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系統謀劃和整體部署,吹響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號角。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作為我國財經人才培養的國家級學府,肩負著為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建設培養高質量財經人才的重任。學院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的中心任務,積極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相關要求,加快部署推進各項工作。
努力構建中國自主的財經知識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
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同中國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短短數十年間,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二,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位居全球第一,世界500強公司總數位居全球第一,在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重大工程建造能力等領域領跑全球。這些偉大的成就表明,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已經無法解釋中國經濟實踐,更無法指導中國經濟未來發展。
基于此,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啟動了“構建中國自主的財經知識體系”工程,旨在扎根中國實踐,總結中國模式,講好中國故事,以中國理論培育頂天立地的財經人才。目前,第一批“中國自主財經知識系列讀本”編寫工作已經啟動。同時,基于中國領先企業的標桿案例開發工作也正在計劃之中。學院力爭通過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從理論與案例兩個維度全方位總結提煉中國自主的財經理論,并用之于學院各項人才培養項目,使得學院培養的人才能夠頂天立地,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同時,積極開展對外傳播,在國際上講好中國財經故事。
積極革新教學模式,培養創新型、復合型財經人才
隨著人類進入智能社會,教育理念、教學模式都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行動學習、翻轉課堂、無邊界學習、智能輔助學習等教學革命風起云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自建院以來,始終堅守人才培養初心使命,銳意進取,不斷革新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持續提升育人效果;深入研究開發各類財經人才能力框架體系,并基于能力框架體系確定學習目標,制定課程圖譜,設計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式,持續提升教學效果。
近年來,更是將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培養視為人才能力培養第一要務。學院先后推出行動學習、案例學習、研討式學習、沙盤模擬學習等全新的教學模式,目前還推出了整合課、基于標桿案例的精品課程開發等教學創新舉措,切實提升了教學效果,更好實現了學以致用的育人目的。同時,為了更好促進教師的教學與科研融合,學院制定并進一步完善了教授負責制項目,鼓勵學院教師根據學員需求開發課程內容,并更好將教師的科研成果應用于育人實踐,克服過去不同程度存在的教學與科研脫節和“兩張皮”的問題,從而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以學術支撐教學,以教學引導科研。
培養面向數智時代的高質量財經人才
智能時代正以我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呼嘯而來,并深刻改變了產業結構、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時也對財經人才能力素質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為了適應數字經濟、智能時代對人才的全新要求,學院未雨綢繆,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啟動了相關的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并在2018年與美國天普大學聯合開設了IT審計與網絡安全碩士項目,2020年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開設了智能會計與金融科技碩士項目,在國內各類教育機構中較早引入了數智會計、數智審計課程體系。同時,重塑了學院公開課體系,按照兩大體系重構學院的公開課體系,一是聚焦會計主責主業的公開課體系,二是“會計+”公開課體系。其中,“會計+人工智能”、“會計+數字經濟”是學院“會計+”公開課的重點內容。
目前,學院還正在與有關部門合作,擬推出全新的數智會計人才培養項目,旨在更好滿足新時代的財經人才能力提升需求。為了切實增強相關人才培養質量,學院開門辦學,在內部設立相關研究機構,在外部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企業展開深度合作,設立教學實踐基地,聯合科研攻關,聘請相關實踐專家授課等形式,深度推動數智會計領域的產學研合作,以深度融合的全新培養模式,為數智時代的到來培養高質量財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