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市直各部門(單位)、市屬企業,各區縣(功能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有關單位:
根據《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價有關工作的通知》(魯財會〔2024〕52號)和《山東省會計學會關于報送2024年度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審材料的公告》(魯會學〔2024〕4號),現將我市2024年度高級會計師評審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評審依據
《山東省會計人員高級會計師職稱標準條件》(魯財會〔2019〕39號)(以下簡稱《標準條件》)。
二、評審范圍
通過全國統一組織的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并在成績有效期內(2022—2024年),符合《標準條件》的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可參加評審。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以及今年12月31日前達到退休年齡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得申報評審。
三、申報程序和路徑
高級會計師評審材料申報實行個人網上申報、單位審核推薦、主管部門審核、呈報部門審核呈報的申報程序。申報人員的申報材料(含電子材料和《山東省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表》)經單位、主管部門、呈報部門逐級審核后,由呈報部門上報至山東省會計專業資格高級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山東省會計學會,以下稱辦事機構)復核。
(一)申報人員登錄“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登錄方式1:https://117.73.253.239:9000/sdzc-web-ui/business/login/login.html;登錄方式2: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網上辦事服務大廳—系統快捷入口—山東省職稱申報評審系統)注冊個人賬戶,依次填寫個人信息、上傳證明材料,連同其他紙質材料報工作單位審核。
(二)申報人員所在工作單位、主管部門、需登錄“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依次逐級建立申報路徑接收申報人員材料,并進行審核和上報。主管部門單位應與“濟南市財政局”建立申報路徑,上報申報人員信息。以前年度已經建立申報路徑的,無需再建立路徑。
四、申報要求
(一)個人申報。申報人員應先參加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并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申報人員先登錄“全國會計人員統一服務管理平臺”(登錄方式1:https://ausm.mof.gov.cn/index/;登錄方式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官網—最右側圖標欄—全國會計人員統一服務管理平臺)注冊并完善采集信息,審核通過后,在“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注冊個人賬戶,部分申報信息如申報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學歷、專業技術資格、繼續教育學分等,將從全國統一平臺自動提取,無需個人填報和上傳附件。未能自動提取的申報信息,須在“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據實填報、上傳附件,并對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涉及國家秘密的申報材料,需按照申報人所在單位傳遞涉密文件的方式線下報送(如機要郵寄、專人報送等),不得上傳平臺,對使用平臺違規填報、上傳、流轉國家秘密造成的后果,由個人負責,并按照國家、省保密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二)單位審核推薦。申報人員所在單位負責審核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和規范性,并負責組織好申報推薦工作。單位確定推薦申報職稱人員名單后,將申報人員的申報材料及有關情況(有保密要求和涉及個人隱私的除外),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并填報《推薦申報專業技術職稱“六公開”監督卡》(附件2)。勞務派遣人員由現工作單位推薦申報和公示。
(三)主管部門審核。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個人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和規范性,并對申報人員所在單位的推薦及公示情況進行把關。審核通過的,將申報材料報濟南市財政局審核。
(四)嚴格審核把關。工作單位、主管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負責,嚴格審核,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程序、應及時退回申報人,并告知原因。申報人員應及時查看申報材料的審核情況,并接收退回材料。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1.不符合評審條件;2.不符合填寫規范;3.不按規定時間、程序報送;4.未經或未按規定進行公示;5.有弄虛作假行為;6.其他不符合職稱政策規定的。
(五)補充完善材料。山東省會計專業資格高級評審委員會對不規范、不完整的申報材料直接退回申報人并一次性告知修改意見,僅提供一次修改機會。申報人員應及時查收,并在規定時間內對申報材料進行修改后再次逐級報送。對弄虛作假的一經退回,不再接收申報材料,并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因申報人員未按時修改、修改不全面等個人原因影響評審結果的,后果由申報人員本人承擔。
