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的大學校園面積越來越龐大,建筑越來越現代化,學生數量越來越多,科研設施越來越昂貴,在人們為大學硬件條件的改善而歡欣鼓舞的時候,許多高校所承擔的巨額債務也漸漸讓其不堪重負。2009年初,教育部更是首次明確將“化解高校債務風險”列入了年度工作要點。
從財會角度來看,有收入才能有支出,那么,高校應該如何科學確認和管理自己的收入?我國高校目前采用的收入確認方式能否對收入管理起到最佳的輔助作用呢?
高校收入確認方式存“不適”
記者了解到,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高校會計主體所面臨的會計環境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高?;I資渠道日趨多元化,正在由過去的國家統一撥款,逐漸向多方籌集資金方式發展。政府投資比重逐漸減小,學生繳費收入、銀行借款、教育捐贈、科研收入等比重卻逐年上升,高校的預算外收入正在增大。
目前,我國對高校的預算外收入采用的仍是十多年前財政部制定的《預算外資金管理實施辦法》,該辦法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規定高校在收到學生學費、住宿費等各項預算外資金時,不得直接確認為收入,而只能記入“應繳財政專戶”,待上繳財政專戶且在撥回時才能確認為事業收入。
根據這一規定,高校事業收入的確認基本上可分為三步,即收費、上繳、撥回。在這種情況下,各高校需繳存在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實質上是各高校的自有資金,收入戶上的存款在資產負債表上得以如實的反映,而繳存在財政專戶上的款項卻被漏報。
貴州財經學院的羅兵、唐先勇兩位教授認為,這樣的會計處理方式顯然將會導致較大的錯報和漏報—— —實收金額不詳、財政專戶余額未知,從而嚴重損害到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性,也勢必會影響到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而且,還可能使高校財會工作失去應有的監督,易茲生貪污腐敗。
“收付實現”“權責發生”需兼收并蓄
學術界普遍對現行的高校收付實現制存在異議,認為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財政集中財力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卻使占高校大約70%的收入出現體外循環。同時,高校的學費收入依據收付實現制原則,只將已收部分作為收入處理而對應收未收部分卻未進行必要的反映。這樣既不能準確核算高校的應收學費規模,也不利于學費催繳,極易造成學費流失。
河北工程大學財務處的郭立星、王麗莉認為,我國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核算基礎,已不能滿足高校目前財務管理的需要。如果采用權責發生 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彌補這一缺點。以高校學費的收取為例,每年核定高校在校生的應繳學費收入可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交學費收入,貸:應交財政專戶。
已實際收取的學費金額—— —借:應交財政專戶,貸:應交學費收入。這樣,“應交學費收入”借方發生額為學生應交學費數額,貸方發生額為學生實際上交費數額,余額為學生欠交學費數額。
“應交財政專戶”貸方發生額為學校每年應上繳財政的各項收入,借方發生額為學校每年實際上繳財政的數額,余額為學校應代收而未收未交的數額。
郭先勇、羅兵則認為,如對高校現行的收付實現制稍做改進,也可進行科學合理的會計分錄,即收到學費時—— —借:銀行存款(收入戶),貸:應繳財政專戶。上繳財政專戶時—— —借:應繳財政專戶,貸:銀行存款(收入戶);同時做分錄—— —借:財政專戶款,貸:暫存財政專戶。撥回財政專戶款時—— —借:暫存財政專戶,貸:財政專戶款;同時作分錄—— —借:銀行存款(支出戶),貸:事業收入。根據上述三個會計處理步驟,即滿足等式:財政專戶款=暫存財政專戶。
對此,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的陳潔、劉幼昕也非常認同。他們表示,高等學校會計核算應部分引入權責發生制,將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有機結合,根據不同的經濟業務或不同的性質采用不同確認基礎。例如,一般情況下,可考慮選擇權責發生制,而在某些特定情況(如政府撥款、捐贈收入和獎勵支出等)下,則可以采用收付實現制。
現行高校會計報表也可修正
為解決目前高校收入確認方面的困難,高校學者和一些高校財務直接管理者有一個共識,即高校會計報表亟需修正。
郭先勇、羅兵給出了一份詳細的修正方案。他們認為,因為“財政專戶款”屬于貨幣資金下的三級科目,其期末余額與其他賬戶的銀行存款一同匯總到二級科目銀行存款內,然后由銀行存款與現金科目一同匯總到一級科目—— —貨幣資金。故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類下,無需增設項目。
同時,因為“財政專戶款”中的金額已計入“貨幣資金”項目,而財政專戶款與暫存財政專戶的金額是相等的,為保持資產負債的平衡,應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負債類中增設項目—— —“暫存財政專戶”,將其設在應繳財政戶前或后,便于使用者比較、匯總,同時將“暫存財政專戶”設置在負債類而非收入類,因為按規定繳存財政專戶的款項還不算收入。他們認為,這樣設置既不違反現行規定,又保證了月報表的左右兩邊相等,即: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
郭先勇和羅兵還提到,根據上述建議改進的財務報表,可在不違反國家對預算外資金管理的前提下,讓使用者通過報表了解到高校存放在財政專戶的款項金額,即負債項目“暫存財政專戶”上的金額,還可獲知高校實質已實現的事業收入,也就是實質事業收入=事業收入+暫存財政專戶+應繳財政專戶。
而且,通過上述的科目設置、賬務處理和報表的修正,在高校收付實現制這一現行收入確認基礎下,高校收入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基本上也能達到全面和完整,會計信息使用者也基本上能了解到高校的事業收入狀況。相對以前的賬戶和報表系統,改進后的賬戶處理和財務報表將大大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可靠性。此外,改進后的賬戶處理和財務報表也完全適應將要推行的“財政集中支付制”,符合將來的發展趨勢,也便于屆時的變化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