收負擔所進行的轉稅純經濟行為……狹義的納稅籌劃包括節稅籌劃、稅負轉嫁籌劃和避稅籌劃?!?
通過上述論述,筆者認為稅務籌劃的本質是指納稅人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通過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達到盡可能減少納稅成本,謀求最大稅收利益的一種經濟行為。為了準確把握稅務籌劃的概念,必須明確指出,稅務籌劃的手段是合法的而不是違法,稅務籌劃的結果是稅款的節省,稅務籌劃的時間必須是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操作而不是之后操作。
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分析
除了稅務籌劃自身的風險,稅務籌劃風險與稅法變化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債務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因素都緊密聯系,但筆者認為,現階段導致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愂栈I劃基礎不穩導致的風險
企業開展稅收籌劃,需要良好的基礎條件。稅收籌劃基礎是指企業的管理決策層和相關人員對稅收籌劃的認識程度,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水平,企業涉稅誠信等方面的基礎條件。如果企業管理決策層對稅收籌劃不了解、不重視、甚至認為稅收籌劃就是搞關系、找路子、鉆空子、少納稅;或是企業會計核算不健全,賬證不完整,會計信息失真,甚至企業存在偷逃稅款的前科或違反稅法的記錄等等,造成稅收籌劃基礎極不穩固,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稅收籌劃,其風險性極強。這也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最主要的風險。
(二)稅收政策變化導致的風險
稅收政策變化是指國家稅收法規時效的不確定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國家產業政策和經濟結構的調整,稅收政策總是要做出相應的變更,以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國家稅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對的時效性。稅收籌劃是事前籌劃,每一項稅收籌劃從最初的項目選擇到最終獲得成功都需要一個過程,而在此期間,如果稅收政策發生變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據原稅收政策設計的稅收籌劃方案,由合法方案變成不合法方案,或由合理方案變成不合理方案,從而導致稅收籌劃的風險。
?。ㄈ┒悇栈I劃目的不明確導致的風險
稅務籌劃活動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稅后利潤最大化也只是稅務籌劃的階段性目標,而實現納稅人的企業價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終目標。因此稅收籌劃要服務于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為實現企業戰略管理目標服務。如果企業稅收籌劃方法不符合生產經營的客觀要求,稅負抑減效應行之過度而擾亂了企業正常的經營理財秩序,那么將導致企業內在經營機制的紊亂,最終將招致企業更大的潛在損失風險的發生。稅收籌劃成本包括顯性成本和隱含成本,其中顯性成本是指開展該項稅收籌劃所發生的全部實際成本費用,它已在稅收籌劃方案中予以考慮。隱含成本也稱為機會成本,是指納稅人由于采用擬定的稅收籌劃方案而放棄的利益。例如企業由于采用獲得稅收利益的方案而致使資金占用量增加,資金占用量的增加導致投資機會的喪失,這就是機會成本。在稅收籌劃實務中,企業常常會忽視這樣的機會成本,從而產生籌劃成果與籌劃成本得不償失的風險。
(四)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導致的風險
即使稅務籌劃本身是合法的,是符合立法者意圖的,但現實中這種合法性還需要稅務行政執法部門的確認。在確認過程中,客觀上存在由于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而導致稅收籌劃失敗的風險。因為無論哪一種稅,稅法都在納稅范圍上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只要稅法未明確的行為,稅務機關就有權根據自身判斷認定是否為應納稅行為,加上稅務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和其他因素影響,稅收政策執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其結果是:企業合法的稅收籌劃行為,可能由于稅務行政執法偏差導致稅收籌劃方案成為一紙空文,或被認為是惡意避稅或偷稅行為而加以處罰;或將企業本屬于明顯違反稅法的稅收籌劃行為暫且放任不管,使企業對稅收籌劃產生錯覺,為以后產生更大的稅收籌劃風險埋下隱患。
三、稅收籌劃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稅收籌劃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企業稅收籌劃而言,防范風險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ㄒ唬┱_認識稅收籌劃,規范會計核算基礎工作
企業經營決策層必須樹立依法納稅的理念,這是成功開展稅收籌劃的前提。稅收籌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但它只是全面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一個環節,不能將企業利潤的上升過多地寄希望于稅收籌劃,因為經營業績的提高要受市場變化、商品價格、商品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依法設立完整規范的財務會計賬冊、憑證、報表和正確進行會計處理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基礎。稅收籌劃是否合法,首先必須通過納稅檢查,而檢查的依據就是企業的會計憑證和記錄。因此,企業應依法取得和保全企業的會計憑證和記錄、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為提高稅收籌劃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據。
?。ǘI造良好的稅企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具有財政收入職能和經濟調控職能。政府為了鼓勵納稅人按自己的意圖行事,已經把實施稅收差別政策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就業機會、刺激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并制定不同類型的且具有相當大彈性空間的稅收政策。由于各地具體的稅收征管方式不同,稅務執法機關又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因此,企業要加強對稅務機關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強聯系和溝通,爭取在稅法的理解上與稅務機關取得一致,特別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處理能得到稅務機關和征稅人的認同。只有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得到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的認可,才能避免無效籌劃,這是稅收籌劃方案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企業要防止對“協調與溝通”的曲解,即認為“協調”就是與稅務機關的個人搞關系,并不惜對其進行賄賂,讓少數不稱職的稅務干部在處理稅收問題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以達到不補稅或少繳稅,不處罰或輕處罰的目的。當前,隨著稅務機關稽查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國家反腐敗和對經濟案件打擊力度的加大,這種做法不僅不會幫助企業少繳稅,反而會加大企業的涉稅風險。
?。ㄈ┴瀼爻杀拘б嬖瓌t,實現企業整體效益最大化
中小企業在選擇稅收籌劃方案時,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才能保證稅收籌劃目標的實現。任何一項籌劃方案的實施,納稅人在獲取部分稅收利益的同時,必然會為實施該方案付出稅收籌劃成本,只有在充分考慮籌劃方案中的隱含成本的條件下,且當稅收籌劃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時,該項稅收籌劃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企業進行稅收籌劃,不能僅盯住個別稅種的稅負高低,要著眼于整體稅負的輕重。一項成功的稅收籌劃方案必然是多種稅收方案優化選擇的結果,優化選擇的標準不是稅收負擔最小而是在稅收負擔相對較小的情況下,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另外,在選擇稅收籌劃方案時,不能把眼光僅盯在某一時期納稅最少的方案上,而應考慮服從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選擇能實現企業整體效益最大化的稅收籌劃方案。
總之,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籌劃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的專業水平;要樹立“偷逃漏稅可恥,依法納稅光榮,合理避稅高明”的理念,全面了解稅收的法律法規并嚴格遵守;密切結合企業的基本情況,明確稅務籌劃的目的及涉稅事項,涉稅環節,充分考慮稅制、市場、利率等變化帶來的風險;嚴格遵循成本效益及穩健性原則,切實做好稅務籌劃的基礎工作;在獲取真實、可靠、完整的籌劃材料的基礎上,選準籌劃切入點,制定正確的籌劃步驟,才能做出最符合企業要求的有效的籌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