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浙財會〔2024〕20號
各市、縣(市、區)財政局,省級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會計人才隊伍培訓培養工作,我們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會計人才隊伍培訓培養行動計劃(2024-2027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浙江省財政廳
2024年5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浙江省會計人才隊伍培訓培養行動計劃(2024-2027年)
為貫徹落實省委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素養會計人才隊伍,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財會〔2021〕34號)、《財政部關于印發〈財政部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財會〔2022〕3號)和《浙江省財政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浙財會〔2023〕38號),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緊緊圍繞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堅持需求導向、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原則,加快構建層次分明、定位清晰、高效有序的會計人才培訓培養項目體系,著力提升全省會計隊伍的專業技能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切實推動會計人才向專業化、國際化、復合型轉型,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強有力的會計人才支撐。
(二)主要目標
2024—2027年期間,持續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培訓培養項目實施,分層次、多領域開展會計人才培訓培養工作。聚焦培養行業領軍力量,選送20名左右會計人員參加財政部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中青年人才培養項目,遴選20名左右省級高層次會計人才,打造一支以省部級高層次會計人才為核心的拔尖人才隊伍;聚焦培養行業中堅力量,累計培養不少于400名省、市級高端會計人才、150名會計中介行業人才,打造一支以高端會計人才和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高級管理人才為核心的高端人才隊伍;聚焦培養行業新生力量,累計培養不少于150名省級和400名市級會計青年英才,打造一支專業技能扎實、綜合素質優秀的后備人才隊伍;聚焦會計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常態化組織開展繼續教育和各類培訓,全省年參加人數超過45萬人。
二、主要任務
(一)協助實施財政部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各級財政部門要充分利用財政部高層次財會人才培訓培養平臺,根據財政部統一部署,按照崗位能力培訓和中青年人才培養分類實施的要求,加強與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總會計師協會等協同配合,積極動員和推薦我省優秀財會人員參加培訓和選拔,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全國一流水平、在我省會計事業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的領軍人才。
1.崗位能力培訓項目。
(1)企業總會計師崗位能力培訓班。財政部面向上市公司、省級國有一二級企業及地方其他重點企業的總會計師、財務總監或同級別的單位分管領導開展短期培訓,推動提升企業總會計師適崗履職能力。全國每年開辦24期,每期培訓約120人,培訓期10天。
省財政廳根據財政部下達的班次和名額,負責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財務人員參訓,做好組織布置、資格審核和跟班管理等工作,具體實施由省總會計師協會承擔。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宣傳動員、資格審核和名單報送等工作。
(2)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負責人崗位能力培訓班。財政部面向省級機關、省屬醫院和高校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負責人開展短期培訓,推動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負責人適崗履職能力。全國每年開辦6期,每期培訓約120人,培訓期10天。
省財政廳根據財政部下達的班次和名額,負責組織符合條件的省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負責人參訓,做好宣傳動員、資格審核、跟班管理等工作,具體實施由省總會計師協會承擔。
(3)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崗位能力培訓班。財政部面向全國“百強”、各省“二十強”及新備案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開展短期培訓,推動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執業能力和管理能力。全國每年開辦9期,每期培訓約120人,培訓期10天。
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根據財政部下達的班次和名額,負責組織符合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參訓,做好宣傳動員、資格審核和跟班管理等工作。
2.中青年人才培養項目。
(1)企業班。財政部在上市公司、省級國有一二級企業、地方其他重點企業總會計師及其后備人員中,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推動其在資本運營、價值管理、風險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的方式,每兩年開展一期,每期招收2個班,每班約60人,培養周期三年,每年集中培訓20天。
省財政廳根據財政部的統一部署,負責做好組織布置、資格審核和考試組織等工作。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宣傳動員、資格審核等工作。
(2)行政事業班。財政部在行政事業單位分管財會工作的單位負責人和財會部門負責人中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推動其在有效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體系、落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的方式,每兩年開展一期,每期招收1個班,每班約60人,培養周期三年,每年集中培訓20天。
省財政廳根據財政部的統一部署,負責做好組織布置、資格審核和考試組織等工作。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宣傳動員、資格審核等工作。
(3)學術班。中國會計學會在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會計教學或會計研究工作的人員中選拔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專業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推動其在加強會計理論和實踐應用研究、促進會計學術創新和理論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的方式,每兩年開展一期,每期招收1個班,每班約60人,培養周期三年,每年集中培訓20天。
省會計學會根據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和中國會計學會的工作安排,負責做好宣傳動員、資格審核和考試組織等工作。
(4)注冊會計師班。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從事審計實務的注冊會計師中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推動其在提升會計師事務所治理水平、審計質量和服務國家建設能力,增強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方式,每年開展一期,每期招收1個班,每班約35人,培養周期三年,每年集中培訓20天。
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根據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工作安排,負責做好宣傳動員、資格審核等工作。
