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文章通過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的因素和結果的分析,指出注冊稅務師行業做大做強應具備的內外部條件及應采取的措施,供有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 注冊稅務師;做大做強;異同
行業的做大做強是政府、協會、企業的共同愿望。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做大做強也正在財政部和中稅協的推動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那么,廣東省注冊稅務師行業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大做強呢?筆者擬通過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和注冊稅務師行業進行比較分析,提出廣東省注冊稅務師行業做大做強的政策措施。
一、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的情況
以廣州為例,到2007年底,廣州市共有134家稅務師事務所,共計收入1.6億元,平均每家收入為120萬元;而廣州現有會計師事務所165家,收入超過了10億元,平均每家收入為600萬元。兩者差距之大,同樣也說明了注冊會計師行業具有做大做強的經濟基礎。
因此,財政部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近幾年高度重視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和國際化發展,力促組建了行業中的兩大會計集團“立信”和“中瑞岳華”,而這兩大集團也正在牽手境外走出去??雌饋碇凶f大力實施的行業做大做強和國際化戰略,正取得積極成效。那么,先看看這兩大集團的具體情況: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由原上海立信長江、北京中天華正和廣東羊城三家會計師事務所于2006年10月共同出資組建。立信管理公司成立后,上海立信長江更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北京中天華正更名為北京立信,廣東羊城更名為立信羊城,統一使用“立信”品牌。旗下的成員單位,將按照統一品牌,統一管理標準,統一經營管理進行運作。所有成員將接受立信管理公司的管轄,以共同的企業標識、經營理念以及統一的審計技術標準和專業方法為客戶提供服務。2007年5月,立信管理公司又迎來福建閩都和南京永華兩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加入。至此,立信管理公司共為154家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與香港浩華會計師事務所2007年8月在上海舉行合作協議簽字儀式。此次整合對擁有注冊會計師行業本土第一品牌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來說,是其實現“走出去”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香港浩華是香港十二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也是少數幾家獲香港聯交所認可有主板IPO審計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由中瑞華恒信會計師事務所、岳華會計師事務所于2008年1月在北京合并成立,這是行業做大做強和國際化發展諸多實踐中取得的又一新的進展和成果。本次合并為實質性合并,包括人員、領導班子、股份、資產、市場直至辦公場所的一體化合并。將統一品牌、統一執業網絡、統一質量控制、統一人力資源管理、統一財務制度、統一信息技術,提高專業服務能力、質量控制能力和專業競爭能力。合并之前雙方高層成立了七個專門委員會,具體負責《五年發展戰略》、《審計專業標準》、《審計質量監管辦法》等29個規章制度的制定。將以現有的10名領軍人才、11名具有國際執業資格的員工為基礎,組建國際業務部,并充分利用加入羅申美國際的優勢,將事務所骨干力量送出去培訓;著力培養一批善于管理、精于業務、熟悉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打造一支在與國際同行的較量中具有主動權、話語權的“國際部隊”;力爭在三年內實現不僅要“做出去”,還要“做進去”、“做上去”的目標。通過做大做強,發掘客戶資源,優化業務結構,提供增值性服務,在高端業務領域逐步展開與國際“四大”的競爭。
二、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的模式比較
從上述情況可看出“立信”和“中瑞岳華”這兩種模式的共性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的現實需要,符合我國當前經濟活動日益深化和市場需求多元化的客觀需要,符合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區別是從產權結構來講“立信”是松散型,可有效規避執業風險,但對內部各種控制的有效性值得懷疑,考慮風險的同時也為集團的解體做了伏筆;從產權結構來講“中瑞岳華”是緊密型。在現有的會計市場經營環境下,背水一戰是需要兩所拿出極大勇氣的,率先舉起民族品牌強強聯合的大旗,實現實質性的合并,秉持誠信立身與和諧發展的價值觀,培植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與核心競爭力,提供經濟社會所需的高品質、增值性服務。這就需要有各種內部控制得到有效執行的產權制度保證,還要有不僅能成為一個好的執業機構,還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執業機構的動力。當然,這一切還需要通過實踐檢驗。
三、廣東省注冊稅務師行業做大做強的情況