(六)其他事項。經山東省會計專業資格高級評審委員會復核通過的,申報人員自行打印《山東省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表》一式2份(系統生成,A3紙雙面打印,原件),經所在單位、主管單位簽字蓋章。負責人簽字處由負責人簽字或加蓋人名章,公章處應加蓋單位公章或職稱專用章。申報材料中如有公開出版的會計類書籍無法通過網絡查詢的,請一并報送。《山東省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表》屬個人檔案材料,評審通過后應及時報本單位人事部門,存入人事檔案。
五、申報材料特別注意事項
(一)所有申報人員請及時關注自己的申報信息,及時修改提交。
(二)身份證原件正反面拍照拼圖上傳。
(三)所有上傳的申報材料不可倒置且清晰完整。
(四)本人執筆制定的本單位內部規章制度、辦法等業績材料需在“任現職以來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中“其他”項上傳,同時單位要單獨出具說明,證明需體現本業績由申報人員執筆制定、取得成效情況等,并加蓋單位公章。
(五)繼續教育專業課自動提取,專業技術公需課學時如不能自動提取,請自行手動填寫,合計總學分,還需上傳各年度公需課學時證明材料。
(六)任現職以來各年度考核結果要上傳正規的年度考核表。
(七)破格申報人員必須由單位出具破格推薦報告書,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八)上傳材料附件名稱需與所填內容標題一致。
(九)工作經歷欄最多保留六條信息。
(十)填寫內容附件材料需是原件拍照上傳。
(十一)山東省會計專業資格高級評審委員會審核通過后,請申報人員及時打印申報表蓋章報送。
六、材料報送時間、地點
網上申報時間:9月26日—10月25日,申報數據逾期未上傳至濟南市財政局賬號的,一律不再受理。
聯系電話:0531—51703832
紙質材料報送地址:濟南市龍奧大廈C區0632室。
七、評審費用
根據《關于改革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魯發改成本〔2021〕638號),評審費收費標準為每人次360元。
評審費用實行網上繳費,申報材料經辦事機構審核通過后,申報人員應及時登錄“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臺”查看申報進度并按提示要求進行繳費,過期未繳費的視為自動放棄。
八、申報紀律和責任
申報材料報送實行告知承諾制。
(一)申報人員對本人的申報行為負責,承諾填寫的內容及申報材料真實準確;不得偽造、涂改證件及證明,不得提交虛假申報材料,不得有其他違反評審規定的行為,一經查實,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涉嫌違紀違規的,按照人事管理權限予以黨紀政紀處分。
(二)各市直部門(單位)、市屬企業,各區縣(功能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評審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按照各自職責,相互配合、加強溝通,及時審核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和申報材料。對于審核不及時造成的影響,由有關單位負責。
(三)申報人員所在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對申報材料和推薦程序的真實性、合法性、規范性負責;對申報材料要嚴格把關,嚴格履行申報人員的推薦公示程序,組織好材料呈報工作,對未履行評議推薦公示程序的,取消參評資格。按照“誰審核、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各環節相關單位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妥善處理解決,對因不負責導致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四)各單位要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積極申報,并從嚴審核申報材料,確保申報材料真實可靠,防止弄虛作假。有關組織或個人為專業技術人員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將對負有責任的組織給予通報批評,對負有責任的專業技術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附件1:材料報送及填報要求
附件3:山東省會計人員高級會計師職稱標準條件
附件4:山東省會計學會關于報送2024年度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審材料的公告(魯會學〔2024〕4號).docx
濟南市財政局 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9月26日
附件1
材料報送及填報要求
一、單位注冊
“單位名稱”為申報人員工作單位法定全稱,與“單位意見”中的單位公章一致,不得填寫簡稱、別稱,不得填寫內部處(科)室或非獨立法人二級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
二、個人注冊
1.“出生日期”以身份證出生日期為準,如與檔案出生日期不一致,可在“檔案出生日期”處上傳證明進行修改。
2.社保信息可點擊“獲取社保繳費信息”自動提取。如未提取成功,可自行錄入信息并上傳社保繳費證明。
三、申報信息
“單位推薦排序”由各單位自行確定是否排序,不作統一要求。
四、學歷信息
1. 全日制學歷信息從全國會計人員統一服務管理平臺中提取。
2.“評審依據學歷”指參評本年度高級會計師所依據的學歷。全日制學歷與依據學歷可為同一學歷,也可不同。1993—1997年入學并取得“山東省干部教育驗印專用章”驗印的學業證書,選擇“省業余大學”。
五、現專業技術職稱、職業資格
1.現專業技術職稱、職業資格從全國會計人員統一服務管理平臺中提取。如未提取成功,可自行填寫。
2.“聘任時間”填寫第一次受聘現專業技術職稱的時間,需上傳正規崗位聘用表或聘文、聘書等。
六、現任(含兼任)行政職務
“現任(含兼任)行政職務”與任職單位一致,填報正式文件任命的行政職務,并在申報系統中上傳正式任命文件原件或會議紀要原件的掃描件。
七、任現職以來考核情況信息
