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論折舊政策

論折舊政策

折舊政策即企業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所作出的選擇。作為一種非付現性質的固定成本,不同的折舊政策直接影響著企業集團的收益、風險及現金流量,進而對企業集團籌資、投資、分配、市場價值以至集團的整體市場競爭能力都將產生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為此,必須對固定資產折舊有一個清楚、明白的認識,選用切實可行的折舊政策。本文將對固定資產折舊政策作一些研究:

  一、固定資產折舊政策的類型

  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分社會會計折舊政策(旨在統一對社會公眾會計報告的口徑,體現對外會計報告信息的通用性原則)稅法折舊政策(旨在統一納稅計算口徑,從而直接影響到企業集團的納稅現金支出以及實現利潤的留存額)以及集團內部折舊政策三大類。三者的關系是:對外報告遵循社會折舊政策,納稅調整依據稅法折舊政策進行,而內部折舊政策是集團內部自已制定的,旨在作為強化集團內部管理與控制的手段,并完全依托自身管理與控制的需要相宜選擇,以致完全可以不同于社會或稅法的口徑。

  二、社會會計折舊政策與稅法折舊政策的選擇

  作為多個法人的聯合體,雖然在集團內部會產生利益選擇的矛盾,但在對外關系上,相互間卻是一個共同利益的整體,有著高度的共識。實現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是社會或稅法折舊政策進行選擇與統籌利用的最終目的。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社會或稅法折舊政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彈性空間,這樣又在客觀上為管理總部、維護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機會。

  總部在選擇并利用社會或稅法折舊政策時,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是:怎樣更有利于市場價值最大化;怎樣更有利于納稅現金流出的最小化。

  (一)實現市場價值最大化

  對于社會折舊政策(即在對社會進行會計報告方面),折舊選擇的不同,直接會影響企業集團的賬面意義的報告業績,導致外部投資者對集團及其未來預期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判斷。而預期判斷的差異,肯定會影響到企業集團的市場價值。對于上市的企業集團,往往會導致股價或漲或跌的變動,并對增資配股價格及效率產生直接影響。當著企業集團的市場價值被低估,或者投資者對企業集團的業績及未來前景產生不利的判斷預期,或者上市企業集團的估價被低估而存在被廉價收購的危險,或者上市企業集團需要借助股價漲揚獲得一個有利的增資配股機會時,便應當采用長期限、低比率的折舊政策,藉以調低折舊成本,提高賬面收益,從而為外部投資者傳遞一種利好消息,恢復并提高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推動企業集團股價及整個市場價值的提高,消除潛在的被廉價收購的危險,并為增資配股創造良好的市場機遇。反之,如果企業集團的市場價值被過高的估計,使得外部投資者產生了過高的收益期望(對應于集團的資本成本),或者上市企業集團意欲借股價低落之機進行股票回購等等,就需要選用期限短、比率高的折舊政策。對于部分(母公司或某一子公司)上市的企業集團,或者成員企業屬于不同的產業領域,適用不同的社會折舊政策的話,管理總部便可以依據不同的目的,通過固定資產在內部成員企業間的調撥、調整或重新配置等策略,達到提高企業集團整體市場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二)實現納稅現金流出最小化

  不同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不僅對企業價值有影響,而且直接影響到企業現金流出量的多少。

  1、折舊年限對現金流出量的影響

  折舊年限的長短不同,現金流出總量就不同。縮短折舊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使前期會計利潤發生后移,在稅率穩定的情況下,所得稅遞延交納,相當于向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整體現金流出總量得到減少。

  「例」某企業有一輛價值500000元的設備,殘值按原值的4%估算,估計使用年限為8年。按直線法年計提折舊額如下:

  500000×(1-4%)/8=60000(元)

  假定該企業資金成本為10%,則折舊節約所得稅支出折合為現值如下:

  60000×33%×5.335=105633(元)

  5.335為8期的年金現值系數。

  如果企業將折舊期限縮短為6年,則年提折舊額如下:

  500000×(1-4%)/6=80000(元)

  因折舊而節約所得稅支出,折合為現值如下:

  80000×33%×4.355=114972(元)

  4.355為6期的年金現值系數。

  盡管折舊期限的改變,并未從數字上影響到企業所得稅稅負的總和,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后者對企業更為有利。如上例所示:折舊期限縮短為6年,則節約資金114972-105633=9339(元)。