廣東省目前已有稅務師事務所311戶,近85%分布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從業人員超萬人,其中執業注冊稅務師2 564人;全行業年收入達3.45億元,同比增長25%。事務所總數、從業人數和業務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目前,廣東省注冊稅務師行業擁有一支充滿朝氣的隊伍,人員結構和素質都在不斷提高,從業人員中35歲以下的占一半以上,40%以上的人員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同時,業務范圍日益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從原來的單純代理,發展到涉稅鑒證、稅收籌劃和稅務咨詢等高端業務,其中涉稅鑒證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70%。
雖然注冊稅務師行業這幾年的發展是迅猛的,也是可持續性的,但應該承認注冊稅務師行業與注冊會計師行業相比,從收入整體水平來講單體競爭力弱,個體發展還有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四、注會行業與注稅行業在做大做強方面的異同
通過上述分析可看出注冊會計師行業目前做大做強既有外因也有內因的推動,符合客觀的發展需要,是行業發展的主流。 那么,注冊稅務師行業能否跟風注冊會計師行業,靠協會力推做大做強呢?筆者的觀點是注冊稅務師行業做大做強的內外因都不具備。原因在于:
?。ㄒ唬┒悇諑熓聞账c會計師事務所相比,需要做大做強的動因不足
因為會計師事務所從事金融和證券業務時有資格的限制,一家事務所很難達到有關主管部門規定的人員和營業收入等條件,這些業務都是高端業務,高附加值。所以,可從外部促使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而目前的稅務師事務所沒有此方面的要求,甚至要不要做相關業務還需看稅務機關的具體要求。所以稅務師事務所雖然普遍認為做大做強對自己有好處,但遠景的好處并不一定能轉化為提高稅務師事務所的現實收益。所以稅務師事務所沒有做大做強的迫切性,具體到做大做強方案時能拖則拖。
?。ǘ┒悇諑熓聞账c會計師事務所相比,做大做強的基本條件還不成熟
目前會計師事務所能夠做大做強,是因為會計師行業有法定業務,行業發展了差不多二十年了,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而且這些事務所的主要收入是從事金融和證券業務的所得。這些正是會計審計業務的高端業務,因而具備組建集團所的經濟和技術條件,對其他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目前的稅務師事務所,沒有法定業務,也沒有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稅務師事務所,行業中業務收入排前的幾家,他們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主要是代理納稅申報、代理記賬、稅控機的維護等方面,而這些業務技術含量不高,也正是稅務師事務所的低端業務,大所的主營業務情況與會計師事務所大所剛好相反。因而這些稅務師事務所大所很難具有凝聚力來組建集團所。那些具有技術優勢的稅務師事務所因業務收入跟不上,沒有經濟力量組建集團所。
?。ㄈ┳远悇諑焻f會與注冊會計師協會相比責任更重
注冊會計師協會有四大事務所做技術支持,因為他們從事相關會計審計業務。但四大是不做稅務鑒證業務的,因而注冊稅務師協會得不到四大的直接的技術支持,因而注冊稅務師協會想讓自己在市場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至少需要從技術上提高自己。同時,由于協會會員的經營情況與注冊會計師會員情況相反,所以如何把規模大所、技術強所聚集到一起做大做強,有益于事務所、有益于行業、有益于社會,需要協會領導層拿出自己的政治智慧。
五、廣東省在注稅行業做大做強應采取的措施
雖然廣東省目前注稅行業組建緊密型集團的經濟條件還不具備,但不表示有關部門可以無為,正如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指出的: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據此應高度重視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和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首先地方政府應充分認識到注冊稅務師行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其次主管稅務機關應充分發揮注冊稅務師的專業服務和鑒證作用;最后協會應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具體措施如:省級主管稅務機關應盡快出臺規范注稅行業涉稅鑒證的文件,加強扶持和監管。省注冊稅務師協會應通過逐步推行統一的涉稅鑒證業務指南、開展稅務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等方式,不斷規范行業執業管理。組建懲戒委員會和專業技術委員會,調查處理涉及注稅行業的投訴、舉報,進一步加強對注稅行業的自律管理,為行業做大做強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會計視野網站.民族品牌第一大所中瑞岳華今成立.2008-1-23.
[2] 廣州注冊會計師協會網站.國內三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共同出資組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2006-11-3.
作者簡介
葛海林,現任廣東粵信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所長、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注冊資產評估師、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理事、廣東省注冊稅務師協會常務理事、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2007年受稅務總局的委托參與主筆起草了《土地增值稅清算鑒證業務準則》(國稅發[2007]132號文),完成了多項總局、中稅協和省稅協科研課題,獲廣東省注冊稅務師行業科研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