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企業管理已經開始全面進入以戰略管理為中心的時代,傳統管理會計已無法適應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而戰略管理會計正成為管理會計中特別引人注目的生力軍,更將成為21世紀管理會計的發展模式。
在自動化制造技術日趨普及的今天,企業的大部分成本在短期內是固定的,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制造費用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傳統管理會計的成本計算、成本控制系統已不能勝任新的核算要求。同時,傳統管理會計也無法提供和解釋有利于企業針對競爭進行戰略調整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如產品質量、生產的彈性、顧客的滿意程度,以及與外部競爭者的指標比較等。將管理會計系統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的戰略管理會計便應運而生了。
戰略管理會計是一種全面性、統合性的風險管理。它跳出了單一企業這一狹小的空間范圍,將視角更多地投向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特別強調各類相對指標或比較指標的計算和分析,如相對價格、相對成本、相對現金流量以及相對市場份額等。由于未來企業的競爭充滿風險,信息使用者更關注的是企業的未來信息,因此,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及時性就成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首要因素,而企業計算經營成果的重點也從計算利潤轉向計算價值增值,并通過編制專門的增值表加以系統反映。
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單靠優良的財務業績是遠遠不夠的,它還必須依仗眾多的非財務指標。國外研究表明,以下八個因素對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顧客的滿意程度;制造優良;市場占有率;產品品質;可依賴程度;敏感性;技術領先地位;優良的財務業績。因此,戰略管理會計必須超越單一的期間界限,著重從長期競爭地位的變化中把握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它更注重企業持久優勢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犧牲短期利益,以期更好地把握各種潛在機會,回避可能的風險,從戰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
戰略管理會計與傳統管理會計是管理會計的兩個子系統。傳統管理會計深入企業內部,旨在提高企業內部效率,重在“知己”而戰略管理會計將關注的焦點投向市場和競爭對手,站在戰略的高度為企業尋求比較優勢,重在“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目前,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應用面并不廣泛,而且也并非所有的方法都受到重視。應用最多的實際上是責任會計,包括班組經濟核算、內部結算和內部承包經營責任制等各種形式。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競爭日趨加劇的時代,戰略管理不僅是理論研究的重點,更是管理實踐的需要。通過企業應用戰略管理會計的實踐來看,我國應用管理會計的視野必須從強化內部管理擴展到戰略管理領域,重視企業與外部市場的關系,市場經濟需要會計人員、管理人員進行機制創新、觀念更新。管理會計只要以長遠發展和重視市場環境變化為目標,其許多內容和技術方法也必須在應用中得到充實和提高。沿著動態發展、觀念更新,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思路前進,相信我國戰略管理會計的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