(5)國際化高端班。會計準則委員會在具有發展潛力的國際化會計人員中選拔專業能力過硬的涉外會計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推動其在參與企業會計準則國際治理、推動我國會計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的方式,開展周期、招收班次、招收人數、培養周期和每年集中培訓天數由會計準則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省財政廳根據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和會計準則委員會的工作安排,負責做好組織布置、資格審核和考試組織等工作。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本地區宣傳動員和資格審核等工作。
(二)積極實施浙江省高層次人才計劃。省財政廳積極推動省高層次人才計劃在會計領域的實施,遴選專業水平居省內領先地位、具有成長為國內領軍人才潛力且符合我省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的會計人才給予重點培養,支持其開展會計研究和研究成果應用推廣,在會計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頭雁作用。項目支持期三年,每年遴選1次,每次遴選不超過5人。
省財政廳根據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負責人才遴選、扶持培養和跟蹤管理。各市財政部門負責在分配名額內擇優推薦符合條件的會計人員參加遴選。
(三)統籌推進浙江省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省財政廳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統籌謀劃浙江省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組織各級財政部門和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各類會計人才培訓培養項目,全面提升各層級會計人才專業技能、適崗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
1.崗位能力培訓項目。
(1)省級以上會計領軍(高端)人才后續教育培訓。省會計學會面向省內已畢業的省級以上會計領軍(高端)人才開展短期培訓,持續提升其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每年舉辦1期,每期人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培訓期不超過3天。
(2)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素質提升培訓。各級財政部門面向同級行政事業單位財會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財會業務骨干開展常態化培訓,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知識更新,提升會計專業水平和崗位勝任能力。
省財政廳負責舉辦省級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素質提升培訓班,每年舉辦1期,每期人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培訓期不超過2天。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開展本級行政事業單位財會素質提升培訓工作。
(3)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上崗培訓。各級財政部門面向同級行政事業單位新入職財會人員開展崗前培訓,確保新入職財會人員掌握財會基礎知識和基本實務技能。
省財政廳負責舉辦省級行政事業單位新入職財會人員上崗培訓班,培訓期次、人數、天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開展本級行政事業單位新入職財會人員上崗培訓。
(4)省級專業技術人才高級研修班。省財政廳組織全省中高級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和中高層次財會管理人員開展專題研修,引導中高級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等緊跟經濟、產業、科技發展動態和會計改革前沿,持續提升會計專業能力素質。每年舉辦1期,每期人數不超過60人,培訓期不超過3天。省財政廳負責制定研修計劃和培訓組織工作。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宣傳動員本地區符合條件的人員參訓。
(5)準則制度師資培訓。省財政廳會同省級相關部門,根據財政部準則制度的頒布情況和貫徹執行要求開展骨干師資培訓,為全省各地準則制度宣貫提供師資力量,推動準則制度及時、準確、有效實施。培訓期次、人數、天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各市財政部門負責組織本地區符合條件的人員參訓。
(6)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培訓。省注冊會計師協會面向全省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開展短期培訓,持續提升其領導力、團隊建設能力和戰略決策等綜合管理能力。每年舉辦2期,人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培訓期不超過3天。
(7)會計師事務所新增合伙人(股東)和中層骨干培訓。省注冊會計師協會面向會計師事務所新增合伙人(股東)和中層骨干開展培訓,持續提升其綜合管理能力、專業能力、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每年舉辦1期,每期約100人,培訓期不超過5天。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根據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分配的名額做好組織報名工作。
(8)資產評估機構負責人培訓。省資產評估協會面向全省(不含寧波)資產評估機構負責人開展短期培訓,持續提升其領導力、團隊建設能力和戰略決策等綜合管理能力。每年舉辦1期,每期人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培訓期不超過3天。
(9)資產評估機構項目負責人培訓。省資產評估協會面向全省(不含寧波)資產評估機構項目負責人開展短期培訓,持續提升其專業能力、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每年舉辦2期,每期人數根據報名情況確定,培訓期不超過3天。
2.中青年人才培養項目。
(1)高端會計人才培養項目。省財政廳在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分管財會工作的單位負責人和財會部門負責人中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推動其成為服務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發揮其在行業、地區、單位的引領、輻射作用。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的方式,每年至少有一期在培,每期不超過65人,培養周期三年,每年集中培訓20天。
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根據省財政廳統一部署,負責宣傳動員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省級高端會計人才培養選拔。各市財政部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市級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作。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財政部門根據實際需要開展縣級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作。
(2)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高級管理人才培養項目。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在全省會計師事務所和全省(不含寧波)資產評估機構管理人員中選拔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打造一支“職業操守好、宏觀視野廣、管理能力強、專業技術精”的注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行業高級管理人才隊伍,在全省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管理層的傳承換代中發揮中堅力量作用。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的方式,開展期次和培養人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培養周期兩年,集中培訓共25天。
