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楊良成,楊明.“三堅三守” 開啟中國會計職業道德新篇章[J].財務與會計,2024,(17):80.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的立身之本,也是會計行業的立業之魂。財政部于2023年1月發布《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主要內容為“三堅三守”,即:堅持誠信,守法奉公;堅持準則,守責敬業;堅持學習,守正創新。堅持會計職業道德,做好“三堅三守”,就是筑牢會計職業道德的長城。
一、堅持誠信,守法奉公
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先生說“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他創辦的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校訓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從中可見信對于會計之重要。作為會計人,要做的就是守信。堅持誠信是一種內在素質的體現,是德性倫理的體現,是人格操守的體現。
守法奉公則體現為規范倫理,是一種外在的要求,以堅持誠信為基礎。這里的法,可理解為廣義的法,不僅包含會計法律法規,還包含諸如公司法、經濟法、證券法、審計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具有強制約束力,全體會計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不能逾越。守法是基礎,為因;奉公是具體表現,為果。
堅持誠信、守法奉公,需要會計人既講德性倫理,又遵守規范倫理,需要會計人內外兼修,在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的基礎上,遵守法律法規,遵從規范倫理。
二、堅持準則,守責敬業
會計準則和會計職業密切相關,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會計人堅守的準則,既有業務準則,也有為人準則。業務準則,便是會計準則,是會計執業標準和原則,有法律規定,是硬性規定,屬規范倫理。為人準則,和操守相關,是會計人堅守的底線,和軟實力相關,靠道德輿論約束,屬德性倫理。
守責敬業,和堅持準則密不可分,只有堅持準則,才能做到堅守會計之責。守責,需要勇氣與擔當。現實經濟社會中,會計人員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體現出責任與擔當,自覺抵制會計造假行為,維護國家財經紀律和經濟秩序。
敬業,體現在一個“敬”字。會計人每天都和賬表冊據打交道,每天都在數字堆里摸爬滾打,只有愛崗才能敬業,只有敬業才能在會計道路上走得更遠。
堅持準則,守責敬業。不做假賬,是堅持準則的具體表現,是守責敬業的基本標準,是在遵循規范倫理的基礎上體現出的內在素質與德性倫理的完美結合。通過守責敬業,實現自身價值;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
三、堅持學習,守正創新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隨著信息社會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字經濟與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之勢。會計人要想生存發展乃至銳意進取,必須堅持學習。既要學習德性倫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形成會計職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樹立會計職業的正面形象;又要學習規范倫理、法律法規,遵守準則,提高專業技能,做到內外兼修。
守正,守的是客觀公正。客觀公正是會計行業的精神支柱和靈魂。客觀是前提,為因,客觀才能公正,主觀臆斷做不到公正,公正是處理的具體表現,為果。會計人守正,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對現象進行客觀分析后用數字說話。
創新,新學科、新領域、新課題需要持續探索,新職業和新崗位需要不斷進取。唯有不斷進取學習,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堅持客觀公正,才能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