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交易性金融資產財稅處理差異

交易性金融資產財稅處理差異

金融資產屬于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貨幣資金、各種應收款項、債權投資、股權投資、由衍生金融工具所形成的金融資產等。企業管理者持有金融資產的意圖決定了金融資產的分類:(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3)貸款和應收賬款;(4)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的4個分類與金融資產的確認和計量緊密相關,其中第(1)、(4)類按公允價值計量,第(2)、(3)類按攤余成本計量。

  交易性金融資產會計處理要點

  1.資產負債表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除初始確認時的應收項目外)確認為投資收益。

  3.處置金融資產時,其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應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計提減值準備。

  例:大江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購買了長河公司的股票,假設大江公司將此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以上兩個公司都屬于居民企業,請對2007年發生的與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相關的業務進行賬務處理(假設每半年末對股票按公允價值計量),金額單位:萬元。

  1.2007年3月1日,購入長河公司股票100萬股,每股5元,總價款500萬元;此外支付了相關稅費1萬元。

  2.2007年5月10日,長河公司宣告分配現金股利,每股0.5元;6月3日收到現金股利50萬元。

  3.2007年6月30日,該股票收盤價為4.8元。

  4.2007年9月30日,大江公司出售長河公司股票20萬股,收到價款160萬元。

  案例解析

  1.2007年3月1日購入股票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00

  投資收益 1

  貸:銀行存款 501

  財稅差異:

  (1)《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四條所稱投資資產,是指企業對外進行權益性投資和債權性投資形成的資產。這里說的投資資產與會計上的金融資產在核算范圍上沒有差異。

  (2)《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規定,投資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成本:(一)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成本;(二)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即稅法上以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501萬元作為初始成本,而會計上將相關稅費1萬元計入了當期損益,形成財稅差異1萬元,匯算清繳時應作納稅調增處理。

  (3)延伸分析:如果實際支付的價款包含已宣告但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會計上應單獨確認為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而稅法上要求計入初始投資成本,從而產生財稅差異,需作納稅調整。

  2.2007年5月10日,宣告分派股利

  借:應收股利 50(100×0.5)

  貸:投資收益 50

  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股利 50

  財稅差異:

  (1)《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四)項所稱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因權益性投資從被投資方取得的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2)《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即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確認的股息性所得,屬于稅法規定的免稅收入部分,在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應當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大江公司持有長河公司的股票不足12個月,所以,會計上確認的投資收益50萬元不屬于稅法上規定的免稅收入,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不存在差異。

  3.2007年6月30日,股票按公允價值計量

  該股票當日公允價值為100×4.8=480(萬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00-480) 2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0

  財稅差異: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80號)規定,金融工具和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在持有期間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在實際處置或結算時,處置取得的價款扣除其歷史成本后的差額應計入處置或結算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

  (2)《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產生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即稅法上在持有期間以歷史成本為基礎,對于會計上公允價值的變動損益只有在處置時才能釋放出來,以上公允價值的變動損益,匯算清繳時應作納稅調增20萬元。

  4.2007年9月30日出售股票

  借:銀行存款 16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500×2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20×20%)

  投資收益 60

  財稅差異:大江公司在出售股票時,會計上確認的收益為64萬元(60+4),而稅法應確認的所得為轉讓收入減去計稅成本后的余額59.8萬元(160-501×20%),因此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4.2萬元(64-59.8)。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