  2、折舊方法對現金流出量的影響

  除折舊年限影響外,采用不同折舊方法對現金流出量也有影響。不同折舊方法的選用,從固定資產全部使用期間來看,折舊總額不變,對企業的凈收益總額并無影響。但從各個具體年份來看,由于采用加速的折舊法,使應計折舊額在固定資產使用前期攤提較多而后期攤提較少,必然使企業凈利前期相對較少而后期較多。這樣就延緩了所得稅交納時間,整體現金流出總量便得到了減少。故折舊方法中加速折舊法其納稅額的現金流量最少。

  由于不同產業領域的企業遵循不同的稅法折舊政策,這就為由不同產業領域的成員企業組成的企業集團提供了延緩或降低納稅現金流出量的自由空間或契機。但在稅法折舊政策的利用上,決不能為了追求眼前的納稅現金流出最小,而危及長遠利益,因為前者決非是企業集團管理目標之根本所在。

  三、企業集團內部折舊政策

  在技術革命不斷進步、競爭風險日趨激烈的當今經濟社會,一個企業集團能否擁有先進的、高科技含量的固定資產,直接就意味著是否占據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同時企業集團還必須明確的是,即使是當前市場上最先進的設備,一旦投資形成,便意味著該設備的技術性能在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始終停滯于當前水平上,在技術革命不斷進步的沖擊下,其原有的技術領先優勢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衰減,甚至淪為劣勢地位。為此,要求企業集團必須樹立危機意識可創新觀念,不斷優化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更新技術性能,以持續技術領先優勢推動強勁的市場競爭優勢。因而,關注技術進步,鼓勵并融通財力支持成員企業加速機器設備等經營性固定資產的更新換代,是企業集團制定內部折舊政策必須考慮的一個首要因素。

  翻閱各國折舊政策可以看出,工業發達國家普遍推行設備加速折舊靈活政策,這使得企業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和收益高峰期內加快回收設備投資,有利于企業通過折舊攤提增強自身設備更新能力。故企業集團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設計內部加速折舊政策。具體做法是:

  1、總部首先在集團的范圍內,對各成員企業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技術水平、質量性能、利用程度、配套狀況等進行全面的統計調查,以對固定資產的整體狀況有一個清晰的掌握。
  2、在統計調查的基礎上,依托戰略發展結構與培育核心能力的目的,對所需固定資產的數量、質量與結構進行目標規劃。

  3、針對不同的目標固定資產,依據對集團整體戰略發展結構與核心能力培育的重要程度,將經營性固定資產劃分為不同的類別,結合對設備技術更新速度的要求,并依托財務資源的承受能力,按不同類別固定資產確定不同加速折舊率。

  4、納稅時,各成員企業首先按照稅法折舊口徑,計算各自的實際應納應稅所得額和實際應納所得稅,然后對所擁有的相關類別的固定資產,按照各自適用的內部折舊比率,計算內部折舊成本,并依此計算內部應稅所得額與內部應納所得稅。并將兩種計算結果與依據報送管理總部。

  5、對于統一納稅的企業集團,管理總部按照稅法折舊政策口徑,在核定各成員企業的實際應稅所得額和實際應納所得稅的基礎上,調整匯交稅務機關;然后依據內部折舊政策,對各成員企業計算的內部應稅所得額和內部應納所得稅進行審核確認。實際應納所得稅與內部應納所得稅兩者之間的差額,在總部與成員企業之間進行結轉。對于獨立納稅的成員企業,管理總部在成員企業實際完稅后,根據完稅憑證,分別按照稅法折舊政策口徑與內部折舊政策口徑,對成員企業所計算的實際應稅所得額與實際應納所得稅、內部應稅所得額與內部應納所得稅進行復核確認,然后對確認后的實際應納所得稅與內部應納所得稅的差額,在總部與成員企業之間進行對沖結轉。

  6、管理總部應當不斷拓展融資渠道與融資能力,強化財務資源優勢,協調處理好各成員企業間的利益關系,借助集團財務公司或內部銀行,統籌資金的調劑配置,保障內部折舊政策的有效實施。

  綜上所述,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經濟大潮中,企業集團要想立于優勢之地,就必須充分了解認識“會計折舊、稅法折舊、集團內部折舊政策”的特點,針對集團內不同目標固定資產,執行不同的“集團內部折舊政策”,并通過固定資產在內部成員企業之間的調撥、重新配置等策略,達到提高企業集團整體市場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㈠演何雍澤。對固定資產折舊與減值的認識(J)。財會月刊,2002,(2)。

  ㈡演陳書凱。談財務會計和所得稅會計對固定資產處理的異同(J)。財會月刊,2001,(14)。

  ㈢演屈延凱。調整設備折舊政策,提高企業競爭力(J)。現代租賃,2004,(2)。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