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李 琳
司庫管理體系建設不僅是國有 企業響應國資委管理要求,也是大 型國有企業集團公司發展的必然選 擇。作為一種高效的管理方法,它 運用現代數智化網絡信息技術,以 資金集中和信息集中為重點,以提 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 防控資金風險為目標,以服務戰 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為導向, 對企業資金等金融資源進行實時監 控和統籌調度。然而,在實踐中, 司庫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 忽視。因此,國有企業推行司庫體 系建設需要注意一些相關問題,以 確保其順利推進和取得預期效果。
一 、司庫體系的概念與特征
司庫體系管理的本質是一項現 代企業治理機制,是企業集團從戰 略及價值創造視角出發,依托財務 公司、資金中心等平臺,充分運用 數字科技、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對 集團全系統資金等金融資源的集中 運營、統籌調度、實時監控與優化 配置。司庫體系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動態性:傳統財務資金是一種事 后機制,對業務反饋的報告環節提 供過去一定時期資金情況的靜態報 告。面對全球一體化發展和百年未 有之大變局,市場瞬息萬變,這種
報告機制已經不能滿足業務發展需 要。司庫管理系統將從“靜態視角” 轉向“動態視角”,實現戰略角色 的全面轉變。在“動態視角”下,
司庫管理體系通過介入企業產品生 命周期資金流動的全過程, 實現 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實時控制。 2.集中性:司庫體系建設是一項系 統工程, 涵蓋管理制度、 管理機 制、信息系統等要素。將銀行賬戶、 票據管理、 資金預算與結算、 資 金集中等操作類業務和擔保管理、 債務融資、 供應鏈金融服務等運 營類業務作為司庫管理的重點,均 納入信息系統,固化管理要求、規 范操作流程,實現穿透監測。3.融 合性:司庫信息系統與其他信息系 統共享互通后形成數據資源,充分 利用相關數據資源建立從資金后端 到業務前端的全流程分析模型,能 實現產業鏈全業務流程融合,為企 業重大經營戰略活動提供決策支持。
二、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現狀
(一)資金管理不能有效集中
國有企業集團規模大、管理 層級多,針對數量眾多的分子公司 賬戶監管問題,集團總公司一般會 與各大銀行簽訂《賬戶監管合作協 議》。隨著集團規模數量的發展壯
大,歸集銀行覆蓋不夠全面,部分 距離結算中心網點較遠的基層單位 不具備簽訂協議的條件,或出于下 放經營權限原因,部分下屬公司擁 有獨立的銀行賬戶開立權、資金使 用權與融資決策權。因此這部分基 層單位的資金游離于監管之外,無 法有效集中。
(二)沉淀資金不能有效運用
對于大型國有企業集團而言, 由于所屬企業眾多,存在較多沉淀 資金,容易導致寶貴的資金資源閑 置。與此同時,國有企業集團下屬 其他企業可能又由于業務增長較快 或其他原因而出現資金短缺,需要 向金融機構貸款或其他投資者融資 的情形,企業融資成本較高,從而 在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出現“存貸雙 高”的奇怪現象。
(三)信息系統不夠安全便捷
國有企業集團涉及的業務領 域比較多元,不同的業務板塊的經 營模式各不相同,各個分子公司資 金管理水平也不盡相同。財務信息 點多、面廣、來源復雜,相關數據 的收集、存儲、分析等工作需要強 大的信息系統支撐,財務管理和經 營業務才能夠有效整合對接。國有 企業集團普遍存在信息系統性能偏 低,信息交流不暢,導致對資金統
11
籌管理不足,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等 問題。
三、司庫體系建設對資金管理 的作用
(一)實現國有企業集團存款 余額的集中管理