(3)會計青年英才培養項目。省財政廳在行政事業單位、企業等從事財政、財務、會計工作的青年骨干中選拔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推動其成長為綜合素質優秀、專業技能嫻熟、視野開闊并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會計人才。項目采取單位推薦加考試選拔的方式,原則上每年開展一期,每期不超過65人,培養周期兩年,每年集中培訓20天。
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根據省財政廳統一部署,負責宣傳動員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省級會計青年英才培養選拔。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根據實際需要,開展本級青年會計人才培養工作。
3.繼續教育項目。
各級財政部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面向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師執業會員開展繼續教育,引導其知識體系迭代更新,全面提升專業勝任能力和綜合素質。繼續教育采取網絡培訓和面授培訓相結合的方式。
(1)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省財政廳負責全省(不含寧波)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制度制定和監督指導。全省(不含寧波)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網絡培訓由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統一組織管理和實施。全省(不含寧波)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面授培訓分級分層組織實施,其中,省會計事務服務中心承擔全省具有高級(正高級)會計師資格或在大中型企業、省級單位主管部門擔任總會計師、財務總監、會計機構負責人等職務的會計人員的面授培訓工作,培訓期次、人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培訓期不超過5天;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負責其他會計人員的面授培訓工作。
(2)注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師執業會員繼續教育。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負責全省注冊會計師和全省(不含寧波)資產評估師執業會員繼續教育的統一組織管理和實施,每年舉辦約30期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面授培訓,每期約150人,培訓期不超過3天;每年舉辦約10期資產評估師執業會員繼續教育面授培訓,每期約150人,培訓期不超過3天。
(3)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助理人員培訓。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面向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助理人員開展短期培訓,持續提升其業務技能和專業基礎。培訓期次、人數和天數根據各地實際需要確定。
(四)探索開展注冊會計師和資產評估行業人才培育。
1.產教融合合作試點項目。
省財政廳會同省教育廳、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組織開展院校“產、學、研”一體化試點項目。引導院校完善相關課程體系,推動協會與院校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品牌、人才等優勢,在實習基地搭建、雙向互派師資、非全日制在職研究生合作培養等方面加強深度合作,推動行業人才的教育培養與行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緊密銜接、相互促進。鼓勵市級協會與所在地區院校開展“訂單式”行業人才培養,推動市級協會和地方院校的產教融合試點,形成行業人才培育新模式和新經驗。
2.行業人才培養學校試點項目。
省注冊會計師協會鼓勵和指導具備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基于自身發展需求和人才需求,積極創建人才培養學校。對標《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勝任能力指南》所明確的行業人才層次梯隊標準,探索構建行業人才勝任能力體系的培養方法。建立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勝任能力培養和考核評估機制,推動會計師事務所持續提升培訓能力。科學優化培訓資源,進一步完善行業人才培育機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省財政廳負責建立健全統籌協調的會計人才培訓培養工作機制,加強與省委人才辦、省人力社保廳、省教育廳、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省會計學會、省總會計師協會的溝通協作,合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成效。省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省會計學會和省總會計師協會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具體的組織和承辦工作。各市、縣(市、區)財政部門要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地區會計人才培訓培養方案,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會計人才培訓培養工作。各單位要重視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優化本單位會計人才發展環境,積極動員和推薦本單位優秀人才參加培訓培養,為會計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單位自主開展各種形式的會計人才培訓培養工作。
(二)加大經費支持。財政部門、會計學(協)會、用人單位要把開展會計人才隊伍培訓培養工作作為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持續穩定的多元化經費保障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要求,結合培訓培養項目性質,切實履行財政投入責任,足額落實項目資金,根據社會需求動態調整支出結構,不斷提高財政資金整體績效。各級會計學(協)會要發揮在行業人才培訓培養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優化會費等資金的安排和使用機制,為行業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培訓培養平臺。各用人單位要認真落實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的主體責任,加大本單位會計人才培訓培養的資金投入,為會計人員參加培訓培養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三)強化跟蹤管理。各級財政部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資產評估協會)要根據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全過程考核評價機制,強化對培訓過程的精細化管理,高質量完成培訓培養任務。充分發揮會計協(學)會的作用,依托省、市兩級會計領軍(高層次)人才委員會,加強會計人才的后續管理和使用,定期組織開展“三服務”和公益助企活動,有效引導會計人才利用專業特長,在助力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管理會計應用推廣、會計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成立相應組織,為會計人才搭建展示才華和發揮作用的平臺。各級財政部門應充分利用各類培訓培養項目資源,建立財政干部跟班跟學制度,進一步提升財政干部會計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
(四)持續總結提升。各級財政部門要構建謀劃部署、強化實施、歸納總結、改革提升的工作閉環,不斷完善會計人才隊伍培訓培養工作機制。要積極創新會計人才培訓培養模式,不斷豐富培訓培養內容,持續優化培訓培養形式,確保培訓培養提質增效。要善于總結、宣傳會計人才培訓培養的經驗做法和取得成效,營造社會各界重視和支持會計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附件:浙江省會計人才隊伍培訓培養項目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