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在內的新的會計準則體系。無形資產新準則在關于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研究開發費用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本文以新準則為依據,比較、分析新舊準則的差異,以期更好地理解新準則,并且提出了無形資產確認和計量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建議。
【關鍵詞】 無形資產; 會計準則; 變化; 分析
一、無形資產確認和計量存在的問題
(一)無形資產確認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能夠得到確認的無形資產內容范圍偏窄。
目前,經濟學中提到的無形資產共有29項,美國的評估公司在對資產進行評估時所涉及的無形資產也達23項,而我國會計實務得到確認的無形資產只有12項,能夠真正作為明確的企業資產列入報表的只有7項而已。顯然,這些只是停留在工業經濟時代的無形資產范圍,與現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相比過于狹窄。現代企業的價值不再以物質資源的多少作為衡量的標準,而是要更多地考慮該企業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大小。
2.對新出現的無形資產項目確認不夠及時。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其產品上使用各種認證體系,如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商標使用權、網絡注冊域名,以及各種行業相關權威組織的認證等等。現有的準則對它們的確認都缺少相關的規定,無法及時地對其進行確認。這種確認內容的缺失,必將造成企業實際價值的扭曲,使企業的價值得不到真實的體現。
?。ǘo形資產計量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對無形資產的計量過于簡單且不合理。
從《企業會計準則》(下文簡稱《準則》)的規定看,對于自創型無形資產,只對開發成功取得專利權時發生的費用進行資本化確認,而其在研究階段時產生的費用卻只作為當期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特別是在國家對商標注冊統一收費的前提下,各種同類產品的賬面價值都是一樣的。這樣的處理方法根本不能完全計量出企業自創型無形資產的價值。對于大多數的無形資產特別是從外部取得的無形資產而言,《準則》對其計量采用的是有形資產的計量方法,按歷史成本入賬,這是因為無形資產在沿用工業經濟時代的會計計量體制中是微不足道的,至少與有形資產如廠房、機器設備等相比所占資產比例很小。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對無形資產進行這樣的會計處理還算是合理的。但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這種方法用于計量具有無形性、不穩定性等種種特征的無形資產就顯得簡單和不合理了,而且無形資產在企業價值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使用這種方法就越背離會計的客觀性原則和重要性原則。
2.對無形資產的計量過于注重貨幣實物性。
所謂的貨幣實物性,就是指在對無形資產計量時沿用有形資產的計量方法,以貨幣為主要單位進行核算,這在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什么錯誤的。但對于一些特殊的無形資產,諸如企業研發能力、企業人力資源價值、企業文化、企業顧客滿意度等反映企業競爭力方面的資源,就難以準確地用貨幣進行計量了。如果就此消除對以上資源的計量,將其排除在無形資產范疇外,那么對于企業資產的核算無疑是很大的損失。
3.只側重于無形資產減值。
國內的無形資產準則提到了對無形資產的減值準備,但卻沒有對有可能的無形資產增值進行相關的討論和說明。無形資產不同于有形資產,在其使用過程中,有的無形資產并不能準確判斷其價值是增加還是減少。因此,原有的只算減值不算增值的原則就變成單向的了。
二、對無形資產確認和計量的改進建議
?。ㄒ唬o形資產確認方面的改進建議
1.應擴大無形資產確認的內容范圍。
現行會計制度下,無形資產確認的內容范圍已經明顯跟不上時代的需要,除了自創型商譽等早已達成共識的項目外,還有很多項目也需要加入到確認的范圍中。
?。?)企業人力資源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不管在什么時代,人的創新能力都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和資金、土地等有限的資源相比,企業員工的知識水平更能左右一個企業在商場中的成敗。作為一種不會枯竭的資源,人力資源才是企業最不應被忽視的資產。只有把握住了人才,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人力資源應當算作是企業一項非常重要的無形資產進行確認和計量。
(2)各種認證標志的使用權。在現今播放的各種廣告中,觀眾通??梢钥吹侥衬钞a品得到了某某認證。對于這些不同種類的認證,包括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綠色食品商標等,企業在取得使用權后不能隨便將其買賣轉讓。因為這些認證標志是企業的產品在經過合法程序以及一系列嚴格的考核、檢驗后才能從相關機構取得并使用的認證。因此,這些認證和標志的使用權也應被算作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