填寫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后近5年的考核情況,應按實際考核確定的等次填寫,并在申報系統中上傳正式的單位考核表。
八、近五年學習培訓及繼續教育經歷
1.專業科目的繼續教育情況從山東省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系統中提??;自申報年度起,往前數5個連續年度的繼續教育情況不得缺失。各年度繼續教育只保留一條記錄(多余刪除)。
2.公需科目的繼續教育情況通過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中提取,如不能提取,可自行填寫,并上傳學時證明。
3.繼續教育需填寫總學分。
九、任現職以來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填寫受聘現職以來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包括獲獎、課題、專利、論文著作和其他等5類,共限填15條。各項內容必須符合《標準條件》中規定的標準內容,禁止填報不符合條件的內容,填報時要嚴格分類填寫,避免出現各類內容混填的情況。
1.受獎情況填寫代表個人工作能力和業績的獎項,參考《標準條件》中的第六條(業績與成果),“時間”填寫證書落款時間。“位次”填寫:成果、受獎等系個人獨立完成的填寫“1/1”;與他人合作完成的,如:申報人為第1位完成人,系3人合作完成的,填寫1/3,為第2位的,填2/3,依此類推。獎項需上傳獲獎項目具體內容,不得僅上傳證書。
2.課題須與會計工作相關,要有課題主要內容和立項、結項證明。
3.專利須為會計相關的專利,不含轉讓的專利。
4.論文和著作指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以后的論文、著作、作品,參考《標準條件》中的第七條(專業理論水平),不得上傳用稿通知。“時間”填寫期刊或著作的出版時間,“期刊或出版社”填寫期刊或出版社的法定全稱。“題目”的填寫,先注明“論文”“著作”,然后寫作品名稱、頁數。如“論文:《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會計實時控制》P35”。“位次”的填寫與獎勵位次的要求相同。
5.本人執筆制定的制度、辦法等業績成果應由單位附說明,證明由本人制定,并將主要內容合并頁面上傳,不得僅上傳封面,應在任現職以來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其他”項中上傳。
上傳的證明材料如有多個頁面的,應合并掃描為1個文件上傳。論文材料應上傳封面頁、目錄頁、正文頁和互聯網搜索的數據庫檢索頁,不得僅上傳封面、目錄。附件大小1M以下,jpg或pdf格式的正面清晰照片。
上述材料的發表時間應在呈報材料的截止時間內,超期的不予認可,不予受理。
十、任現職以來主要專業技術工作成績及表現
填寫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后的工作業績,字數上限為1200字,工作業績中不得出現姓名和單位名稱。
十一、其他證明附件
掃描上傳《推薦申報專業技術職稱“六公開”監督卡》及其他證明材料。填寫“六公開”監督卡應遵循以下要求:
1.“單位(蓋章)”填寫單位名稱,與公章一致,加蓋單位公章或職稱專用章。
2.“實際參加推薦的人數”指本單位組織推薦時,成立的7人以上推薦委員會成員人數(單位人數不足7人的按照實際的最高人數填寫,并附單位說明);“被推薦申報人數”指此次被推薦申報高級會計師評審的人數。
3.“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由人事部門負責人簽字或加蓋人名章;“單位領導”由單位負責人簽字或加蓋人名章。
十二、其他注意事項
1.申報系統中填寫的內容,均應上傳相應的證明材料。證明材料上傳不全或申報內容填寫不全的,由申報人員承擔相應的后果和責任。
2.表格中需要簽字、蓋章的地方必須兩者皆備,缺一不可。
3.評審表中的項目不能漏填,無需填寫或沒有的填“無”,不能空置。
4.申報人員所在工作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和呈報部門均需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組織機構代碼證注冊單位賬戶。
5.申報人員屬于勞務派遣的,應在“勞務派遣單位”欄填寫法定全稱。
6.申報系統上傳的證明材料,圖像應清晰完整,不可顛倒。涉及多頁的,應掃描或用圖像軟件合成為一個文件。
7.聯系電話應填寫準確。
附件2
推薦申報專業技術職稱“六公開”監督卡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專業技術人員總數 |
實際參加推薦的人數 |
被推薦申報人數 |
||||||||
“六公開” 內 容 |
1、公開專業技術崗位數 4、公開申報人述職 2、公開任職條件 5、公開申報人的評審材料 3、公開推薦辦法 6、公開被推薦申報人員名單 |
|||||||||
如果認為單位做到了上述要求,請在下面欄目中簽名 |
||||||||||
全體專業技術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代表 |
||||||||||
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 |
||||||||||
單位領導 |
||||||||||
注:1.單位人數少的由全體專業技術人員簽名,人數較多的可由下屬二級單位推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簽名。
2.未簽名人員要另外注明原因。
3.此卡報相應評審委員會和人事部門各一份。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
附件3
山東省會計人員高級會計師職稱標準條件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會計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會計專業技術人才,加強高層次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8號),結合全省實際,制定本標準條件。
第二條 本標準條件適用于全省范圍從事會計及相關工作的在職在崗人員。
