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勇烈
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是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經常發生和普遍存在的現象。為了規范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會計報表披露,提高會計報表的相關性和可理解性,財政部于1997年頒布并實施了《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具體會計準則。該準則沒有專門定義關聯方,只給出了判斷關聯方存在的基本標準,即“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準則將其視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準則也將其視為關聯方”。準則對關聯方交易的定義是:“在關聯方之間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并列舉了關聯方交易的一些形式,如購買或銷售商品;購買或銷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資產;提供或接受勞務;代理、租賃、提供資金、擔保和抵押;管理方面的合同;研究和開發項目的轉移、許可協議;關鍵管理人員的報酬等。關聯方交易目前已成為上市公司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可否認,關聯方交易存在著客觀的積極作用,但關聯方交易不同于單純的市場行為,也存在通過地位上的不平等而產生交易上的不平等,從而迎合自己利益得要的可能。關聯方之間通常利用資產置換、費用轉嫁、轉移價格,虛構交易等對上市公司進行利潤操縱,以實現減輕稅負、調節和轉移利潤、粉飾會計報表、提高股票價格的目的。
一、關聯方交易對上市公司的積極作用
1.在許多關聯方交易中,一部分公司采取資產量換方式,即資產換資產。如五糧液、深益力等都與大股東進行了資產置換。從客觀上講,這些關聯重組可以加強上市公司的科技開發能力,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造就行業的龍頭企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2.節約交易費用,降低交易成本。交易費用是為獲得準確的市場信息以及談判和簽定契約所付出的費用,還包括為監督契約的執行而付出的費用。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假定在總收益不變的情況下,每個企業總是力圖節約交易費用而關聯方交易作為現代市場經濟中一種獨特的交易,其節約交易費用的功能是非常明顯的。其獲取信息的成本、監督成本、執行成本都低于市場交易。比如一個上市公司要獲取自己控股的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要比獲取與自己毫不相關的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容易得多。
3.上市公司通過參股、控股其他公司,對其他公司施加控制或重大影響,參與其他公司經營決策。可以實現供、產、銷一體化,保證原材料供應渠道和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提高企業效益。
二、關聯方交易是上市公司進行利潤操縱的主要形式
上市公司為了達到某種特殊目的,運用各種手段對利潤進行人為調節的一種行為就是利潤操縱,要么調高利潤,要么調低利潤,其主要動機有以下幾個方面:保配股資格,防止被摘牌,粉飾會計報表,配合莊家共同炒作,減輕稅負。上市公司進行利潤操縱的主要形式有:
1.資產置換。當上市公司出現業績滑坡時,為了避免不良資產經營所發生的虧損或損失,將不良資產與等額債務剝離給關聯公司,以達到賬面止損的目的。
2.通過控制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轉讓價格來影響關聯方的成本和利潤。例如: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原材料為其生產零部件,母公司進一步加工裝配后投入市場,母公司可以按高于市場價格向子公司供應原材料,子公司則以低于市場價格向母公司出售零部件。結果,子公司的生產成本高,利潤減少。造成子公司利潤流向母公司。反之,母公司也可將利潤流向子公司。
3.費用負擔的轉嫁。①在關聯企業間的物資購銷過程中,母公司利用控制的運輸渠道,通過向子公司收取較高或較低的運輸費用和保險費用,可以起到調節利潤的作用。②通過提供貸款利率的高低來影響關聯方的成本或利潤。例如:母公司利用本系統的金融機構向子公司提供優惠貸款、不收或少收利息,使子公司財務費用減少,或通過高利率來增加子公司的財務費用。③通過勞務供應費用的高低來影響關聯方的成本或利潤。勞務供應涉及到向關聯企業提供設計、維修、廣告、科研、咨詢等服務、關聯企業一方可通過收費高低來影響另一方的成本或利潤。
4.資產租賃。當上市公司利潤水平不理想時,母公司調低租金價格或以象征性價格收費,或上市公司以遠高于市場價格的租金水平將資產租賃給母公司使用,有的上市公司將從母公司租來的資產同時再轉租給母公司的子公司,轉移利潤。
5.虛構交易。當上市公司發現本年利潤目標不可能實現時,便和關聯企業之間虛構產品銷售業務,次年再以銷售退回的方式沖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確實可以起到一些積極作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某些關聯交易也可以使上市公司在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未做任何改觀的情況下而大幅度提高“效益”。如果從社會投資者和國家的角度來看,這樣做是很危險的,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也有損于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還應進一步完善證券市場法制建設,加快具體會計準則的出臺,使上市公司行為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