?。?)企業內部形成的無形資產。任何企業都經歷了從小到大、從默默無名到聲名顯赫的過程,這些企業在它們的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而這種企業文化又會反過來影響企業的發展,影響顧客對產品的評價等。有的企業則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或者是先進的信息交流技術、網絡工作系統、企業融資關系等。這些企業內部形成的關系,往往也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利益,因此它們也應作為無形資產進行確認。
?。?)網絡注冊的域名。在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是信息和知識高度集中的集散地。不
管什么人,想要尋找什么信息、什么知識,只需要在互聯網上輸入相關關鍵詞,總能找到想要的資源。因此,在網絡環境下,企業在網絡中所使用的名稱,也和企業本身的名稱、商標一樣,代表著企業,塑造著企業在網絡里的形象。
2.要提高對新出現的無形資產的辨析度和確認力度。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幾乎每個企業都在加大自身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力度,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產品、新技術誕生。產品更新換代的日益加快對現有的無形資產確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已經摒棄現行會計下的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對其做出應有的改進,也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前進,注重對新出現的無形資產進行歸類和確認。
?。ǘo形資產計量方面的改進建議
1.正確計量自創型無形資產。
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所掌握的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它包括企業自創型商譽,企業文化,企業內部先進的信息交流技術、網絡工作系統、融資關系等。這些自創型無形資產都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必須正確地對它們進行計量。對于企業自創型無形資產,原有的計量方法只計算其歷史成本,明顯不能正確地計量出企業實際所擁有的無形資產以及它們的價值。為了能更客觀地反映企業實際控制、擁有的資產,應合理選擇計量屬性。根據無形資產的性質,對其計量應該建立產出價值觀——現值計量基礎。產出價值觀是以時間價值的現值作為計量基礎,因此其注重的是資產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對于無形資產所能給企業帶來的超額盈利以及價值變動能夠進行真實的反映。比如,有的無形資產有明確的投入價值,通過對其進行維護,能產生遠遠大于投入價值的經濟利益。而有的無形資產雖然沒有明確的投入價值,也一樣能產生巨大的經濟利益。
2.明確企業的研究和開發費用。
國際會計準則《研究和開發費用》中規定:研究活動是指“為預期獲得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和認識而進行的具有創造性和有計劃的調查。”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對于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力度加大,相應的費用投入也越來越多,對未來經濟利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可以看到,企業研發費用和企業的自創型無形資產關系密切。要正確計量自創型無形資產,前提是要做好對企業研發費用的分配,應根據研究與開發的不同特點區別對待,而不能籠統地對待。如果企業對新產品的研發沒有結果,那就是說企業并沒有得到相應的無形資產,所以其研發費用應當計入當期費用;而如果企業的研發成功,得到相對應的無形資產并能夠確認時,則該產品的研發費用應當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當中。開發費用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條件是:(1)有目的地從事無形資產的開發、使用或銷售;(2)開發產品或工藝的技術可行性能夠論證;(3)歸屬與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4)該產品、工藝的市場或對企業的有用性能夠論證;(5)永遠有足夠的資源保證開發項目的完成、銷售和使用。
【主要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Z].2006.
[2]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用指南[Z].2006.
[3] 孫娟.無形資產核算問題商榷[J].財會研究,2006,(8).
[4] 肖志敏,張明之.新經濟時代的會計結構模式重塑[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1,(8).
[5] 李紅梅.無形資產有關會計問題研究[J].四川會計,2003,(12).
[6] 趙紅.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幾個問題[J].稅收與企業,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