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加入WTO后,全球許多跨國公司陸續進駐我國。這些跨國公司主動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國外上市所要求的財務報表,并在會計方法的選擇方面逐步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這就迫切需要將國際會計準則本土化和實現會計準則國際化作為我國會計準則未來發展的方向。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無形資產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其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顯著。為使會計制度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財政部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以下簡稱《無形資產準則》),對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報告進行了規范。《無形資產準則》的內容在很多方面與國際會計準則基本一致。
一、關于計算機軟件的會計核算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購入、自創的計算機軟件越來越多,對它的管理、核算也越顯重要。但在《企業會計制度》及《無形資產準則》中對計算機軟件的確認、核算無明確規定。企業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會計核算:①視同固定資產;②認定為專利技術;③認定為著作權;④作為辦公費在管理費用中一次性列支。
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著作權的形式對計算機軟件加以保護,我國的《著作權法》也明確規定將其作為一類與文字作品并列的特殊作品給予保護。因此,筆者認為,將計算機軟件歸入“無形資產-著作權”進行會計核算較為合適。但對于單位價值相對較小的計算機軟件如殺毒軟件,為簡化核算,可在“管理費用-辦公費”中一次性列支。至于什么是“單位價值較小”,可參照固定資產的確認標準,以2 000元為界。
根據《無形資產準則》,無形資產的成本應當自取得當月起進行攤銷。由于計算機軟件作為一項高新技術產品,具有技術更新快、使用期短,購入時一般無使用年限規定的特點,因此宜在較短時間內攤銷。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規定,企事業單位購置的軟件達到固定資產標準或構成無形資產的,經批準,其折舊或攤銷年限最短可縮至2年。因此,企業可充分利用此條款,將作為無形資產核算的計算機軟件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在2 ~ 5年內進行攤銷。當然,若要免除所得稅納稅調整,其攤銷年限需報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批準。
二、關于土地使用權的會計核算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根據財政部《實施〈企業會計制度〉及其相關準則問題解答》的規定,如果土地使用權的預計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的預計使用年限的,在預計該項房屋、建筑物的凈殘值時,應當考慮土地使用權的預計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預計使用年限的因素,并作為凈殘值預留,待該項房屋、建筑物報廢時,將殘值中相當于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的部分轉入繼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的價值;如果不再繼續建造房屋、建筑物時,則將其價值轉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以上規定,其實質是按無形資產對土地使用權進行單獨管理和攤銷,只不過形式上將土地使用權從無形資產轉入固定資產,將土地使用權攤銷改為計提折舊而已,增加了核算的復雜性和難度。
此外,企業為了長遠規劃一次性購入大批土地,然后根據實際需要逐年進行生產裝置的改擴建而分次使用土地的,按制度規定該土地使用權一次轉入在建工程,這樣會造成建成的房屋、建筑物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大相徑庭,使人們對資產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如按土地實際開發利用情況分次計入相關在建工程,則引起一部分土地使用權作無形資產核算,而另一部分構成房屋、建筑物價值,不符合會計核算原則。而且構成資產價值的土地使用權預計使用年限一般均高于房屋、建筑物的預計使用年限,按上述方法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很復雜,不利于實務操作和控制。
為了更好地反映土地使用權的全貌,方便實務操作,筆者認為,除房地產開發企業外,一般企業還是采用過去的核算辦法,對土地使用權按無形資產進行管理和核算較為合適。
三、關于專利權、非專利技術攤銷的會計核算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攤銷無形資產價值時,借記“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科目,貸記“無形資產”科目。也就是說,所有的無形資產的攤銷均在管理費用中核算。但實際工作中,專門服務于生產裝置的專利權或非專利技術和相關固定資產一起構成了該裝置的固定費用,其與企業的管理費用無直接聯系,并且往往價值較大。將該部分無形資產的攤銷在管理費用中核算,既無法準確反映該裝置所生產產品的生產成本,也不能合理地反映一個企業的管理費用水平,不利于同類企業間相關指標的橫向對比。因此,筆者認為,對于與某生產裝置相關的專利權或非專利技術的攤銷,應在“制造費用”科目中核算,以真實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