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近年來,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件的連續曝光,使人們更加關注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強化會計監督的呼聲越來越高。本文闡述了強化會計監督職能的必要性,通過對會計監督施行的現狀及其弱化原因的分析,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和完善會計監督職能的途徑和對策。
【關鍵詞】 會計監督; 內部控制; 必要性
一、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的必要性
會計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監督職能,對于改善單位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監督職能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
第一,有效實現單位經營方針和目標的需要。會計監督利用會計核算所提供的資金、成本、利潤等價值指標,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控制與指導調節,以此促進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實現其經營方針和目標。
第二,保護單位各項資產安全和完整的需要。會計監督職能通過對資產的控制,嚴格限制無關人員對資產的接觸,防止貪污、盜竊現象的發生;通過定期的財產清查,確定各項資產的實存數和賬面數,查明賬實不符的原因和責任,從而加強對資產的保護,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
第三,保證單位財務活動合法性的需要。會計工作是一切財務收支的“關口”,一切財務收支活動只有通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程序后,才能得以認可和實現,并在會計上進行真實、完整的反映。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便是真正起到“把關守口”的作用,財務收支中的任何違法違紀問題都會得到有效的制止和糾正,從而保證單位各項財務活動的合法性。
第四,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需要。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越來越嚴重,2006年審計署組織力量對1290家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審計,發現會計報表嚴重失真的企業占68%,各類違紀問題金額達1000多億元,上市公司中也出現了嚴重的會計造假事件。會計信息失真已嚴重影響到我國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經濟建設。因此,加強會計監督是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徑。
第五,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活而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必須在法律、法規、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只有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規范會計行為,打擊違法犯罪,才能促進有序競爭和有效配置資源,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既然會計監督職能在改善經營管理、保護資產完整、控制財務收支、維護經濟秩序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近年來會計監督職能又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二、我國會計監督施行的現狀
會計監督職能伴隨著會計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我國經過了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生活逐步與國際接軌,會計監督體系逐漸建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現階段也還存在著不足。
目前,社會上有一些部門和單位受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的驅動,會計工作違規違紀,弄虛作假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同時也阻礙了國家宏觀調控和管理的正常進行。比如,在2007年3月財政部公布的對159家企業2006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抽查表明,抽查的159戶企業中147戶資產不實,157戶利潤額不真,這嚴重阻礙了會計工作秩序的正常進行。這些問題的發生主要體現在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
三、會計監督弱化原因的分析
(一)我國會計監督法律約束機制不健全,導致企業會計監督不力
新的《會計法》雖已頒布,但是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卻沒有跟上。前幾年發生的“瓊民源”事件,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嚴重損害了公眾股東的利益,但是卻沒有相應的法律條款對其直接責任人進行制裁,使得會計監督形同虛設。再者,在會計監督過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說會計監督、審計監督概念模糊,執法機構職責、權限有待明確。很多企業將審計監督等同于會計監督,而事實上審計監督是對會計監督的再監督,它側重于事后監督,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對同一經濟事項的監督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隨著我國經濟多元化的發展,如果會計監督體系還不健全,也就難以適應復雜多樣的經濟活動。
(二)企業管理體制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失調
我國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體現在有的單位是根本就沒有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單位雖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但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以致會計秩序混亂,徇私舞弊現象經常發生。內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難逃其咎。
(三)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職業道德觀念有待加強
一般來說,企業虛假的會計信息也是出自于會計之手,因此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觀念在會計監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改革開放加快了會計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因此前些年我國會計人員奇缺,而現階段,雖解決了量方面的問題,但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和業務水平偏低,會計人員的監督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風險意識,職業判斷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惟命是從,在權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在所難免。
四、加強和完善會計監督的對策
會計監督的功能是指會計監督對社會經濟以及企業經營的作用。從宏觀上來講,合理地利用會計監督,可以促進社會經濟運行的規范化和合理化,排除社會經濟運行中不必要的阻力,也能推進廉政建設,節約使用資金,使社會經濟運行更加秩序化,并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從微觀上講,通過有效地履行會計監督,至少可以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企業經濟活動更加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有利于企業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有利于約束財產所有者、企業經營者的經濟行為;有利于企業節約開支,提高經營效益。由此可見,會計監督權利的履行對國家和企業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健全會計監督法律保障體系,為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提供法律保障
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離不開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必須加強我國法律體系的建設。建立和完善統一的會計準則,滿足企業多元化經營的需要,明確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的執法職責和權限,以實施清晰明了的監督職能,加大法律法規的處罰、賠償和執行力度,強化相關配套法律及相關法規的實施,加快會計法律體系的建設步伐,使會計監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