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與準確分析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同閱讀分析資產負債表一樣是投資者或債權人或職能部門的管理層最起碼的基本功,下面從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角度做一分析。
一、利潤表的分析與運用
采用結構百分比法對利潤表中各相關項目之間的勾稽關系進行分析,可以獲取大量的有用信息。
1.通過“主營業務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相比較,可以了解到企業主營業務的毛利率,以此來了解企業的產品或勞務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2.通過“主營業務利潤”與“其他業務利潤”相比較,可以了解到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否突出,并借此對企業未來獲利能力的穩定性做出相應的判斷。
3. 通過“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與“主營業務利潤”相比較,可分別了解到企業銷售部門、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以及企業融資業務的合理性。再通過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及企業前后會計期間的縱向比較,進一步挖掘企業降低“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潛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并對企業的融資行為做出審慎安排。
4.通過“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與“利潤總額”相比較,可以對企業獲利能力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做出基本性的判斷。只有企業的“營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較大時,企業的獲利能力才較穩定、可靠。而“投資收益”反映的是建立在資本運營的前提下的產業或產品結構的調整情況及其相應的獲利能力。在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了精心維護、營造“殼資源”,不斷從證券市場募集資金、一些上市公司的地方政府或其母公司,通過政府補貼或關聯交易的方式提高上市公司的利潤水平,以確保上市公司的配股能力。對此,企業的投資者或債權人應予以關注。
二、現金流量表的分析與運用
1.“現金流量凈增加值”。該指標表明本會計年度現金流入與流出的相抵結果,正數表明本期現金流入大于流出,負數表明現金流出大于流入。一般說來,正數表明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在改善。
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該指標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獲取現金流量的能力。一般說來,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的現金流入量應主要依靠經營活動來獲取。通過該指標與“凈利潤”相比較,可以了解到企業凈利潤的現金含量,而凈利潤的現金含量則是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根本體現。如果企業的凈利潤大大高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說明企業利潤的含金量不高,存在大量的賒銷行為及未來的應收賬款收賬風險,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操縱利潤之嫌。分析該指標,還可以了解到企業相關稅、費用繳納情況。同時還要分析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情況下,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財務費用+本期折舊+無形資產遞延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攤銷。否則,表明該企業為虧損企業,經營的現金收入不能抵補有關支出。
3.“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該指標反映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及權益性、債權性投資業務的現金流量情況。其現金流出會對企業未來的市場競爭力產生影響,其數額較大時,應引起注意。企業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較大,在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中,權益性投資又占最大比例,說明該企業的股權擴張較快,應對相關投資行為的可行性做相應的了解。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流出比小于1時,公司投資活動引起的現金流出較大,表明公司正處于擴張時期。一般而言,處于發展時期的公司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資機會時此值較大。
4.“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該指標反映企業從銀行及證券市場的籌資能力。在該指標的形成過程中,會反映出企業償還銀行借款本、息及支付股利的現金流出情況,這正是企業籌資信譽的根本體現。當本期的該類現金流入量過大時,往往會對以后會計期間的現金流量及資金成本產生一定的壓力,對此應關注企業的籌資目的及實際履行情況。如果本期借入的銀行借款大部分用來償還銀行借款本、息,則說明企業前期銀行借款使用效益不佳,存在“倒貸”現象。籌資流動流入流出比小于1,表明還款大于借款,如果同時籌資活動中現金流入系舉債獲得,則說明該公司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債還舊債的現象。
5.“現金流量表附注”。該部分所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通過該部分的相關項目與其它報表相關項目之間的核對,可對企業所制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壞賬準備的計提、待攤費用的攤銷等會計政策的執行情況做出相應推斷,并對企業會計核算及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做出相應的判斷。同時,通過觀察“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它資產的損失(減收益)”項目,來了解企業的非正常損失的發生情況及其對企業利潤水平的影響情況。而通過“投資損失(收益)”與主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的現金”、“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現金”的比較,可對企業投資收益的現金含量做出分析和判斷。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是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現金的流入與全部資產的比值,說明企業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一般而言,一個健康的正在成長的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應為正數,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應為負數,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應是正負相間的。