第三條 高級會計師職稱實行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評價制度。凡申請參加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審的人員,須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會計高級資格考試,取得成績合格的,在有效期內方可申請參加評審。
第二章 標準條件
第四條 基本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遵守憲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廉潔奉公,愛崗敬業,有效履行崗位職責;
(二)近五年各年度考核均為合格(稱職)以上;
(三)符合國家或省繼續教育有關要求。
第五條 學歷(學位)及資歷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方可報考高級會計師職稱:
(一)具備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博士學位,取得會計師職稱后,從事與會計師職責相關工作滿2年;
(二)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取得會計師職稱后,從事與會計師職責相關工作滿5年;
(三)具備大學??茖W歷,取得會計師職稱后,從事與會計師職責相關工作滿10年。
第六條 業績與成果
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能獨立負責某領域或單位的會計工作,取得會計師職稱后,工作業績突出,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主持擬定、修訂本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預算或會計崗位操作規程、會計監督檢查方案等,并已實施且效果顯著;
(二)立足會計工作,在增收節支、降低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貢獻突出、成績顯著;
(三)作為第一撰稿人,撰寫過2篇以上對本單位業務具有指導意義的財務分析報告或專題調研報告;
(四)在開展內部審計、查錯糾弊,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通過調研報告、管理建議方案等提出重大建議,效果顯著;
(五)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承辦人完成縣級以上重點工程、技改項目的經濟可行性論證或大中小企業改制、上市、投融資、重組、清算等2項以上;
(六)在會計中介機構作為負責人或主要承辦人完成大中型企業年度審計、資產評估、年度咨詢等2項以上。
第七條 專業理論水平
系統掌握和應用經濟與管理理論、會計理論與實務,取得會計師職稱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公開發行的期刊上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會計類論文2篇以上;
(二)在公開出版的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會計類書籍中,本人撰寫部分不少于50000字;
(三)作為主要完成人承擔市級以上會計相關的課題或研究成果1項以上,并已結項;
(四)省級以上管理會計、內控等案例評選中獲獎案例的主要完成人;
(五)長期(5年以上)在鄉鎮單位(不含城區街道辦事處和派出機構)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其崗位實踐性、操作性強的,可提交2份本人撰寫的與本區域、本單位會計工作相關的較高水平的專題方案、會計案例分析報告等。
第八條 破格條件
不具備從事專業工作資歷要求,但確有真才實學、取得會計師職稱以來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考評:
(一)主持完成省、部級會計科研課題(項目)1項以上,已結項的;
(二)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三等獎以上及相當獎勵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獲省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獲2項以上與會計相關的國家專利;
(三)通過考試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在會計中介機構連續執業2年以上,或從事會計工作5年以上,可免于參加全國會計高級資格考試,按照職稱評審要求和有關程序規定直接申報高級會計師職稱評審。
第三章 附 則
第九條 資歷年限以及工作年限計算截止到評審年度的當年年底。
第十條 本標準條件中有關問題的特定解釋與說明:
(一)凡規定的學歷、年限、數量(目)、等級等概念均含標識的學歷、年限、數量(目)、等級;
(二)會計相關工作指財務、財政、稅務、投資、評估等;崗位以用人協議、聘用合同、任職文件等為依據;
(三)論文為第一作者或獨立完成,發表的論文;論文字數指正文字數,不包括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
(四)期刊是指具有ISSN(國際標準刊號)和(或)CN(國內統一刊號)刊號,公開并定期出版發行的刊物,不含增刊、???、臨刊、電子期刊等。
(五)出版書籍指具有ISBN國際標準書號,公開出版發行的專業研究性合法書籍,不包括一個單位、一個系統統一出版的論文集、講話集、報告集等;
(六)“主持”指該項目或課題的總負責人,負責該項目或課題的全面工作,一般列項目或課題完成人第一位;“主要完成人”指獎項、項目或課題的主持人或主要參與者,應排前3位。
第十一條 對違反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紀律和有關規定的,按照國家、省有關政策規定和黨員、干部管理權限予以處理。
第十二條 本標準條件由省財政廳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 本標準條件自2019年11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1月14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印發的《山東省會計系列高級會計師資格評價標準條件》(魯人社規〔2017〕7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