司庫體系模式是站在企業集團 總部對資金集中管控需求的視角、 從戰略高度將資金作為企業統一調 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應對當今 復雜金融經濟條件下企業對金融資 金資產合理管理的資金管理模式。 集團內企業可以在不單獨協商的條 件下完成內部企業的融資行為,資 金緊張的企業只需通過結算中心完 成內部貸款申請并且基于集團結算 中心日常業務基礎上進行處理,而 資金有所結余的企業只需在集團結 算中心完成從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 的轉化即可。這樣一方面可以更好 地解決資金浪費問題,另一方面也 能夠進一步提升資金利用率。
(二)以信譽帶動融資的便 利性
構建集團銀行賬戶體系,強化 銀行賬戶統一管控會顯著提升其自 身信用、償債能力以及收益能力等, 繼而更有助于對外籌資。積極發揮 國有企業集團的整體信用優勢,強 化統籌融資能力,開展融資利率市 場化競價,能最大限度降低融資成 本。通過統一管控,還有助于集團 進一步加強企業內外部擔保行為管 理,在提高信用能力的同時也有效 防范了信用風險。
(三)減少內部資金結算環節
國有企業集團內發生的內部關 聯交易,會產生內部資金結算業務。 在實施司庫體系前往往是通過外部 銀行完成的,資金到賬需要一定時
間,同時也會產生相應的手續費用, 資金劃轉效率低下。而實施司庫體 系后不僅可以節約較多的環節,同 時還能夠有效提升資金劃轉率,付 款企業只需要通過系統輸入相應付 款單,資金便能夠及時進行劃轉, 在沒有中間環節與時間間隔等因素 的影響下付款收款同一時間完成, 不但提升了劃轉效率,而且有效節 省了相關手續費,從而實現低成本 高效率的內部資金結算。
四、 司庫體系建設中存在的 問題
( 一)司庫體系頂層設計不 完善
頂層設計要以長遠發展戰略為 導向,站在完善公司治理體系的高 度進一步思考和論證,制定司庫體 系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司庫信息系統 建設規劃,明確司庫體系建設總體 方案和實施路徑。 一方面,由于司 庫管理理念的缺陷,對司庫的定位 不清晰,司庫管理體系容易變成僅 是對資金集中管理的總結提升,而 在高級管理職能上缺乏考量,最終 難以滿足管理需要。另一方面,內 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尤其是司庫 體系建設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連貫 性,存在職能交叉和權責不清的問 題,導致司庫體系建設缺乏動力。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 不高
信息技術是司庫管理體系設 計的關鍵要素,如果僅有方案的設 計而沒有信息化系統的投入作為保 障,會影響方案實施的效果。大部 分國有企業集團會受到軟件價格、 使用效果等問題的影響,信息化管 理系統僅能夠為企業管理部門提供 會計信息,無法同時支持預算管理、
成本管控、資金管理、業務需求管 理等多元化的服務,無法充分發揮 財務信息化軟件的真正價值。
(三)缺乏滿足司庫建設要求 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在橫向綜合能力方面,司庫管 理人員需要加強基于財資數據的經 營分析與財資預測能力,輔助業務 與戰略決策制定。在縱向專業能力 方面,司庫管理人員需要更加深入 地學習會計、金融以及其他專業知 識,能夠利用針對性的財務知識和 金融工具應對企業財資管理中的各 種挑戰。而從目前的現實來看,國 有企業集團的財務人員的知識體系 整體偏向于財務專業,金融科技領 域、大數據專業人才較為缺乏,這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司庫體系建設 過程中的數據治理工作,進而影響 司庫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這就要 求國有企業集團要加快培訓與人才 引進,加快培養“熟金融、懂財務、 知業務、善數據”的復合型人才, 推動司庫體系建設工作。
五 、司庫體系建設應用策略
(一)完善制度設計
司庫體系建設離不開完善的制 度管理體系,制度是管理的基礎, 只有各個子公司依據統一的管理制 度運行,才可以使得集團順利運營。 一是制定切實可行的資金資源管理 體制。建立賬戶管理制度,對集團 以及子公司的賬戶進行統一的管 理。集團作為唯一的資金往來渠道, 將各分子公司的收入支出賬戶與集 團賬戶聯通,將各分子公司的收入 支出全部納入資金池統一管理。對 融資、借貸和投資等進行統一管
理,以此來提高資金的收益。對下 屬企業資金的流量流向進行全程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